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廣州市天河區:志愿力量助推垃圾分類新時尚

廣州市天河區:志愿力量助推垃圾分類新時尚

 二維碼 1
習近平總書記在給上海市虹口區嘉興路街道垃圾分類志愿者的回信中,對推進垃圾分類工作、倡導綠色低碳生產生活理念提出殷切期望,為不斷提升城市文明和生態文明建設指明了方向。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號召,整合轄區志愿力量、優化志愿服務模式、高效利用志愿成果,形成具有“天河特色”的垃圾分類督導體系,讓垃圾分類提質增效,翻開志愿新篇章,真正成為廣大群眾認同并踐行的新風尚。

垃圾分類業務培訓會議

組建專業隊伍,凝聚志愿力量
為推動垃圾分類,天河區發揮志愿者在基層治理中的獨特作用,由 90 名優秀環衛骨干人員組建起天河區垃圾分類志愿者督導服務隊,從政府部門的“獨角戲”到群眾的“大合唱”,讓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化風成俗 ;每月發動社區黨員、志愿者參與站桶工作,800 多名站桶員、志愿者組成垃圾分類大眾志愿者隊伍,對無物業管理片區站桶督導。站桶值守人員作為垃圾分類工作的一線人員,肩負著重要責任。天河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將志愿者垃圾分類督導業務培訓融入日常工作事項,強化垃圾分類宣傳,集中開展兩場垃圾分類志愿者專題培訓會,普及精細化管理規范、垃圾分類知識、站桶人員“七項職責”,推廣站桶督導“六部曲”(主動打招呼、詳細詢問、指引破袋、告知洗手、誤時提醒、親切道別),要求志愿者主動開口督導、文明督導、精準督導,不斷提升志愿者隊伍專業性,為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做實做細奠定堅實基礎。
完善督導模式,攻堅補齊短板
志愿者站桶督導采取“全面鋪開 + 精準督導”相結合模式。大眾志愿者隊伍前往全區物業管理小區、無物業管理片區站桶督導,運用好志愿者親和形象、助民立場,近距離向居民宣傳垃圾分類、指導居民分類投放垃圾,幫助居民養成垃圾分類習慣 ;垃圾分類志愿者督導服務隊重點攻克市級檢查通報、區級巡查通報、社會輿情反饋、居民集中投訴的重點物業小區,以及 C 檔不分類小區,有的放矢、深度整治。
志愿者在以小區為單位進行站桶督導的同時,還積極幫助社區工作人員實現垃圾分類督導業務再提升,助力薄弱小區攻堅拔點,推動形成垃圾分類長效機制。截至目前,共深入近百個重點物業小區開展站桶督導,物業管理小區、無物業管理片區站桶基本全覆蓋。
圖片

志愿者站桶引導居民分類投放生活垃圾

打造高效平臺,強化工作反饋
建立天河區垃圾分類志愿者工作群,搭建高效、暢通的工作交流、問題反饋平臺。志愿者每天通過文字和圖片形式反饋當天其他垃圾產生量、居民自主分類投放垃圾情況、廚余垃圾分出情況、待解決問題,天河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依據反饋情況整理形成天河區物業小區垃圾分類整改進度臺賬,實現物業小區垃圾分類整治進度透明化、問題接收處理效率化、工作成效長效化。2023 年 8 月以來,共通過垃圾分類志愿者工作群反饋并解決投放點設施設備損壞、垃圾分類宣傳力度不足、投放點點位設置不合理等問題 40余個。
垃圾分類知曉率和參與度的有效提升、居民群眾垃圾分類習慣養成,離不開每一位秉承“黨建引領、志愿先行、居民自治、文明社區”理念,積極向居民傳達垃圾分類理念的志愿者。截至目前,天河區志愿者站桶已實施 3 個月有余,物業小區居民分類投放生活垃圾人數逐步增加,物業小區廚余垃圾分類率呈上升趨勢,生活垃圾分類精準度得到有效提高,部分垃圾分類實現提檔升級。
推進垃圾分類是一場持久戰,必須著眼長遠,持續調動廣大群眾的參與積極性。在做好科學規劃的基礎上,不斷總結經驗,加快構建以法治為基礎、政府推動、全民參與、城鄉統籌、因地制宜的垃圾分類長效機制。下一步,天河區將鞏固已有成果,開展物業小區垃圾分類整治“回頭看”行動,定期回訪整改小區,挖掘典型小區樹立榜樣模范。同時,吸納更多各行各業優秀志愿者充實垃圾分類志愿隊伍,以點帶面、從個人到集體動員更多居民群眾主動參與生活垃圾分類,推動志愿力量在垃圾分類開展進程中迸發光芒。


展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