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標準《裝配式建筑鋼結構預制構件與節點通用技術條件》編制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會在京順利召開國家標準《裝配式建筑鋼結構預制構件與節點通用技術條件》編制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會在京順利召開 二維碼
2
來源:標準院鋼結構 2024年1月31日,由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標準院”)牽頭承擔的國家標準《裝配式建筑鋼結構預制構件與節點通用技術條件》編制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會在北京順利召開。主管單位領導、標準院領導及三十余家參編單位專家通過線下線上方式參加會議。 主管部門領導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標準技術管理司裝備與材料標準處潘北辰二級調研員、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標準定額研究所城鄉建設產品標準處姚濤處長和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標準院首席科學家兼總工程師郁銀泉大師分別講話。 潘北辰處長充分肯定了標準院及各編制組成員單位對標準編制工作所做的努力,提出編制過程中要注意不同規范的銜接及規范對設計的支持,保證鋼結構設計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經濟性;同時潘處長指出本標準編制要加快進度、提高質量,為行業發展貢獻力量。 姚濤處長指出本標準編制要提高站位,深刻認識本標準與裝配式建筑、建筑工業化、智能建造、雙碳目標、好房子直接相關,編制過程中要貫徹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大力發展裝配式鋼結構的目標,更好的推廣鋼結構在建筑中的應用;編制組要把握標準編制的先進性、科學性和可實施性原則,全面對標國際先進、結合國內實踐經驗確定標準的技術參數;姚處最后鼓勵編制組發揮團隊優勢,高效率、高質量完成本標準編制工作。 標準院鋼結構建筑工程研究所王喆所長就標準編制工作情況及標準初稿進行了匯報,編制組專家審閱了相關材料,對標準編制工作大綱和標準初稿進行了討論,形成修改意見,并且明確了編制組成員工作分工和編制工作進度計劃,為標準編制工作的推進奠定了基礎。 最后,標準院作為主編單位致答謝詞,感謝各位領導、專家對國家標準《裝配式建筑 鋼結構 預制構件與節點通用技術條件》編制工作的關心和指導。會議圓滿結束。 編制組將按照領導專家意見積極推進標準編制工作,為裝配式鋼結構建筑行業的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根據《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關于下達2022年第二批推薦性國家標準計劃及相關標準外文版計劃的通知》(國標委發〔2022〕22號)的要求,由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單位負責國家標準《裝配式建筑 鋼結構 預制構件與節點通用技術條件》(計劃號20220465-T-333)的編制工作。 發展裝配式鋼結構與綠色、低碳、可持續的道路一致,前景廣闊,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制約其發展,特別是沒有與之配套的產品標準。 裝配式鋼結構建筑由四系統組成,其中結構系統和(適用于鋼結構的)外圍護系統為鋼結構特有。國家標準《裝配式鋼結構建筑技術標準》GB51232是裝配式鋼結構建筑領域重要的工程標準,對相關工程的設計、建造、驗收提出了具體要求。本標準針對裝配式鋼結構建筑中的鋼結構部件及連接節點、圍護部品及其與結構的連接節點的構造、性能進行了具體規定,在已有多部標準的基礎上,特別是針對裝配式鋼結構建筑所特有的情況加以規定,例如鋼部件型鋼化、標準化等要求,節點連接的標準化、產品化要求,新型墻板的性能要求以及墻板與結構的連接件等進行了詳細規定。 本標準由標準院牽頭,組織涵蓋裝配式鋼結構建筑科研、設計、施工、制造等三十余家成員單位通力合作,共同編制。編制組單位均在建設工程行業中取得了系統性和代表性的成果,有廣泛的行業影響力。主編國家標準包括《裝配式鋼結構建筑技術標準》GB/T51232-2016、《裝配式建筑評價標準》GB/T51129-2017,主編行業標準包括《鋼框架內填墻板結構技術規程》JGJ/T 490-2021、《裝配式鋼結構住宅建筑技術標準》JGJ/T 469-2019、《輕鋼龍骨式復合墻體》JG/T544-2018、《裝配式住宅設計選型標準》JGJ/T 494-2022,并主編住建部指南《鋼結構住宅主要構件尺寸指南》。編制團隊承擔近1000萬平米裝配式鋼結構建筑(含鋼結構住宅)的設計、生產與建造。牽頭課題研究包括國家十三五科技攻關項目《工業化建筑部品與構配件制造關鍵技術及示范》、國家十四五重點專項《高效能標準化鋼結構體系與應用關鍵技術》。 編制組已調研了國內外裝配式鋼結構建筑部品部件的研究、生產實踐情況和相關技術、產品標準情況,已經形成系列成果,可作為本標準編制的重要依據。 各單位在裝配式、鋼結構、大跨空間領域的設計、研發、施工、生產等方面具備豐富的工作基礎和成果積累。 展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