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新質生產力”加快建筑業現代化轉型 重慶推動90余款建筑機器人應用以“新質生產力”加快建筑業現代化轉型 重慶推動90余款建筑機器人應用 二維碼
3
來源:華龍網 今年全國兩會,新質生產力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并被列為2024年十大工作任務的首位。而建筑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型產業,是產業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兩江新區2024年智能建造重點項目授牌儀式。華龍網首席記者 李文科 攝 如何以“新質生產力”加快建筑業現代化轉型?3月14日,重慶市智能建造發展交流暨現場觀摩會,在兩江新區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重慶醫院項目(簡稱“武漢協和重慶醫院項目”)舉行。 重慶推動90余款建筑機器人在項目應用 “當前,建筑業正處于全面深刻變革期,由粗放型發展加速向精細化發展轉型。”市住房城鄉建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去年7月,重慶市出臺《重慶市智能建造試點城市建設實施方案》,明確以建筑機器人為重點,推動現代信息技術和先進建造技術在工程建造領域應用,打造智能建造全產業鏈,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觀摩會現場。華龍網首席記者 李文科 攝 截至目前,全市已培育4個試點區縣、6家示范企業、39個試點項目,推動90余款建筑機器人在項目應用,形成1300億元的產業規模,智能建造發展態勢良好。 此次舉辦觀摩會的兩江新區,是全市首批智能建造試點區縣。據了解,兩江新區2023年申報智能建造試點項目5個,培育智能建造示范企業2家。 “2024年兩江新區所有重點建設項目將推廣智能建造技術。”兩江新區建設局質安辦主任張超穎介紹,兩江新區正推動試點項目與智能建造技術加快融合應用,所有試點項目都在進行建筑機器人及智能化施工設備的應用或準備,根據不同的工程建設應用場景,將分別采用條板安裝機器人、條板搬運機器人、墻面噴涂機器人等9款建筑機器人及視覺位移計、智能混凝土回彈儀等4款智能化施工設備。 混凝土整平機器人正在施工。華龍網首席記者 李文科 攝 預計到2025年底,兩江新區智能建造試點項目累積15至20個,智能建造重點軟件及機器人企業2-3家,著力推動轄區重點工程項目100%采用數字化建造技術,裝配式建筑部品部件智能化生產線占比超過50%,推動新區現代建筑產業規模突破百億規模。 智能建造助力項目主體提前三個月封頂 作為重慶市智能建造的試點項目,由中建八局承建的武漢協和重慶醫院項目采用全過程信息化管理模式,應用BIM 正向設計技術,實現三維綜合協同深化。 項目大力推廣應用建筑機器人,實現鋼筋綁扎、混凝土整平等環節施工機械化,大幅提高施工效率,助力項目主體結構提前三個月封頂,現進入裝飾裝修施工階段,預計2025年建成。 觀摩會上,多款建筑機器人驚艷亮相。比如:混凝土整平機器人可以將混凝土施工面的抹平收光,以前需要7個人配合完成的工作,現在只需要一個人放料,一個人操縱機器人就可以完成。 工作人員操控地坪研磨機器人。華龍網首席記者 李文科 攝 地坪研磨機器人只需一人操作面板,就能夠在半天內完成3到5個人一整天的工作量,還具備自動集塵功能。 “這次我們展出的地磚鋪貼機器人,可以利用激光slam導航、視覺補償精準定位、MPC閉環控制算法、視覺算法、大負載高速機械臂等先進技術,實現瓷磚膠鋪設、瓷磚鋪貼等功能。”北碚青商會會長、重慶精金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萬友洪告訴記者,這款機器人功效是人工5—7倍,具有高質量、低成本、高功效的特點,是當前行業最優的地磚鋪貼機器人。 地磚鋪貼機器人具有高質量、低成本、高功效的特點。華龍網首席記者 李文科 攝 本次活動由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和重慶兩江新區管理委員會負責指導,兩江新區建設局、兩江新區建管中心等單位主辦,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等單位承辦。 展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