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沂市:機制創新、平臺賦能,系統推動城市管理現代化建設開新局臨沂市:機制創新、平臺賦能,系統推動城市管理現代化建設開新局 二維碼
2
11月10日,住房城鄉建設部在山東省臨沂市召開了加強城市管理統籌協調暨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建設現場會。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城市管理工作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強調“一委一辦一平臺”工作體系,是各地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在城市管理實踐中探索形成的統籌協調工作機制。為推動建立城市管理統籌協調機制,加快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建設,以高水平城市管理促進城市高質量發展,建筑雜志社全媒體中心陸續推出現場會上臨沂、重慶、沈陽、杭州、開封、宜昌等6個城市介紹的經驗,供各地參考和借鑒。 ![]() 近年來,山東省臨沂市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論述,大力弘揚“黨群同心、軍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沂蒙精神,著力完善城市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城管委”)統籌決策、城市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以下簡稱“城管辦”)協調落實、運行管理服務平臺(以下簡稱“運管服平臺”)保障支撐的體制機制,構建形成互相支撐、深度融合、一體協同的“一委一辦一平臺”工作體系,城市運行保障能力和精細化管理水平持續提升。 牽住統籌協調“牛鼻子” 下好城市管理“一盤棋” ![]() 口袋公園 做大格局,驅動變革。2012年,臨沂市成立城管委,市長兼任主任,各縣區和市直有關部門單位為成員。2023年7月,臨沂市對城管委進行調整充實,成員單位擴展到50個。城管委辦公室設在城市管理局,局長兼任主任,實行實體化的專班運行。城管委成員單位確定一個科室牽頭本單位相關工作,各縣區建立健全相應機構和工作機制,形成市區(縣)一體、部門協同、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在城管委有力領導下,臨沂市全面貫徹中發〔2015〕37號文件精神,大力推進城市管理執法體制改革,整合市政公用、市容環衛、園林綠化、城管執法等相關職能,實現管理執法機構綜合設置;在山東省率先建立住建、城管監管處罰協作機制,住房城鄉建設局副局長兼任城管局局長、城管局向住房城鄉建設局派駐執法大隊,住房城鄉建設領域綜合執法實質性落地,取得了“1+1>2”的良好效果。 高位協調,凝聚合力。城管委每半年召開一次全體會議,適時召開專題會議或擴大會議,研究重大問題,審議重要文件,部署重點工作。城管委辦公室牽頭,每月至少召開1次專題會議,狠抓督查落實。累計召開會議150余次,制發《臨沂市城市環境衛生作業計價定額》等文件480余個,推動出臺《臨沂市城鎮容貌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等法規規章16部,政策標準體系持續健全。近兩年來,城管委共召開專題會議8次、組織現場觀摩4次,推動自然資源部門優化用地政策,財政部門設立專項獎補資金,累計建成口袋公園657個,合力推動“大格局、大水面、大空間、大綠化”城市建設藍圖變為現實。 精準督考,破解難題。2012年起,市政府連續10年推行城市管理綜合考核制度。2023年,又全面對接國家和省市考核標準,結合運管服平臺綜合評價模塊,優化指標設置,在全市推行城市管理效能評價,并納入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考核體系,實現以考促建、以考促管。城管委辦公室牽頭,實行分組分類考核評價,每月一通報,每半年一點評。強化結果運用,對連續排名末位的縣區,予以曝光、約談。2023年以來,針對城鄉環衛一體化工作,臨沂市每月向縣區政府制發分析報告,約談排名靠后鎮街負責人,推動縣區政府加大投入,更新垃圾桶箱11萬個、鄉鎮垃圾中轉站239座、轉運車輛535臺,城鄉環境更加潔凈。 用活一網統管“關鍵招” 打造智慧管理“新高地” ![]() 臨沂市城市運管服平臺——指揮協調 ![]() 臨沂市城市運管服平臺 先行先試,推動“智管”架構貫通化。2018年,臨沂市城管委統籌協調推進,在山東省率先啟動智慧城市管理建設。對標上海、杭州等先進城市,秉持物聯、數聯等先進理念,運用大數據、融合通信等先進技術,整合投入資金5000余萬元,在全國同級城市中最先建成運管服平臺。平臺累計接入視頻監控18萬路,匯聚法人信息19.8萬家、審批數據350余萬條,共享35個空氣質量監測點、447個建筑工地揚塵監測點、60家商砼站的PM10監測數據、4000個建筑工地視頻監控信息,逐步構建綜合性城市運行管理數據庫。 務實管用,推動“智管”方式實戰化。合理確定建設范圍和重點,搭建34個應用場景。緊盯主責主業,建設市容環衛、園林綠化、市政公用等場景,累計立案派發問題300余萬件,處置率98%以上,助力打造宜居城市。緊盯城市安全,深入推進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試點,搭建供水、供氣、供熱、排水、排污等場景,對安全隱患全面感知、自動采集、快速處置,助力打造韌性城市。近年來,臨沂市治理消除69處積水點,實時監測河道水位440余處,遠程控制閘壩泵站140余座,強化智能應汛,城區連續十年實現安全度汛。緊盯城市公共服務便捷,開發智慧停車場景,在中心城區交通擁堵治理中,依托智慧停車系統,推動2820個停車場聯網改造,與百度地圖智能停車數據互通,為市民提供更加智能精準的停車引導服務。 共建共享,推動“智管”機制集約化。聚焦“平急轉換”,城市運行管理監督指揮中心同時作為“城市大腦”運行管理中心,遇到夏季防汛、冬季除雪等緊急任務時,隨時變身為應急指揮中心,平臺功能更加豐富多元。聚焦信息采集一體化運行,將中心城區473.6平方公里劃分為2.65萬個萬米單元網格和76個責任網格,整合采集員、無人機、視頻探頭等16種采集方式,實行全時段、全要素采集和智能化派遣,網格化管理更加集約高效。聚焦協同指揮,實行市、區、街道三級座席集中設置、聯席辦公,橫向連接35個市直部門單位,縱向連接5區9縣監督指揮中心、30個街道、428個社區,強化會商研判、高效聯動。 打好多跨聯動“組合拳” 做好城市治理“大文章” 條塊聯動,強化多層級協同治理。臨沂市城管委實施“為民管城”系列舉措,詮釋黨群同心,踐行沂蒙精神,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開展活躍便民經濟“十百千萬”工程,對早夜市、“三修一配”、外擺經營等活動,實行定時間、定地點、定業態“三定”管理,累計打造特色商業街46個、便民攤點群207個、便民服務點1458個、容納商戶3萬多個,實現市容繁榮“雙贏”。實施“露營濱河、靜享綠色”公園綠地開放共享活動,開放公園綠地85處、503萬平方米,滿足了群眾親近自然的需求。創新“城管聯企業”,推行主動上門服務,已覆蓋全市316家建筑企業。 數字賦能,提升區縣智慧化治理能力。臨沂市城管委推動各區縣以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為基礎,開發建設適合自身工作需要的智能化應用。蘭山區依托運管服平臺將戶外廣告、餐飲油煙、停車場等監管服務集成為“e蘭碼”,實現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費縣依托平臺為沿街店鋪生成美德“城信”二維碼,經營戶通過履行城市管理義務、維護市容秩序獲取信用積分,與低息貸款直接掛鉤,497家信用店鋪獲得授信1.08億元,188家店鋪獲批信用貸款4415萬元。 社會動員,強化多主體協同治理。臨沂市城管委堅持開門辦城管,凝聚各方社會主體共識和力量。在城區街道推行街長、店長、樓長和城市管理志愿者協會“三長一會”機制,加強自我管理,增強工作合力。開發“臨沂城管市民通”,實行城市管理問題有獎舉報,注冊用戶超過10萬,日均上報問題1000余件。組織開展“城市管理大家談”活動,請市民“看城管”“當城管”“評城管”,形成了共謀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動局面。 臨沂市將進一步加強統籌協調,持續完善平臺功能應用,深化城市運行管理“一網統管”,開拓城市管理現代化新局面,為全國工作貢獻更多的“臨沂智慧”。 展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