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中建海龍科技加強智能化建造,書寫裝配式建筑4.0生動答卷

中建海龍科技加強智能化建造,書寫裝配式建筑4.0生動答卷

 二維碼 1

由來:云掌財經

2023年4月14日,由廣東省住房城鄉建設廳承辦的“廣東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聯動發展項目現場觀摩會”在深圳寶安樟坑徑土地項目舉行。此次活動在展示智能建造發展趨勢先進技術和重大成果的前提下,激起社會各界對市場發展自信心,協力共推建筑行業高質量發展的。

據了解,深圳寶安樟坑徑土地項目建筑面積17.3萬平方,整體規劃建造5棟28層、99.7米長的工程建筑,項目建成后為居民給予2740套租賃房,預計明年6月底進行項目完工。項目由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團投建,中建海龍科技及中海國際工程建筑修建。

交流會上,與會人員就廣東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聯動發展進行了深入交流,并詳盡詳細了解了項目聰慧建造指揮系統、新式建筑工業化展覽廳及控制模塊樣板房等,深層次施工工地現場觀看項目作業完成情況,親臨其境感受到了智能建造技術以及模塊化設計建造技術性在建造、高品質建造等方面的優勢。

MiC(Modular Integrated Construction,模塊化集成工程建筑)是裝配式建筑4.0時期的關鍵技術,在建造速率、組裝精密度層面帶來了迅速、更強、更環保建筑解決方法。該項目選用中建海龍科技原創設計產品研發混凝土MiC管理體系建造,集集成設計、規模化生產制造、一體化裝修、高效化工程施工及數字化管理“五化一體”,將工程建筑拆分為模塊化設計“模塊”,工廠內部高質量完成模塊構造、室內裝修、水電工程、機器設備管道、衛浴潔具設備等90%以上工藝流程,當場像“積木游戲”一樣拼裝就可以完成基本建設。

做為國內首個高度近一百米混泥土模塊化建筑,項目使用了整個過程BIM關鍵技術和項目生命周期數字化交付,將BIM技術性圍繞設計方案、生產制造、運送、當場執行整個過程,并通過智能數字化系統,結合聰慧設計方案、智慧生產、智能物流及智慧運維等高新科技,開展項目生命周期聰慧建造。

項目從入場動工到精裝修交付只用365天,施工期是一般建造方法的三分之一,可以節約70%之上當場用人量、降低超出75%的建筑廢棄物與25%之上的原材料消耗,是助推建筑行業加快完成“雙碳戰略”總體目標的常見實踐活動。

大會上明確提出,智能建造和建筑工業化的共享發展,離不了政、企、社會各界人士多方聯動。各市縣要靈活運用政策引領、項目推動、產業基礎、銷售市場培養、創新驅動發展及資產鼓勵等措施,因時制宜促進當地智能建造發展趨勢;激勵我省建筑產業鏈公司,以數字化、智能化改造為驅動,協力提升關鍵技術,依靠物聯網技術、大數據技術、BIM等先進的信息科技,增加智能建造在建設工程施工項目的使用;全國各地產業協會需在評優評先上優先選擇運用智能建造技術性工程項目項目,構建技術賦能市場發展濃厚氛圍。

MiC模塊化集成建筑是全球范圍內建筑工業化最高級的表達形式,都是新式建筑工業化和智能建造的絕佳媒介。中建海龍科技表明,今后將持續強化現代主義建筑高新科技的開發與推廣,大力推廣MiC技術性,推動建筑行業向生態化、現代化、智能化、數字化轉型更新。

展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