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100%裝配式建筑!

100%裝配式建筑!

 二維碼 2

裝做質量效率 配套產業成鏈

深圳市新創建保障性住房項目100%為裝配式建筑,推動整個行業向綠色智能發展趨勢

國內首個廣泛應用裝配式建筑建造的保障性住房項目“龍悅居三期”、第一個選用EPC總承包方式的裝配式建筑保障性住房“裕璟幸福家園”、全國各地最大規模裝配式建筑保障性住房“金鳳凰英薈城”……這都“問世”在北京。

金鳳凰英薈城

新創建保障性住房100%為裝配式建筑

近些年,深圳市加速推進以裝配式建筑為代表新型建筑高質量發展的,搶先一步在安置房建設領域開展裝配式建筑的探索實踐活動,新創建保障性住房項目100%執行裝配式建筑,為更好地推動工程建設行業產業鏈向生態化、現代化、智能化、全球化方面發展具有帶動作用。

被稱作“網絡紅人”項目的金鳳凰英薈城近日相繼“入住”,該項目是國內最大規模裝配式建筑保障性住房項目,各六層裝配率都超過70%。與此同時,該項目體制機制創新,首次使用裝配式裝修。“裝配式裝修能夠減少‘濕作業’,不用混凝土等裝飾建材,不會造成城市垃圾,而且全部板才在工地開展規模化生產,不容易產生強力膠等環境污染,更環保。”市住房和建設局負責人介紹說,“選用裝配式裝修,十幾天就能裝修完一套房。”

新創建保障性住房項目全面推行裝配式建筑,可推動碳排放交易,推動綠色發展理念。“裝配式建筑做為新式建造方法,在城市垃圾排出、原材料節省和工業廢氣層面優勢比較明顯。”市住房和建設局負責人介紹,裝配式建筑各種垃圾消耗量為178噸/萬平方,可減少垃圾排出122噸/萬平方,按“十三五”期內深圳裝配式建筑項目量計算,總計減少垃圾消耗量約42萬噸級。

資料顯示,“十三五”期內,深圳裝配式建筑項目總計節省能源6720萬度電,降低耗費耗煤量2.15萬噸級,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5.73萬噸級。

深圳龍華樟坑徑保障性住房項目

聰慧建造推動修建產業鏈新合理布局

扎實推動裝配式建筑發展趨勢,不但能夠激發經濟發展增長點,還可以激發新型產業。已經在近日到頂的深圳龍華樟坑徑保障性住房項目是中國首個一百米高層住宅混泥土MiC(模塊化集成工程建筑)保障性住房項目,自主創新選用模塊化建筑技術性,整個過程聰慧建造。

該項目將工程建筑總體拆分為6028個單獨空間單元,30min組裝一個控制模塊、兩小時組成一套房、一年進行5棟一百米高樓大廈基本建設,開發周期僅是傳統式建造方法的三分之一,還可以節約70%之上當場用人量,降低超出75%的建筑廢棄物。

市鋼結構建筑的研究會負責人介紹,裝配式建筑做為新式建造方法,促進傳統式建筑產業向精細化管理、工業化進程,促進了豐富多彩的預制構件部品部件、裝配式裝修、數字化設計、建筑機器人、智能裝配設施等一批新型產業。

做為深圳保障房基本建設籌資中堅力量,市人才安居集團累計動工項目85個,總建筑面積1308萬平方,進行13項模塊化建筑系列產品研究方案。近些年,探索應用BIM、CIM、混泥土模塊化設計技術以及分布式光伏發電、全屋智能安家、建筑機器人、裝配式裝修等,已經初步實現智能化建造與建筑產業化聯動發展。

龍悅居三期

處理工程施工質量“常見問題”

提高居民幸福感

已經在2013年“入住”的龍悅居三期,是國內首個廣泛應用裝配式建筑建造的保障性住房項目,該項目探索以“保障性住房+現代化建造+綠色節能建筑”“三位一體”推動裝配式建筑路線。

市鋼結構建筑的研究會統計數據顯示,龍悅居項目定居點評滿意率達到98%之上,尤其是在墻體漏水、墻體空鼓干裂、房間內隔音隔熱保溫等多個方面舉報基本上為零。

“裝配式建筑工程施工常用承重結構為提早預制構件,僅需在工地拼裝,根據廣泛使用集成化零部件商品、管路分離工藝等,系統化處理工程施工質量‘常見問題’,大大改善了以后檢修、拆換、更新改造、更新,有利于增加房屋使用壽命,提高工程建筑產品品質、身心健康性能及舒適感,更可持續性、安全有保障。”市住房和建設局負責人介紹,裝配式建筑全面推行精裝修,可有效防止室內裝修時期的民事糾紛,不斷提升居民幸福感、幸福感、歸屬感。

具體內容由來:深圳商報

展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