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中建三局“爭先楷模” ——“創新尖兵”數字公司智慧城市研發中心創新團隊

中建三局“爭先楷模” ——“創新尖兵”數字公司智慧城市研發中心創新團隊

 二維碼 1

聚焦實干實績

倡導崗位建功

2023年,中建三局黨委

持續開展“爭先楷模”評選

進一步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

扎實推進職業化團隊建設

激勵廣大職工為建設“高質量萬億三局”

成為受人尊敬的一流企業團結奮斗


本期讓我們一起走近

“創新尖兵”

——數字公司智慧城市研發中心創新團隊

圖片




“這是中建三局自主研發的智慧園區平臺,為園區管理、社區運維、交通服務等提供定制產品服務,打造‘效能、可靠、實力、美麗、平安、幸福’六星級智慧園區。”在今年湖北建筑業高質量發展巡回宣講上,中建三局數字公司智慧城市研發中心首席架構師何冰向來自湖北各地市州的行業專家介紹道。

近年來,數字公司智慧城市研發中心創新團隊緊跟數字中國建設步伐,打造了智能建筑、智慧園區、智慧社區等系列產品,在武漢中建光谷之星產業園、深圳羅湖“二線插花地”社區等50余個智慧項目應用,服務用戶超600萬人,以技術賦能智慧城市發展。

圖片


以技術創新賦能園區發展


在北京中建·大興之星園區,自動感應消防車道被占用,派發處理工單;自動感應綠植長勢,派發養護工單……這些以往需要“跑腿兒”到現場或打好幾個電話才能解決的問題,如今通過團隊自主研發的智瓴·智慧園區平臺就能在線上高效處理。


圖片


北京中建·大興之星園區是團隊成立后承接的首個大型智慧園區項目,施工面積達12萬平方米,設備約2000個,有效的設計研發時間僅有5個月,建設標準高、任務重。

團隊調研了解業主、商家、物業等各方需求,以業務數據和設備數據為基礎,結合業務流程進行應用場景設計,不斷優化完善低保真原型圖,最終確定了28類133個應用場景,藍圖逐漸明晰。


圖片


為解決算法優化問題,團隊反復討論修改測試。看似不可攻克的難關,在一次又一次的嘗試中一一攻破。

“這個項目從立項、設計、攻堅、落地,一路走來,就像看著自己的孩子長大一樣。”團隊負責人肖菲滿懷憧憬地說,“我們期待著它在不斷更新迭代的過程中,構建更多應用場景,服務更多群體。”

如今,智瓴平臺在數字運營、智慧園區、智慧交通、智慧能源等多個領域推廣應用,為提升城市管理效率提供重要支撐。

以技術創新引領交通變革


“通車!”2019年11月5日,隨著一聲令下,一輛輛汽車有序駛入PKM高速公路——這個由中國建筑承建、中建三局牽頭實施的巴基斯坦“最智慧的公路”。


圖片


這天,研發中心隊員們歡呼雀躍,激動相擁,王丹更是喜極而泣,他深知個中辛苦和不易。

由于巴基斯坦當地車輛車牌標準不統一,常規的車牌識別系統識別率只能達到30%。“為解決這一問題,我們收集了巴基斯坦上萬個車牌系統,并對車牌進行機器學習,研發出新的車牌識別系統。”團隊成員王丹憶起攻關歷程,那些日夜奮戰的場景仍歷歷在目。經過數百次試驗,團隊研發了基于深度學習算法的車牌識別系統,車牌捕捉率超過98%,超過合同要求。


圖片


公路沿線布設了千余種智能傳感器,由于國外網絡安防產品品牌眾多,產品和系統各異,設備的兼容協同成了一大難題。

團隊成員吳善農長期駐點施工一線,從設備選型、施工指導到聯調聯試全過程參與,創新開發轉換和對接系統,使不同廠家之間硬件數據可以相互利用。

依托在巴基斯坦PKM項目的研發應用工作,項目團隊總結形成20余項技術成果,其中“多國標準體系下巴基斯坦PKM高速公路高效建造關鍵技術”榮獲中建集團科技進步二等獎。

以技術創新改善人居環境


安徽小城店埠,地處江淮分水嶺,一條大河,寬約百米,水清岸綠,景色宜人,是構建肥東生態網絡的藍綠主脈。此前,由于城市快速發展,流域水質一度惡化到劣V類,城市防澇體系也受到巨大挑戰。肥東縣對此開展了專項治理,中建三局承接了店埠河智慧水務工程

店埠河流域面積593平方千米,水域面積大、管理環節多。為此,智慧城市研發中心團隊融合傾斜攝影、三維GIS、物聯網等先進技術,自主研發智瓴·智慧水務管理軟件平臺,助力店埠河水環境智慧化、長效化治理。


圖片


在平臺研發過程中,需要應用降水模擬SWMM模型(暴雨洪水管理)實現城市區域的水文水利建模,這是項目關鍵難點。

團隊成員認真研讀國內外相關論文,向學術專家求教,積累了10余本厚厚的學習筆記,終于成功構建出SWMM模型,可模擬展示5至50年一遇的內澇風險。

“從智慧園區到社區,再到智慧場館、智慧水務,空前的跨度,更是空前的難度,我們都走過來了。”團隊負責人肖菲說,“在產品研發過程中,學習能力是最重要的,擁有創新的精神和鉆研的毅力,我們就能集智攻堅,滿懷信心面對新的領域和困難。”


圖片


立足科研一線,詮釋價值創造。近年來,數字公司智慧城市研發中心團隊先后承擔2項湖北省建設廳科技計劃項目、2項武漢市科技計劃項目,獲得湖北省科技進步獎、中施協科技進步獎、中建集團科技進步獎等,取得省級工法9項、軟件著作權48項,授權專利28項(其中發明專利18項),主編國際標準1項,主參編國家標準及圖集9項,行業及地方標準4項、團體標準12項,自主研發的“智瓴+”系列產品及解決方案被《工業軟件與服務選型指南》收錄……不懈奮斗映照著團隊以數字技術賦能城市發展的火熱夢想,累累碩果鑒證著中建三局拓展智慧宜居幸福空間的使命擔當。


主創丨局黨建工作部、數字公司


展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