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雄安高質量建設⑧ ▎雄安新區綜合管廊建設有序推進

雄安新區綜合管廊建設有序推進

 二維碼 4

河北雄安新區在規劃之前就已經明確提出“堅持不懈地上地下同步規劃、先地底后地面上開展基本建設”的發展理念,遵照“左右融洽系統化、數據共享數字化、作用多種多樣規模化”標準,搭建有效規范有序地底空間體系,以提升土地資源利用高效率、提升城市作用、提高城市延展性。

雄安集團基礎建設公司安全巡檢工作人員在容東片區預制構件管廊安全巡檢

作用多種多樣聚合 提高城市延展性

河北雄安新區嚴格執行“安全性延展性、系統軟件融洽、自主創新智能化”的總體思路,整體規劃綜合管廊約380km,用對城市地下空間網絡資源,提升城市綜合性承載力,筑起城市建設基礎。


綜合管廊歸屬于城市城市地下空間的一部分,是城市安全運營的“核心要點”。完成地下地上數據共享,就是將地下地上共享發展打造成為“流連忘返、凡心所向”具體內容。新區整體規劃系統軟件數字化、室內空間彈力化、運作智能的地底綜合管廊管理體系,防止出現不斷基坑開挖“馬路拉鏈”“上空蛛網”的現象,構建高品質翠綠色市政工程自然環境,提高城市基礎設施安全防范措施水準,完成土地集約、節省利用,為國內給予可復制可推廣積累的經驗。

一是科學布局。針對不同區域定位,合理布局綜合管廊系統軟件,完成城市地下空間聚合利用。


二是高標準建設。依照“一張藍圖干到底”的總體思路,因時制宜制訂綜合管廊建設實施方案,確保綜合性作用和社會效益統一。


三是建立和完善運作管理模式。新區綜合管廊統一由雄安集團基礎建設公司負責,根據不斷完善運維管理標準及運維管理規章制度,確保管廊安全運營。

裝配式建筑預制構件管廊起吊

開建里程數近半

2019年至今,河北雄安新區依次開建容城縣組隊、昝崗組隊、啟動區、規劃區和河北雄縣組隊綜合管廊。目前已經開建約136km,完工約93km。


新區建立管廊技術專業運維團隊,大力開展管廊運維平臺基本建設,近一百公里綜合管廊借助智慧運維服務平臺,完成“安全性、聰慧、精確、高效率”運作。每15m一個可燃氣體探測器、100m一部光纖電話、200m一個攝像頭、400m一個排風系統分區,精準掌控“DNF”工作狀態,確保新區綜合管廊“精確、高效率、安全性、聰慧”經營,為城市安全運營奠定堅實基礎。

追求創新 質量和效率“互利共贏”

在規劃設計階段,自主創新綜合管廊“多位一體、疊落共構”的空間規劃設計計劃方案。提升城市地下空間利用,綜合設計方案、聚合布局綜合管廊與地下通道、地下管道、地下物流、城市地下空間等,節省土地、降低項目投資。


在建設環節,自主創新綜合管廊成長區段自然通風技術性,自然通風區段由200?m增加到600?m,風亭、離心風機與設備配件數量減少67%,大大的節約運行管理能源消耗。


在運營期,打造全國初次遮蓋所有管廊的物聯網感知網絡體系結構。高效率節能監測與控制綜合管廊環保設備工程,有效解決傳統式自動控制系統在綜合管廊應用領域中電纜線和管道使用量大、安裝費高、中后期拓展難、運維費用高難題,提升了系統安全性、穩定性、可擴展性,經濟發展成效顯著。

工作人員在澆筑管廊施工工地綁扎鋼筋

容西規劃區綜合管廊投入使用

容西管廊監控系統坐落于豪丹街和容霸交匯處東南面的社區活動中心內,分地上地下雙層,占地面積約2000㎡。


容西規劃區綜合管廊呈“兩橫三縱”合理布局,全長12.7?km,總投資約22.8億人民幣。綜合管廊橫斷面分成三艙、四艙。在其中,三艙管廊布局訊電艙、綜合性水艙、天然氣艙;四艙管廊布局訊電艙、高壓線路艙、綜合性水艙、天然氣艙。


根據BIM三維模型,以綜合管廊每一個疏散出口為基本單位,聚集集成化廊內即時環境現狀,完成二維平面→三維BIM實體模型→當場實景拍攝即時轉換,可以隨時獲得廊內溫度濕度、氧氣含量、可燃氣體濃度、有毒有害物質濃度值等相關信息,提升管廊運維管理的日常管理效率。


從2022年9月17日起,容西規劃區綜合管廊宣布投入使用,現階段各項任務平穩有序。

全文見《建筑》2023年4期第40~41頁

展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