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莞市:深耕城市管理,打造“樣板”好城區東莞市:深耕城市管理,打造“樣板”好城區 二維碼
1
2023年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指出,當前人民群眾對住房和城鄉建設的要求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要牢牢抓住讓人民群眾安居這個基點,以努力讓人民群眾住上更好的房子為目標,從好房子到好小區,從好小區到好社區,從好社區到好城區,進而把城市治理好。 秉持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打造更舒適安全的居住條件、更便捷的市政公共服務設施和更優美宜人的城鄉環境、持續提升人民群眾的滿意度”會議精神,東莞強化基層治理,輔以科技創新賦能,著力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在增進民生福祉、創造高品質生活上展現新作為。按照“三步走”思路,建好“一支隊伍”(有溫度的城管鐵軍),打造“三張名片”(干凈有序之城、千園共享之城、包容友善之城)。以“精細化、品質化、常態化”為抓手,環衛保潔、美麗圩鎮、違建治理、安全生產、隊伍建設等城管領域工作基礎進一步夯實,城市精細化管理服務水平有效提升,市容景觀更加靚麗,城市環境更顯潔凈,城市運行更為韌性。 精管善治創造高品質生活空間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完善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的基層治理平臺”。精細化理念從管理到服務,不僅是方式上的轉變,更是黨的初心和宗旨在理論上的升華、實踐中的發展。東莞城管系統創新舉措,將精細化服務深度融入城市管理治理各項工作,推動實現城市管理品質由干凈整潔邁入美麗時尚。 城市的氣質不僅體現于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產業競爭力,更體現在城市居民的美好生活上。東莞城管在全省范圍首創“小微執法”工作模式,對城市管理領域的輕微違法行為實施包容免罰、三教而罰,依托城管片長、玉蘭女子隊在全市34個鎮街(園區)具體落地實施;通過東莞城管數據管理平臺推進數據信息資源跨層級、跨部門互聯互通、融合共享形成城市管理“數據大腦”。推廣使用智信APP,激活在市容監督、燃氣檢查、違建治理等業務以及日常生活中在“掃干凈、擺整齊”等應用場景的使用頻率,同時依托自主開發的“e執法”應用,助力城市治理智慧化,跑出“從2天到5分鐘”的執法辦案“東莞速度”,不斷塑造新的城市形象、城市面貌、城市氣質。 與此同時,有序推進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全域推進美麗圩鎮建設,采取“鎮村同治”的方式,全面提升老村舊村“空心村”、“三邊三地”等薄弱區域的整治提升,結合亮點打造,進一步美化閑置地和衛生死角,微雕城市“邊角料”;以統一路由、清理廢棄斷頭線、拉直捆綁等方式對“三線”進行美觀規整。全面消除“蜘蛛網”現象,“三線”治理成效顯著;各鎮街(園區)充分挖掘地域特色,開展風貌帶建設,基本實現“一村一策”“一村一韻”;全力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對全市公園、綠地摸底排查,登記造冊,對具備公共服務功能的公園綠地納入管理體系,一體統籌、規范管理,城市品質進一步提升。 清上公園綠意盎然 此外,東莞以“生態文明建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無廢城市”“百千萬工程”等工作為抓手,統籌整合資源,形成工作合力。深化推動戶外廣告設施管理、道路圍擋、人行道設施、路面積水、共享單車停放秩序、城市照明“暗區”整治、城市家具提檔升級、城市綠道、建筑退讓公共空間管理等“十大提升”行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深耕基層治理構建城市管理新格局 社區作為城市結構和居民生活的基本單元,是城市管理的基層平臺。對標中國式現代化,踐行“城市管理應該像繡花一樣精細”理念,推動城管力量下沉,實現城市管理與社區工作有效銜接,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東莞城管緊緊圍繞 “城管片長、門前三包、城市服務驛站”三位一體工作思路,推動六成城管力量下沉一線,強化服務效能。城管片長和玉蘭女子隊兩支隊伍圍繞主責主業,扎根基層,提高對各類城市管理問題的發現能力和處置效率,環境衛生和市容秩序持續改善,群眾的認可度、滿意度均有較大提升。 玉蘭女子隊員協助商家做好“門前三包” 城市管理的起點和末端,在于市民群眾身邊的細節小事。東莞城管深化與廣大市民的雙向互動,主動融合源頭治理,實現城市管理向城市服務的轉變。根據住房城鄉建設部有關推廣使用便民生活地圖的工作部署,東莞結合智慧城管建設,2023年8月正式推出“東莞城市服務地圖”,進一步向市民提供更便捷更優質的城市管理服務。市民可通過地圖一鍵查找和導航公廁、公園、城市服務驛站、大件垃圾收集點等便民場所,同時創新城市治理理念,提供群眾與城管部門直接溝通對話的平臺,推廣智信APP“隨手拍”功能,實行全民有獎舉報,點燃群眾參與共建共治的激情,助力構建共建共享共治氛圍格局。 城市服務驛站推動城市管理服務向社區和街面延伸,貼近群眾 依托市直管鎮街(園區)的特色行政架構,東莞著力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領導基層治理的堅強戰斗堡壘,自2020年起探索開展住宅小區、產業鏈、創新鏈黨組織覆蓋工作。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推動街道“大工委”、社區“大工委”工作機制,推動黨員到基層“雙報到”,基層黨組織和基層黨員成為基層治理的“中流砥柱”和“中間力量”,并推動各方資源力量有序參與,形成黨委、政府、社會、公眾攜手參與的社會治理共同體,開創基層協同共治新局面。 “致廣大而盡精微”。東莞持續推動城市管理的“最強服務”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為城市高質量發展提供“最有力支撐”;推動“小微執法”走深走實,加強宣傳引導、嚴格規范執法,擦亮“城管片長”“玉蘭女子隊”等服務品牌;重點推進科技賦能,為提升城市文明水平積聚更多力量;深耕基層治理助推城市品質提升,形成與經濟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城市格局。同時,提高服務市民便捷度,進一步強化與市民群眾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攜手打造千萬人口與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榮的“樣板”好城區。 展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