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民生幸福新標桿!國內首個混凝土模塊化高層保障房封頂

國內首個混凝土模塊化高層保障房封頂

 二維碼 1

4月16日,由中國建築國際集團集團旗下中建八局海龍科技公司及中海國際建築有限責任公司一同承建國內首個高層混泥土模塊化保障性住房項目——深圳市龍華樟坑徑保障性住房EPC項目舉行封頂儀式。中國科學院院士丁烈雲、陳湘生、岳清瑞、朱合華,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黨組書記、局長徐松明,深圳人才安居集團黨委書記、執行董事長趙宏偉,中國建築國際集團執行總裁兼執行執行董事張海鵬、執行執行董事兼行政部門總裁王曉光、助手總裁張明、助手總裁兼副總工程項目師張宗軍參加儀式。

<上下滑動點擊查看>

全國智能建造領域頂尖專家丁烈雲教授表明,項目的建造品質、水準已達到世界一流的標準。他強調,現階段模塊化修建技術在香港和新加坡的應以最為完善領先,而中建八局海龍高新科技基於香港經驗成效,結合內地規範規定,在防風、抗震等級等方面研發獲得了歷史性的創新,技術水準國際領先。中建八局海龍高新科技原創研發混凝土MiC體系,會通過工廠預製模塊,把裝修、機電等與人們緊密接觸的那一部分以工業化的質量高質量完成,同時也恰當融入了架構剪應力牆結構的現澆工程施工,確保了結構的整體安全度,推動以傳統預製構件為她的建築工業化邁上架臺階,用更為工業化、智能的計劃方案解決了老百姓群眾最關心住宅品質問題,是國家住建部倪虹部長“為老百姓群眾建好房子”目標的成功實踐。

趙宏偉在致辭中提到,龍華樟坑徑保障性住房EPC項目是新式建築工業化和智能建造有機結合的一次全新升級探尋,具備開創性意義。他指出,深圳人才安居集團將全力推進建築業現代化轉型,在大量項目上推進應用MiC模塊化集成化建築體系,以創新技術、新工藝、創新模式賦能保障房大規模、高速度、高品質質建設,通過建築業工業化、數字化、綠色化高質量發展,助推深圳市加快打造住有適居的民生幸福標桿。

受中海國際集團執行董事長顏建國委託,張海鵬在致辭中意味著集團表明三點感謝:一是對教授專家團隊在項目智能建造、課題攻堅層面辛苦的付出表明感謝;二是對深圳人才安居集團敢為人要、敢闖敢試的決心表明感謝;三是對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在MiC模塊化建築方式、粵港結合等方面政策扶持表明感謝。同時,他對全體一線建設者辛苦付出致以敬意。張海鵬表明,中國建築國際集團將為此項目為起點,在教授專家和國家住建部門的領導下,竭盡全力助推建築工業化高質量發展。

此前,由廣東省住宅和城鄉建設廳主辦的“廣東省智能建造與建築工業化協同發展項目現場觀摩會”在北京龍華樟坑徑保障性住房EPC項目舉辦。住宅和城鄉建設部、廣東省住宅和城鄉建設廳、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龍華區市人民政府有關負責人參加活動,並就廣東省智能建造與建築工業化協同發展進行了互動交流。

深圳龍華區樟坑徑保障房項目,由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團規劃建設,中國建築國際集團集團旗下中建八局海龍科技公司和中海國際建築有限責任公司擔任EPC總承攬單位。項目完工後將成為國內首個混泥土MiC模塊化高層建築、建設速度最快高層保障性住房項目及首個BIM項目生命周期數字化交付MiC項目。該項目規劃修建5棟28層、99.7米長的優秀人才保障性住房,總建築面積為17.3萬平米,預計6月底進行項目完工,並給予2740套保障房。

項目採用中建八局海龍高新科技原創研發混凝土MiC模塊化集成化建築體系,將90%施工環節從施工工地搬進工廠,從進場開工到精裝修交貨僅要用時365天,施工期約是傳統修建方法的三分之一。項目還開發應使用了行業領導者C-SMART智慧工地管理系統,實現了全平臺、全環節數字聯通,是新式建築工業化和智能建造有機結合的一次全新升級探尋。

展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