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舊小區"全面改造"后,房價增值超10000/㎡,舊改新規后,上億人將受益老舊小區"全面改造"后,房價增值超10000/㎡,舊改新規后,上億人將受益 二維碼
1
來源:筑客HOME(ID:hizhuke) 本文已獲得授權 在城市發展的過程中,“老破小”一直是困擾居民的難題。隨著城市大規模棚改拆遷的結束,我們步入了舊改的新時代。 但如果只是給樓刷個漆、劃個車位線,這樣的“舊改”,對普遍以中老年人為主的老小區,可以說毫無意義。 怎樣讓居民的生活變得更方便、更舒適、更幸福? 才是“舊改”的關鍵! 加梯難題,如何解決 老破小加裝電梯早就不是什么新鮮事了,從12年開始,就一直在推進各種老公房加裝電梯的政策。但我也很好奇,已經加梯的小區如今都怎么樣了? 虹橋鎮西郊公寓是上海第一個整體裝配式施工的加梯小區,這是個98年竣工的老小區了,小區里60歲以上的老人就占了將近45%。 小區選擇在工廠預制整部電梯,一天內就能吊裝完工,上個班的功夫回家電梯就立在自家門口了,極大減小了施工噪音問題。 上海的普陀南泉苑是80年代末建成的,老人們都眼巴巴盼著加梯。 最開始小區加梯都是封閉鋼結構設計,但因為一、二層居民擔心采光和噪音問題,所以就特別設計了一個“玻璃房電梯”。 電梯在一、二樓是全透明設計不太影響采光,而且電梯待機時會停在3樓,這樣對一、二層的影響就能減到最小。 前有政府補貼,現在又搞定了噪音、采光的問題,對加裝電梯的爭議就只剩下了安全、管理以及影響房價這三點,下面這些小區的改舊方案,不僅逐一解決了問題,且更加人性化。 整體翻修,“美麗家園” 2015年7月,上海靜安區啟動“美麗家園”建設,實現老舊社區舊貌換新顏,讓老百姓有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 虹口逸仙小區就是加裝電梯和美麗家園兩項工程同步進行的,不但外立面、樓道、地面、小區綠化和管線都做了翻新,在施工期間還貼心為居民安裝了花架、雨棚、空調架。 其實關于美麗家園工程,我們能看到的部分只是表面,更重要的在消除房屋安全隱患。 之前樓道里蜘蛛網一樣的爬墻電線、房屋滲水不見了,就連路面積水、亂停的電動車等問題也一并解決了。 居住安全和小區顏值上的提升,對居民來說最直觀的還是房價。現在逸仙小區二手房比之前每平米漲了一萬多,租房房源也變得搶手起來。 公共設施,一應俱全 如果你覺得以上舊改措施,已經解決了絕大部分生活難題,那下面的臨汾路星城花苑小區,簡直可以稱之為神仙社區。 改造前VS改造后 改造前VS改造后 電動車專用停車棚 臨汾路星城花苑小區在上述改造的基礎上,還新增了活動場所,這里有健身器材、塑膠跑道,還有草坪、圍欄做保護,車子開不進來很安全。 中間還有好大一塊健身廣場,能容納幾十位大爺大媽同時在這里跳廣場舞。 不僅如此,小區還增設了24h不打烊服務區,全是自助服務設備,操作便捷、還不需要專人看管。 居民們可以在這里查詢家里的水電費、煤氣費,還能打印工作資料,以及孩子的作業習題等等。 家里忘記備藥,也能到智能藥柜掃碼購買。還可以在線問診,免費測量體溫、血壓。 在家門口,抱團養老 和老街坊們抱團養老,是很多老年人的夢想。星城花苑在舊改中,專門幫我們解決了這個難題。 綜合為老服務中心改造前VS改造后 首先,就是為老人開設的長者食堂。菜品既豐富又便宜,行動不便的老人也可以在食堂訂“外賣”。 由社區牽頭,政府扶持,對老人來說也更放心些,明碼標價也不怕被坑。 其次,你肯定想不到,小區內竟然還有一個社區養老院!外出工作的子女,完全可以將老人安置在社區養老院。 別小看社區養老院,這里該有的設施、服務一樣不少。不僅設立了老年人專用的健身設備,還有康復訓練室,助浴室,可以提供專業幫助。 不方便出門的老人,還可以在這里租借康復器材。政府補貼50%,價格十分公道。 星城花苑的“適老化”不僅在外面下足功夫,還考慮到了老人在家的舒適度。 家里老人想小修小補改造下廚衛,或是想在家加裝一些適老設施,都可以找到社區進行養老改造。 對于老人來說,能在熟悉環境中享受晚年生活,不僅養老成本低,居家的幸福感也是再高級的養老院都替代不了的。 越來越多的“老破小”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無論是重建、擴建、修繕,“舊改”后的它們反而比高大上的新樓盤更細心、更有人情味~ 展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