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華為進軍房地產?15億成立新公司,最新回應來了!

15億成立新公司,最新回應來了!

 二維碼 3

由來 | 中房俱樂部隊CREC

近日,媒體報道稱,華為全新創立東莞市棠雅實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金15億人民幣,主營業務房屋租賃、非定居房產租賃、園區管理和服務等。

天眼網表明,8月3日,東莞市棠雅實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創立。該公司注冊資金15億人民幣,公司注冊地址坐落于廣東東莞塘廈鎮,公司法人代表和老總為主路。股東情況表明,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擁有該企業100%股份。

業務范圍上,一般項目有房屋租賃;非定居房產租賃;園區管理和服務;工程管理服務。許可經營項目包含房地產開發經營。

以上工商登記信息更新后,有一些新聞媒體華為有新動作,創立房產公司。

對于此事,有關知情人士透露表明,東莞市棠雅實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主要負責基本建設、管理方法園區配套設施人才房作用,無對外開放擴展房地產業務特性,通常是對里服務項目的特性。

事實上,2021年8月,華為心聲社區曾公布當時任職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與新入職員工研討會議紀要。

在研討會上郭平表明,全球最大的三個行業,第一大行業是房地產業,第二大行業是車輛,第三大行業是蘋果。華為也不會去開發房地產,但業務流程涉及到全屋智能,把家所有的東西根據鴻蒙操作系統相互連接,這樣一來華為就和房地產產業設立了關聯。即應對業務流程經濟下行壓力也不想去從業房地產業務。

針對郭平提到的“全屋智能”,實際上在同一年4月,住房城鄉建設部會與國家網信辦、工信部等16單位聯合發布了《關于加快發展數字家庭提高居住品質的指導意見》,宣布給出了智慧家庭建設中的戰略,并給出“到2025年底,搭建較為完善的智慧家庭質量標準體系”。

不過隨著數據經濟的不斷發展,近些年全屋智能行業發展步入快速道路。依據IDC數據信息,2022年在我國全屋智能銷售市場的銷售額已經高達100億人民幣,同比增加54.9%。

而據億歐智庫匯報,在未來五年,我國智能家居產品銷售市場銷售量會以21.4%的年復合增長率穩步增長,至2025年銷售市場銷售量將達到5.4億臺,市場容量將突破8000億,全屋智能也將逐漸成為智能市場提高的重要引擎。

萬億元朝陽行業下,近些年,華為也在房地產科技發展趨勢、數字化轉型層面不斷合理布局。公司自2021年發布全屋智能1.0后,目前已經迭代更新至全屋智能4.0。

從往日來講,華為的房地產業務也通常是對里服務職工、達到職工的酒店住宿。

2020年9月,華為根據集團旗下東莞市綠苑實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一口氣拿下東莞大嶺山鎮大塘村金旺港三宗土地,占地面積22.77萬平方,總賣價15.13億人民幣,用以基本建設人才公寓等。

現階段,華為東莞配有松山湖園區和東莞大嶺山園區2個園區,東莞松山湖園區占地總面積大概1.4平方千米,是華為全球研發中心之一;大嶺山園區占地面積2.7平方千米,做為華為全世界生產制造基地之一。這倆園區共匯聚了大概10萬多名職工。

為解決職工的住房需求,華為在兩個園區內各自修建了特供職工的公寓樓和獨棟別墅。據報道稱,這種職工住宅的租金十分特惠,每租金只需好幾百至幾千塊不一。

如同華為耗資15億人民幣創立房產公司,高科技企業誤解為涉足房地產業務的“烏龍茶”已經不是第一次產生。

在今年的7月26日,天眼網App表明,近日,網易科技(深圳市)有限責任公司產生業務范圍公司變更,在其中,企業經營范圍新增加房地產開發經營,一般經營項目新增加非定居房產租賃。

數據顯示,以上公司始創于2000年2月,注冊資金200萬美金,法人代表、老總、經理為騰訊。股東情況表明,該企業由申請注冊于中國香港的過程當中霸投資有限公司國有獨資持倉。

以上信息內容引起一些網友的猜想,認為騰訊官方要涉足廣泛傳統意義上的房地產業務。

后面,騰訊內部人員表述,本次騰訊官方申請辦理填補房產開發及租用企業經營范圍,并不是為了能進行廣泛傳統意義上的房地產類業務,而能夠滿足已經建成的全新園區——大鏟灣開發過程里的項目需求。

大鏟灣項目以騰訊官方自購產業鏈園區為基礎,同時還會開設一些例如寫字樓物業、國際會議中心、商業服務等公共基礎設施,這種附屬工程的研發和經營牽涉到對外開放運營,因而需按照政策法規填補經營資質。

數據來源 | 中房俱樂部隊CREC綜合性自新華網、中國基金報、華為心聲社區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展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