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省第一!南京8個項目入選省綠色建筑創新名單全省第一!南京8個項目入選省綠色建筑創新名單 二維碼
1
由來:新江蘇·中國江蘇網 現場記者南京城鄉建設規劃聯合會獲知,在2023江蘇省綠色低碳環保建筑國際博覽會上,江蘇省住建廳發布“江蘇綠色建筑創業創新項目”名冊,南京市8個重點上榜了,占有率我省44%,位列第一。在其中南京長江現代都市聰慧總公司工程項目和重點區域市民中心工程項目奪得桂冠,斬獲一等獎。 南京市城區綠色建筑占新創建建筑占比已超100% 依據《2022全國城市綠色建筑發展趨勢國際競爭力匯報》,南京市在42座關鍵城市里,綠色建筑發展前景指數值排到全國第二。現階段,南京市城區綠色建筑占新創建建筑占比已超100%,在省內綠色建筑工作中督查考核中持續保持前端。 記者了解到,建筑這樣的“綠色”,并非是一般價值的垂直綠化、露臺花園,反而是代表一種定義和象征,指“在全壽命期限內,節約能源、保護生態環境、減少環境污染,為人們提供身心健康、可用、高效率的使用空間,最大程度地完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品質建筑”。 綠色裝飾建材、綠色設計方案,全年度降低12.83噸碳排放量 南京長江現代都市聰慧總公司規劃面積約2.45萬平方,是一座低碳環保修建、智慧運營的現代辦公室建筑。新項目大樓落實ESG核心理念,在綠色低碳環保的底版上授予建筑身心健康、歷史人文、舒服的特性,完成環保節能環保與健康舒心的穩定平衡,正確引導綠色良好的生活習慣。 應對不規律、緊湊的場地條件,施工企業通過構建網格化管理街巷空間,打造尺寸怡人、生態友好的社區客廳。大樓裙樓服務廳以開放、流動性的空間設計,構建了一個開放式和環境互融的互動空間。立體綠化與植物角搭配給廳堂增強了環境溫度,讓綠色生態重構大家空間體會,營造出一種舒適愜意的小氣候。 新項目所采用的裝配式裝修部品部件均選用綠色新型環保材料,經過多道程序嚴格指標值檢驗,在出廠前開展除甲醛等相關工作,保證每一塊板才符合環保規范,從源頭上確保工程施工環保的性能。施工過程中,裝配式墻板選用干式工法,開展無混合砂漿等干作業工程施工。和傳統墻體裝飾作法對比,防止了熟石膏膩子找平、水泥砂漿粘接等濕作業,切合低碳環保修建環保發展戰略。 除此之外,建筑大樓采用雙通風模式動態性調整房間內舒適感,全年度降低39天空調時長,可以減少12.83噸碳排放量。湘江現代都市建筑設計方案負責人告訴記者:“大家依靠覆蓋全樓93個多合一感應器即時認知室內空氣質量,確保凈化室內空氣。與此同時在房間里創建‘立體綠化—工序園林綠化—綠角質化’的多層次房間內微景觀,構建生態資源的辦公室空間。” 3D復印,“江水中央空調”,每一年節能減排二氧化碳209.78噸 南京江北新區市民中心新項目提倡綠色、生態文明理念,以“低投高效率”“當地可用”為準則,以夏熱冬冷的氣候特點為載體,將江水地熱源泵、海綿城市建設、智慧工地管理、BIM5D服務平臺等一系列低碳環保、綠色技術性應用在建設過程中,完成人與大自然、資源與環境的和諧共存。 工程項目外遮陽玻璃幕墻設計為豎明橫隱移動式梭形遮陽百葉建筑幕墻,遮陽系統建筑立面展開面積為約1萬平方,投影面積近3萬平方。梭形百葉遮陽系統安裝完畢,建筑在每一種自然條件下始終保持理想化的房間陽光照射與溫度,遮擋陽光輻射源達到80%,能夠有效節省中央空調及其它遮光、光照機器設備所造成的能源消耗花費約30%之上。 游客服務中心墻體采用先進的的3D打印出建筑預制構件。“這種預制構件全部采用水泥砂漿及建筑廢棄物再生骨料加工而成,”中建二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和傳統建筑領域對比,3D打印建筑不僅經久耐用,還可以節省建筑原材料30%-60%,具備保護生態環境、高效率、環保節能的優勢。” 新項目率先采用“江水中央空調”——江水冬冷夏熱,取長江水傳至能源站,開展熱傳遞后提供穩定的冷熱源。江水地熱源泵、冰蓄冷、水蓄冷、水儲熱這種新能源開發技術的融合,要為市民中心夏天制冷、冬天供熱的與此同時,還能提升生態資源運用能耗等級,減輕熱島效應,并且比目前建筑環保節能50%之上。經剖析,市民中心在設計下全年節電量大約為23.57萬千瓦時,年可節省標準煤84.85噸,折算每一年節能減排二氧化碳209.78噸。 高質量綠色建筑層出不窮,是不斷推動城鄉建設規劃高質量發展的,妥當貫徹落實碳減排、碳排放交易的重要途徑。南京建設局將繼續通過強化研發技術科技攻關、優化政策體制、突顯示范帶動等措施,進一步推動全市綠色建筑質量提升。 展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