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專題亮點紛呈,智能建造助力城鄉建設綠色發展建筑專題亮點紛呈,智能建造助力城鄉建設綠色發展 二維碼
2
9月2日,以“開放引領發展 合作共贏未來”為主題的2023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以下簡稱“服貿會”)在北京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向2023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全球服務貿易峰會發表視頻致辭。 作為我國對外開放三大展會平臺之一,服貿會是全球服務貿易領域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國際展會。本屆服貿會共有2400余家企業線下參展,涉及文旅服務,教育服務,健康衛生服務,體育服務,工程咨詢與建筑服務,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金融服務,供應鏈及商務服務,環境服務9大專題。 工程咨詢與建筑服務專題作為服貿會9大專題之一,本次以“智能建造、綠色發展”為主題,集中展示我國建筑行業在“雙碳”背景下,以“工業化、綠色化、智能化”為核心的新理念、新技術、新產品和創新工程范例等。整個專題展設置行業展和企業展兩大區域,行業展區圍繞世界建筑師大會中國館設計成果展、新型建筑工業化與智能建造創新應用成果展、“一帶一路”工程項目成果展三大板塊展開;企業展則由20余家大型設計、咨詢、開發、施工、中介及科技服務企業分別設展,全面展示建筑服務行業新技術、新產品、新成果。 中國自制“空中造樓機” 建筑3天長1層 中建三局自主研發的“超高層建筑智能化施工裝備集成平臺”,由支撐動力系統、鋼平臺系統、掛架及防護系統等組合而成,集裝配化、輕量化、智能化等特點于一身。猶如一個設在空中的建筑工廠,該平臺將各類設備、設施集成在平臺上,將其發展為各類工藝的載體,實現工廠式的集中施工、形成了超高層建筑施工的集成式平臺。極大提升建筑施工的標準化、集成化、智能化水平。整個平臺和模板、掛架通過液壓頂升系統完成自爬升,減少了施工過程中對塔吊的依賴;頂模整體沿核心筒豎向結構快速頂升作業60分鐘可整體提升一個結構層,3天施工一個結構層的施工速度,可縮短20%的施工工期。同時平臺搭載的由中建三局自主研發的超高層施工領域智能監測系統,可實時監控平臺整體情況,通過預警及聯動功能保證施工安全。 ![]() 用心建造“好房子” 努力打造未來零碳社區 何為“好房子”?北京住總集團給出的答案是生活好:共建共享共治、全齡友好,功能好:合理的布局、智慧安全,服務好:知心的關懷、體貼入微,形象好:城市的風貌、文化傳承,維護好、建設好:用心的呵護、百年如新,環境好:綠色的空間、宜居便捷。此次服貿會上,北京住總集團通過集中展示被《北京日報》等媒體譽為北京最美公租房的——百子灣保障房項目、朝陽區黑莊戶定向安置房鋼結構住宅項目、通州新城共有產權房項目、延慶區獨有的北京市高標準住宅項目——山瀾闕府項目、平谷南小區綜合整治項目、住總地產大廈項目、天銘大廈項目、光熙門零碳示范樓改造項目等10個項目,為我們呈現了一個更健康、更舒適、更宜居未來零碳社區。 ![]() 核心技術之重大研發 助力博物院傳承經典、引領未來 故宮博物院北院區項目位于北京市海淀區西北旺鎮西玉河村,與故宮直線距離約31千米,設計構想與圓明園、頤和園、香山靜宜園等組成的“三山五園”遙相呼應,延續著北京的深厚歷史文化淵源,也承擔著傳承中華燦爛文化的光榮使命,對建筑的建造技術和耐久性自然有了更高的要求。為滿足文物儲藏地下室所需的干燥、文物修復用房中所需的恒溫恒濕等環境要求,完成百年故宮文化傳承的使命,上海寶冶集團有限公司研發出基于混凝土設計與施工一體化的大體積混凝土裂縫控制技術、百年文物儲藏建筑地下室超厚外墻防水技術、恒定環境大空間文物修復用房關鍵技術等多種新技術,助力故宮博物院屹立于世界一流博物館之列。 ![]() 智能裝備遙遙領先 讓生產更精準、更便捷 本屆服貿會上,由中建一局自主研發并更新迭代的世界首個超高層北斗高精度衛星定位接收機(第三代)首次發布,測量高度已達千米級,可以精準測定超高層建筑在建造中因溫差、風力等氣候因素可能導致的變形數據,建造中可及時預警和糾偏,實時確保超高層建筑在建造中的穩固與精準,成功解決了我國超高層建筑高精度施工“卡脖子”技術難題。 中建一局的建筑材料運輸機器人是一款針對建筑工地內“體小、量多、零散”物料新研發的無人化運輸機器人,通過算法實現運料的運輸頻次、運輸方式等運輸任務最優化,它適用于建筑工地不同施工場景材料水平運輸,達到無人化、智能化物料運輸模式。 工地巡檢機器人則是基于自主研發的“工地昆侖機器人巡檢系統”,可集成多種機器人統一調度管理,實現機器人自動巡邏、危險區域偵查、安全風險識別等功能,可以大大提升工地現場的巡檢管理效率。 ![]() “產學研”深度合作 引領綠色未來人居生活 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始終將“產學研”深度合作作為自身發展首要目標,集合產學研于一體的學科平臺優勢,得益于政府支持,大力推動高校在可持續發展戰略下的相關研究成果在人居環境中高效落地轉化。本次服貿會,為公眾帶來聚焦“國家重任、地域標桿、城市更新與鄉村振興、科技創新、零碳未來”五大視角的多個設計內容,從可持續發展的綠色未來發展策略出發,聚焦城市更新與鄉村振興融合發展的“時代同框“基礎,以設計引領為本,依托產學研的學科轉化與政府戰略支持,帶來建筑級、園區級、城市級等多種層級的案例實踐,向國內外展示建筑設計行業新一代創新成果的同時引領綠色未來的人居生活,以“清華設計”,引領“零碳未來”。 展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