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數智先鋒,全面賦能城市安全監測體系建立,創建國家級智慧管理標桿

數智先鋒,全面賦能城市安全監測體系建立,創建國家級智慧管理標桿

 二維碼 1
城市安全監測治理篇
CIM&intelligent community

圖片
“一件事”
服務有溫度辦事有速度

“該住戶24小時內燃氣用量低于0.01立方米,用量過低,請盡快聯系。”日前,市民政局空巢獨居老人智慧監護平臺收到數據預警,家住李滄區李村街道長嶺路社區的一位88歲獨居老人家中用氣量出現異常,接到預警后,平臺值守人員迅速與其監護人進行聯系,對老人的居家生活情況進行確認。

這是我市打造的“空巢獨居老人安全關懷一件事”的一個工作場景。通過分析水電氣的運行數據和養老金發放狀態等行為數據,青島對5300余名獨居老人提供全鏈條安全監護服務,從而有效保障空巢獨居老人居家安全。

在青島,這樣的惠民利民場景還有很多——圍繞解決義務教育招生報名過程中材料造假、繁瑣等問題,上線“義務教育入學一件事”,整合接入9個部門14項基礎數據,將過去需要兩三個月完成的審核工作縮短為5分鐘,實現全市入學報名“零證明”“零跑腿”;

圍繞解決醫療問診重復檢查等問題,開展“全市一家醫院”改革,50家醫療機構間實現115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共享,建成互聯網醫院54家,22家三級公立醫院實現診間結算,超2100家定點零售藥店實現線上購藥、藥師審方、醫保支付;

圍繞社保待遇領取資格認證“零打擾”“應認盡認”需求,為全市236萬待遇領取人員提供“無感”認證服務,養老保險待遇資格無感認證通過率超96%;

(節選:青島日報2023年11月2日1版)

圖片
“一個場景”
城市更有韌性、更加宜居

“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一座城市的便捷、安全、有序,背后是一張張晝夜滾動的智慧大屏、一組組實時更新的海量數據和政府探索為民服務的創新之力。

今年3月22日下午1點37分,青島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平臺監測到山東路52號公交車站附近地下管線由于甲烷濃度異常引發報警。警報發生后,系統立即通過短信和App消息通知所屬燃氣企業,1點51分,搶修人員到達現場,核實此處發生燃氣泄漏,立即進行處置。4點48分,搶修完成,恢復供氣,避免了人員傷亡事故發生。

依托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CIM+數字孿生等數字技術,青島打造“城市感知一張網”,推動感知設備統一接入、集中管理和感知數據共享利用,為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夯實堅實基礎。“以往,我們只能通過人工定期排查的方式來對燃氣設備進行監測維護,現在在平臺上任意點開一處設備,即可獲得其基礎信息、監測數值、維護記錄等數據。”“青島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平臺”相關負責人說。

目前,依托“城市感知一張網”打造的“青島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平臺”,使城市安全風險隱患從人工排查到精準感知、自動研判、精準預警的轉變,實現“感知—預警—處置”全流程閉環管控。記者采訪中了解到,平臺已初步完成對市內三區燃氣、熱力、供水、排水、橋梁、綜合管廊、地鐵和隧道等9個城市生命線試點工程安全風險監測感知網絡覆蓋。平臺自今年上半年進入試運行以來,已有效監測和處置燃氣、供熱、供水管網、消防設施事故等累計100多起,并進行了有效閉環聯動處置,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城市安全風險實時監測、秒級報警,快速閉環處置,從而達到時刻守護城市安全的目標。

在社會治理方面,青島同樣搭建起“一張網”。圍繞滿足以網格化運行、海量化參與、社會化協同為特征的社會治理需求,青島實施“社會治理一張網”改革,打造全息網格畫像、事件協同處置等15個一體化應用,實現了“平時”的資源整合和網格管理,“戰時”的靶向聚焦和聯動指揮,居民安全感上升至99.8%。

不僅如此,青島還聚焦構建城市一體化規劃、建設、運行、治理新模式,打造城市管理、應急管理、交通出行、文化旅游等36個領域系統性、一體化服務場景,不僅讓城市運行安全高效,也讓人民群眾在城市生活得安全舒心。

(節選:青島日報2023年11月2日1版)

本期專刊聚焦數字化社區治理的基本理念,不斷賦能社區管理、用電安全、民生保障、應急突發處置、社區康養、家政服務、醫療健康監測等社區治理重點板塊,就如何將社區基層治理的微腦,納入城市智慧大腦的管理范疇,真正實現“一網統管”,請到了海納云物聯科技的相關專家,為本期內容做深度解讀。


人物專訪
Exclusive Interview
01
青島的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平臺的搭建,如何有效實現業務流程再造,有哪些數據具體能支撐效率的有效提升?
建立“場景驅動的數智化風險協同管理”標準和機制,項目建設和應用過程中形成9類業務規范和3類技術規范。通過建立清晰的預警分級及響應流程與技術標準體系,實現了業務流程再造,解決多部門協作,以及上下聯動難的問題,最終實現50%的工作效率提升,持續為用戶創造新價值。
02
您認為在數智平臺搭建的過程中,業務規范和工作流程規范,以及第三方評估反饋具備怎樣的作用?

青島應急管理局統一牽頭,更高效、更合理成本的情況下完成項目建設。通過采取“統建與分建,示范與推廣”相結合方式,共建、共治、共享,由市應急管理局牽頭,各行業主管部門與承建單位、設計單位和專家共同研究確定平臺的頂層設計、總體框架、運行機制。平臺頂層設計在市應急管理局牽頭下,經過城管、住建、水務等行業委辦局的統一論證,多輪討論后形成各行業風險監測預警的總體需求。基于總體需求,經過專家評審優化,將共性軟件平臺內容及前端點位布設按照統一標準進行統籌規劃,實現了軟硬件的集約建設。

03
本平臺形成了哪些典型應用場景?

“青島市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平臺”猶如城市安全“智慧大腦”,對接城市云腦等市級數據共享平臺,并接入大數據局、城管局等9個部門170余項數據類目,整合燃氣、供水、排水、熱力、橋梁、綜合管廊、地鐵隧道、消防、電梯、氣象災害等管理信息系統,依托智能化感知設施建設及應急時空數據底座,全面掌握城市生命線運行狀況,對管網泄漏爆管、路面塌陷、防洪排澇、燃氣爆炸、供熱安全、管廊安全、隧道結構、橋梁垮塌、氣象災害、電梯安全、消防火災進行整體監測、多災種耦合分析預警和應急處置,推動跨部門、跨區域、跨層級聯動應用。

04

青島的案例在縱向數據及橫向數據打通的過程中,形成了哪些典型性的特色應用?

除了能夠通過AI算法精準預警各個專項風險,更搭建了國內首個跨行業城市級風險耦合大模型,能夠對次生衍生災害精準預警;賦能青島城市應急安全實現“五個自動”智慧化效果。

(1)自動判定預警級別
系統將分級預警標準進行量化,基于內置模型算法自動構建預警場景,結合報警點位現場條件,自動判定預警級別。相比傳統單純依靠人工經驗和個人業務水平等方式更加科學精準。
(2)自動推算影響范圍
根據報警事發位置、周邊條件、各類實時監測參數和歷史數據等指標,基于關聯耦合分析模型,進行擴散范圍趨勢分析,自動推算事件可能造成的影響范圍和后果,為現場處置和后方決策做足事前準備。
(3)自動確定響應范圍
基于自動推算的影響范圍,結合GIS地圖,自動給出周邊相應范圍內的重點防護目標、危險源以及救援隊伍、應急避難場所等資源信息。
(4)自動匹配處置建議
將51個應急預案結構化,內置形成突發事件處置建議庫,根據預警等級、預警類型、周邊條件、周邊氣象環境、地理環境及泄漏時間等指標維度,從工程、技術、管理、應急措施等四個層面自動匹配應急處置建議,為現場處置人員和后方決策指揮人員提供科學處置參考。
(5)自動派發任務并跟蹤反饋
根據系統自動給出的處置建議,系統支持一鍵同時向行業部門、應急隊伍、物資倉庫、專家、指揮人員等派發任務,并實時跟蹤任務接單、組隊、奔赴現場和現場處置情況,直至報警解除,有效解決人為指揮看不到、想不到、感不到等問題。
05
青島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平臺的引領性,體現在哪些方面?

首先是精準,海納云自主知識產權的城市安全風險耦合分析AI模型,可以更精準地防止各類災害和次生災害發生;其次是國產化,在感知設備上,海納云應用了北斗時間同步技術和國產芯片,并且加載了國密算法,很好地保護了城市信息安全;最后是集約利舊,海納云通過技術激活原有設備和平臺,節省政府投資1.7億。

06
目前貴司在青島城市安全監測項目實施過程中,有哪些典型應用案例落地,如何與安全運行監測大平臺進行對接?具備哪些差異化技術支撐特征?
2023年11月23日凌晨5點40分,“青島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平臺”發出報警,李滄區石牛山路一處窖井內的“激光可燃氣體探測儀”監測到可燃氣體濃度異常。同時,顯示該監測設備溫度為58.9℃,遠高于當時的天氣溫度8℃;且當前處在供暖季,周邊500m范圍內存在供熱管線,經平臺算法耦合分析,推測可能是熱力管網泄漏導致周邊井內溫度升高,引起沼氣堆積觸發燃氣傳感器報警。因此,平臺生成“供熱管網泄漏平臺預警”,并通知相關部門及時現場排查。
熱電公司維修人員趕赴現場,檢查發現井內有熱水淤積,距離設備200米處的供熱主管道發生漏損,隨即進行搶修。
隱患得到高效處置的背后,所依托的正是海納云自研算法的跨行業耦合分析能力,海納云搭建國內首個“跨行業城市級風險耦合AI大模型”,通過燃氣專項設備監測信息,結合地下管網分布,主動發現了熱力專項存在的風險隱患,通過線上線下協同機制,有效避免了事故的發生。
城市安全綜合監測預警系統按照“綜合監管”+“智慧監測”思路,結合專業的模型算法,建設城市安全專項應用系統,實現對城市安全監測預警一張圖展現、狀態監測、預警分析、聯動處置及應急輔助決策等功能。
以燃氣安全三級預警響應處置為例,通過前端感知設備對燃氣管網安全運行狀態、地下相鄰空間燃氣安全運行狀態、人員密集場所燃氣泄漏狀態、第三方施工破壞、液化氣站安全進行實時監測。
平臺通過建設風險特征庫、預測預警算法倉,結合現場監測實時數據,應用大數據分析,實現預測預警分析研判,自動產生三級預警信息,并將預警同步推送至燃氣公司;同時通過系統通知、短信等形式同步告知行業監管單位、屬地政府、應急專家、救援隊伍等相關責任人員。燃氣公司通過工單派發立即通知工作人員趕赴現場處置,并將結果反饋至燃氣公司及政府監測預警平臺,監測預警中心根據處置情況進行研判分析,解除預警或預警升級,采取下一步行動,形成聯動處置閉環。

受訪嘉賓
海納云物聯科技有限公司




海納云,數字城市應急安全解決方案的引領者。以“技術+場景”深度融合,讓城市更安全。

城市安全是一個城市治理數字化的底線。海納云通過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底座,為用戶提供集“咨詢設計、軟件開發、建設施工、運維管理”于一體的全周期數字應急服務,實現跨場景、跨行業、跨學科的協同管理和服務,并通過“天海空體地”全場景一體化監測,實現大范圍快速預警,助力城市建設、健全安全預防體系,目前已承擔監測預警平臺國家級試點城市建設和近10余個省、20余個城市、20余個部門的數字城市建設項目。


展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