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深圳市福田區“新洲紅樹碧道”創建人居環境(范例)獎工作紀實

深圳市福田區“新洲紅樹碧道”創建人居環境(范例)獎工作紀實

 二維碼 23
近年來,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以人民為中心,堅定不移走生產、生活、生態協調發展之路,推動治水、治產與治城深度融合,率先打造首條城市高密度建成區的都市型碧道,如一根伸入繁華城市腹地的“綠手指”,帶動沿線城市空間品質得到極大提升,在為群眾提供優質親水空間的同時,也打造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高地。

高空俯瞰新洲紅樹碧道,河流與城市共生共融

“治水”到“治城” 舊貌換新顏
新洲河是福田區的一條主要河流,長約 7.8 千米,由北至南流經福田繁華都市核心區,串聯起福田區北部山林生態系統和南部海灣生態系統,是一條名副其實的“山海水廊”。曾經的新洲河,水質堪憂,被市民稱之為僵死的“黑泥鰍”。近年來,福田區大力開展新洲河綜合治理,采用河道清淤、生態補水、雨污分流、凈口行動等措施,有效提升新洲河水質。2018年新洲河實現消除黑臭,2019 年達到地表水 V 類,2022 年水質進一步提升到地表水Ⅲ類的優良水體標準,實現“長治久清”。
在治水取得初步成效基礎上,2020 年福田區啟動新洲紅樹碧道建設,圍繞生活、生趣、生境、生機 4個段落,進行城市開放空間設計,沿河新增 5 萬多平方米綠地空間、1.5 千米的空中棧道、5 座人行天橋、8 處口袋公園。碧道聯通了河流左右岸、貫通上下游,串接起城市社區、公園、學校、醫院,打通了物理的隔斷和交流的屏障,完善藍綠空間體系的連續性和完整性,滿足了市民近距離親水樂水的需求,沿河設置有健身器材、競速跑道、環形跑道、兒童天地、書吧驛站等休閑設施,讓新洲河重新走入深圳市民的生活中,努力打造“綠色生態、活力生機、休閑生活、文化生趣、人水共生”的都市型碧道典范。
“保護”到“保育” 生態新名片
在新洲河與深圳河交匯處,是有著“深圳灣的小鑰匙”之譽的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福田區將公園與碧道融合,著力突出紅樹主題,先后完成新洲河口 18公頃外來入侵植物治理,并補種本地紅樹,恢復適宜候鳥棲息的灘涂生境,利用現場木材就地修建公園內木棧道,將留空場地“設計過程”全部交由自然“設計”。新洲紅樹碧道建設將原“三面光、直線條”的硬質駁岸進行生態化改造,在保障行洪能力的同時,最大化為水生動植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環境,將天然紅樹林帶入城市生活,開啟人與紅樹林濕地溝通的新大門。
隨著生態環境不斷改善,紅樹林濕地生物多樣性持續提升。紅樹林生態公園內已記錄到黃胸鹀、白肩雕、黑臉琵鷺、烏雕、小靈貓等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及歐亞水獺、豹貓等 28 種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福田紅樹林成為黑臉琵鷺在中國大陸最大的越冬地。如今,新洲紅樹碧道已成為福田區開展生態文明宣傳教育的重要場所,吸引無數市民前來感受自然美景和紅樹魅力。2022 年,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獲得全球首批“濕地教育中心星級獎”,福田案例進入“全球最佳濕地教育中心”行列。2023 年 7 月,首屆中國濕地教育 CEPA 國際研討會暨 2023 年中國自然教育大會濕地教育 CEPA 分論壇在深圳福田召開,中國濕地教育 CEPA 國際研討會被確認作為中國自然教育大會的固定分論壇,每年在福田區舉辦,將打造成為中國濕地教育進行專業交流與合作的品牌。
圖片

紅樹林生態公園綠意盎然、生機勃勃

“文化”到“經濟” 高質量發展
福田區充分發揮新洲紅樹碧道“水文化”關鍵陣地作用,通過舉辦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積聚人氣、推動發展。利用“世界水日”“中國水周”“愛鳥周”等重要時間節點,在新洲紅樹碧道和紅樹林生態公園開展環保主題宣傳及研學活動,常態化持續打造“琵鷺歸來”“帶‘獺’回家”“自然嘉年華”等大型主題系列活動,凝聚起市民珍愛濕地、保護紅樹林的廣泛共識 ;根據紅樹林濕地的“大明星”黑臉琵鷺創作出 13類“琵特”文創產品 IP 形象,策劃多場公益消費打卡活動,新洲紅樹碧道入選深圳“水文化地圖”城市綠洲線。
2023 年端午節,福田區在新洲河上舉辦“深愛·共進”2023 粵港澳龍舟邀請賽,12 支參賽隊伍在清澈的河道上劈波斬浪、奮楫爭先,吸引現場觀眾超 10萬人,線上觀眾超 160 萬人,這是龍舟賽首次“走進”城市中心區,以城市中心生態畫卷為背景的龍舟賽別有一番獨特體驗,“綠色生態、城市活力、文化生趣、人水共生”等元素在這里展現得淋漓盡致。
為保證河流碧水長清,福田區深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積極探索碧道優質生態產品價值轉換路徑,推動“治水”向“興水”轉變,充分利用新洲紅樹碧道優質生態空間,在重要節點設置紅樹驛站、紅樹書吧、紅樹茶室等場所設施,為市民提供若干年輕、自然、時尚的休閑文化消費體驗場景。2023 年端午節龍舟賽當天,周邊片區商業流量同比增長 500%,銷售額同比增長 150%。碧道正逐漸融入城市肌理,成為福田市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實現“水產城”共融發展。
碧一江春水、道兩岸風華。漫步新洲紅樹碧道,波光粼粼的河流一端是 367 公頃的紅樹林“綠水青山”,一端是 5 500 億元 GDP 的“金山銀山”,這根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手指”正在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金手指”,助力福田區加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典范城區和中國式現代化典范城區。


展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