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專家學者共話前沿技術 第二屆蘇州市智能建造高峰論壇舉行

專家學者共話前沿技術 第二屆蘇州市智能建造高峰論壇舉行

 二維碼 1

共享建設行業最新研究成果理論與科技成果,討論建筑業高質量建設發展路線,今日(4月21日),中國土木工程學會高級工程師工作委員會2023年學術研究年會暨第二屆蘇州市智能建造峰會在相城舉辦,多名院士專家、知名學者聚首,緊緊圍繞智能建造前沿科技、項目實踐活動等內容開展交流分享。當日,蘇州市智能建造咨詢顧問個人工作室揭牌儀式。

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與建筑產業革命機遇與挑戰,重點在于促進修建方法朝著綠色建造、產業化修建和智能建造變化。蘇州市做為24個智能建造試點區之一,為智能建造的高速發展帶來了有利工作經驗。

每日河海大學蘇州研究院施工工地項目責任人王長浩都可以通過智慧施工數字平臺,對項目在施工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開展巡視,把握項目工程施工進度及其安全生產工作實施情況。“通過大數據技術的應用,不但可以節省項目建造成本,提升了項目基本建設效率,更保證了項目基本建設的安全性。”王長浩詳細介紹。

據統計,河海大學蘇州研究院項目于2022年4月底開建,占地總面積46.8畝,建筑面積17.6萬平方。項目在建設中融合了信息模型(BIM)智能化一體設計方案、智慧工地管理、智能機器人、部品部件、互聯網經濟各分項目系統軟件,打造了“一平臺、多模塊”的使用控制模塊,實現用戶智能采集、即時傳送、智能預警,打造出了智能建造運營管理平臺。

現階段,項目總項目建設進度已經達到60%,5月份項目行為主體將逐步到頂,按照計劃今年年底項目將逐步竣工。項目建成后,這兒將聚焦智慧工廠、工業物聯網、智能機器人等方面自主創新關鍵技術。“項目建成后,樓幢使用方式包括產業鏈中心、自主創業中心、教科研中心、自主創新中心,及其5年之內碩士研究生經營規模可以達到1000人。”王長浩說。

“大家正在以修建、生產制造、智能制造、服務項目、金融業五大工作版塊為切入點,將修建、生產制造、智能制造‘三造’工作協同發展做為企業戰略轉型有力抓手,充分發揮產業鏈優點,搭建智能建造運用管理體系。始終堅持信息科技為導向,多方位更新規模經濟,打造核心競爭力。”河海大學蘇州研究院項目工程建設方中億豐控股有限公司領導班子、老總宮長義說。

據統計,當日設立的蘇州市智能建造咨詢顧問個人工作室由蘇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中國土木工程學會高級工程師工作委員會共同協作,掛牌上市在蘇州市產業技術研究院結合基本建設技術性研究室,致力于充分發揮中國土木工程學會高級工程師工作委員會的渠道、技術和權威專家優點,提高蘇州市智能建造技術革新及產業發展規劃水準。將來,個人工作室將于政策咨詢服務、技術服務及高端交流與合作系統搭建等領域開展工作中,整合創新網絡資源、提高區域創新電子能級。(蘇報融媒新聞記者 袁雪 文/攝)

小編:吳昊

展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