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網站首頁
Home
新聞動態
Nav
展會介紹
Nav
展商服務
Nav
酒店住宿
Nav
媒體宣傳
Nav
下載中心
Nav
交通路線
Nav
展會標準
Nav
展會回顧
Nav
聯系我們
Nav
參展范圍
參展價格
會議論壇
住建部發文
商務部批文
展商登記
參展程序
在線留言
聯系方式
機器人輔助施工如何改變建筑和基礎設施行業?
機器人輔助施工如何改變建筑和基礎設施行業?
二維碼
6
當我們在一個繁榮的世界中不斷追求進步時,我們總是尋找更簡單、更快捷的方法來完成事情。對于建筑和基礎設施行業來說,這種便利來自于近期機器人和自動化的進步,使該行業在全球取得成功。
正如尼古拉·特斯拉曾經說過的那樣,“人類的進步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發明”,隨著這些新的進步,建筑行業現在正在見證機器人技術和人類工藝的最佳結合的協作進化。
機器人輔助施工有什么好處?
機器人輔助施工已從體力勞動和肌肉勞動轉向自動化機器的遠程控制操作,這以多種方式幫助該行業實現了數倍增長,其中一些方式如下所述:
更加準確:
人類勞動雖然熟練,但仍然容易犯錯誤,最終會對項目的工作流程產生連鎖影響。諸如進行測量、將其與現場環境相匹配以及詳細說明預期結果之類的任務經常被發現成為人類局限性的受害者,這就是機器人技術可以發揮作用的地方,幫助以前所未有的準確性執行任務。無論是一磚一瓦地建造一堵墻,還是使用混凝土泵進行3D 打印,機器人都消除了人為錯誤的余地,確保精確滿足所需的標準。
更省資源:
建設項目經常面臨成本超支和資源利用效率低下等挑戰,人為錯誤、材料浪費和運營效率低下等因素導致問題升級。因此,整合促進更好地控制價格和浪費的技術有助于應對這些挑戰。
更快完成:
機器人不受工作時間的限制,不需要經常輪班休息。這樣可以連續運行任務,全天運行并跟上項目時間表,同時確保快速完成工作的質量一致。例如,像SAM(半自動泥瓦匠)這樣的砌磚機器人可以不知疲倦地工作,降低勞動力成本并最大限度地減少停機時間,從而幫助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實現更高生產率。
更加安全:
當執行涉及固有風險或體力要求較高的任務時,機器人有時可能是最佳選擇。通過將拆除、搬運重物或在密閉空間內工作等危險任務委托給機器人,可以顯著降低人類工人發生事故和受傷的風險。
建筑和基礎設施領域的機器人技術:
現場組裝機器人
機器人系統越來越多地用于項目的組裝階段,以自動化重復和勞動密集型任務。這些機器人被設計成與人類工人協同工作,確保施工過程受益于自動化和熟練工藝的優勢。它在建筑裝配中的一些關鍵用途包括:
砌磚機器人:
這些機器人可以高精度地自主砌磚,從而顯著加快墻壁的施工速度。它們與人類操作員協同工作,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的潛力。
機器人焊接:
對于鋼結構,機器人焊接系統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確保焊接精確一致,從而提高組裝部件的結構完整性。
模塊化建造:
自動化系統可以精確組裝預制單元,便于用標準化構件快速建造整個建筑。
無人機
無人機是配備攝像頭和傳感器的遙控飛機,可作為捕獲實時信息的空中工具,為管理項目和調查施工進度提供多種優勢。
現場監控和安全:
配備高分辨率攝像頭和傳感器的無人機對建筑工地進行徹底的空中勘測和檢查,以改善監控、防止盜竊、防止故意破壞并限制未經授權的訪問。
項目文檔:
他們可以捕獲高質量的視頻片段,可用于創建詳細的進度報告、法規遵從性文檔和營銷材料。獲得的視覺數據有助于與利益相關者進行透明的溝通。
具有挑戰性的環境中的安全檢查:
通過進入人類無法到達的區域,無人機成為檢查破舊結構并對結構完整性、材料和建筑細節進行全面評估的寶貴盟友。這使得能夠識別潛在的風險和危險,而不會使工人面臨危險。
3D打印
3D打印或增材制造是一種根據數字模型逐層構建三維物體的方法,可以制造出精細的建筑部件,有時甚至是完整的結構。這一過程系統地沉積混凝土、聚合物、金屬、陶瓷和復合混合物等建筑級材料,從而形成具有更高強度和復雜幾何特征的結構。與傳統建筑不同,3D 打印只使用必要的材料,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了材料浪費,為可持續發展做出了貢獻。它的適應性支持現場和非現場應用,提高了生產效率和可控性。
自主(和半自主)工程車輛
自動施工車輛(ACV)能夠在沒有人工干預的情況下執行任務,或者對于半自動車輛來說,只需最少的人力支持即可執行任務。這些車輛結合使用傳感器、攝像頭、雷達和其他復雜的軟件算法來導航和執行特定操作。在建筑領域,ACV發揮著多方面的作用,將其應用擴展到多個關鍵功能,其中一些功能如下。
挖掘作業:
ACV的主要用途之一是挖掘活動。它們在場地中導航,處理土壤和材料的移動,提高挖掘、平整和塑造地形等任務的準確性和速度。
物流和材料運輸:
這些機器適用于繁重的物流任務,可在整個工地高效運輸建筑材料、工具和設備,減少人工搬運的需要并優化整個施工工作流程。
測量和現場檢查:
ACV配備高精度傳感器和LiDAR技術,使其能夠有效地測量施工現場。它們可以繪制地形圖、收集數據并為項目規劃和分析做出貢獻,從而加快規劃和設計階段的決策過程。
外骨骼技術:
外骨骼是可穿戴機器人設備,旨在增強人類能力,在建筑工地要求苛刻和體力密集的環境中提供多種好處。這些設備為工人提供機械支撐,減輕搬運、搬運重物或在尷尬位置操作等任務時所帶來的身體壓力。
這些設備可以減少因過度勞累或重復動作而造成疲勞和肌肉骨骼損傷的可能性,從而加強建筑工地的安全,在處理重型工具或在需要保持平衡和穩定的情況下進行操作時,這些設備尤為重要。
總之,隨著人類和機器越來越近,一個充滿可能性的工業世界正在出現。這種合作解決了當今的問題,并為改善未來奠定了基礎。現在,這種協同作用召喚著我們走向一個建筑和基礎設施發展達到新高度的未來。
昵稱:
驗證碼:
展會新聞
浪潮智慧城市精彩亮相2025吉隆坡智慧城市博覽會
2025-09-19
倪虹會見出席2025中國—東盟市長論壇的外方市長代表
2025-09-19
2025國際零碳城市鄉村與零碳建筑大會暨技術設備博覽會”總結會在京召開
2025-09-19
產業煥新,‘建證’未來”中國建筑“建證”大模型發布活動在京舉辦
2025-09-18
2025中國—東盟建筑業合作與發展論壇在廣西桂林舉辦
2025-09-18
中建海龍綠色智能住宅好房子樣板亮相中國—東盟建筑科技展
2025-09-18
服貿會搭擂臺,“好房子”唱主角
2025-09-16
2025中國—東盟建設部長圓桌會議在廣西桂林舉行
2025-09-16
慧筑云服貿會精彩亮相:數字住建點亮建筑行業智慧新圖景——2025年服貿會工程咨詢與建筑服務專題展圓滿收官
2025-09-16
中建海龍參編首批模塊化建筑圖集,行業專家齊聚深圳共鑒全國首個好房子4S概念店
2025-09-16
中國—東盟建筑科技展亮點搶先看!7大展區帶你解鎖未來城市密碼
2025-09-15
裝配式鋼結構建筑智能建造全過程應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二期項目應用案例
2025-09-15
歷史文化名城保護 ▎紹興:數字賦能古城保護活化利用的實踐
2025-09-15
中央城市工作會議(55) 多地發展完善慢行系統,著力建設宜居城市——美好生活,慢慢享受
2025-09-12
充分發揮城市更新的帶動作用
2025-09-12
拒絕踩坑!告別石膏板,中晶板才是最佳選擇!
2025-09-10
相約山城 | 浪潮智慧城市攜多項AI創新成果亮相2025智博會
2025-09-10
尋找未來城市的科技坐標
2025-09-09
貫徹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實踐 | 安偉:勇擔國家中心城市使命 譜寫人民城市鄭州新篇
2025-09-09
貫徹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實踐 | 王早生:發揮工程監理作用 助力城市高質量發展
2025-09-08
手機版
|
管理登錄
|
本站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