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培根調研深圳龍華樟坑徑保障房EPC項目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培根調研深圳龍華樟坑徑保障房EPC項目

 二維碼 64

7月25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廣東省華南理工大學工業技術研究院聲譽董事長李培根,廣東省華南理工大學工業技術研究院醫生、廣東服務機器人科學研究院張國軍一行赴中國建筑國際集團公司深圳寶安樟坑徑保障性住房EPC項目調查。中國建筑國際集團公司助理總裁張華、高新科技管理部門經理關軍、中建金成高新科技經理趙寶軍陪同調研。

李培根一行先后詳細了解了項目新型建筑工業化展覽廳、C-SMART聰慧建造指揮系統、精裝樣板間,參觀考察了項目當場,對工廠生產制造、當場起吊、智慧管控、節能低碳的模塊化集成化建造方法,及其項目的現代化、智能化、智能化系統、生態化的建造核心理念給予充分肯定。

在中建金成高新科技參與的“2021中國重工業企業戰略轉型引航公司”評選投票中,李培根院士擔任過評比權威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本次調查,都是李培根院士第一次趕到新型建筑工業化智能建造項目當場。

在聽取報告后,李培根院士就模塊化集成建筑這一現代化建造方式,用唯物辯證邏輯思維給出了二點想象:第一點是“從現場到工廠,再回當場”,融合節能低碳、迅速建造等服務,建造已經由當場澆制變化到工廠大批量生產,伴隨著市場需求的產業化,將來有沒有可能完成模塊化智能化工廠的高效建造,并且具有可熱敏性,以更經濟發展的形式遮蓋項目當場;第二點是“從差異化到規范化,再回人性化”,住房是人性化很強的商品,但是以工廠生產制造為主體的模塊化集成建筑,一定要進行產品標準化科學研究,完成批量降成本,在此過程中,然后通過生產制造柔性生產技術的研發,讓房屋的個性化需求再度得以實現。李培根院士列出了智力建筑設計師亞歷杭德羅·阿拉維納(Alejandro Aravena)喜獲的普利茲克獎實例,形像且栩栩如生的介紹對住房特殊需求的認知。

李培根院士期待多方提升技術研發、標準規范、機械設備制造與企業戰略轉型等多個方面協作,將“智能制造系統”和“智能化建造”深度融合,共同助力建筑工程行業現代化改革創新,促進“像造汽車一樣建房子”。

李培根院士主要從事機械設備制造及其自動化領域內的科學研究,是中國智能制造系統等方面的權威專家,都是“中國制造業2025”、我國863方案智能機器人、智能制造及自動化等行業專家組。

深圳寶安樟坑徑保障性住房EPC項目,由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團投建,中國建筑國際旗下中建金成科技公司和中海國際建筑有限公司出任EPC承包單位。項目于6月30日項目完工,是國內首個混泥土模塊化多層建筑、全國建設速度最快高層住宅保障性住房項目、國內首個BIM項目生命周期數字化交付的模塊化集成建筑項目,都是廣東智能化建造示范點項目。

金成

責編:李佳芮 高再生

審校:毛曄

審批:任明宇

展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