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深圳寶安客運中心“工業上樓”項目中標方案揭曉:“無柱”的大平層辦公,高效節能的廠房設計

深圳寶安客運中心“工業上樓”項目中標方案揭曉:“無柱”的大平層辦公,高效節能的廠房設計

 二維碼 2

來源:搜建筑

s+s 項目

“創智擎云” 寶安區西鄉街道

寶安客運中心城市更新單元“工業上樓”

施耐德舒馬赫(天津)建筑設計


Start
寫在前面.


深圳,是一個寸土寸金的地方,是中國經濟最繁榮、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寶安工業上樓”作為寶安區的新型工業廠房項目,投資規模巨大。在面對有著中國經濟特區前沿和窗口的深圳以及目前市場需求下,如何使這座建筑各功能的市場價值最大化,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均好性,是s+s在本項目設計中首要考慮的核心問題。建筑不應該僅注重其外觀形態,更應該注重其功能需求和使用效率,我們相信,通過我們的設計"寶安工業上樓"項目最終將呈現出一個功能完備、靈活智能、可持續發展且各功能均完善的工業園區。


圖片

▲方案效果圖


《寶安區西鄉街道寶安客運中心城市更新單元“工業上樓”》項目位于深圳市寶安區西鄉街道,地處國家高新區西鄉鐵仔山片區,定位為高端產業聚集區,片區著力重塑制造產業鏈、創新鏈和價值鏈,成為深圳“西協”戰略的新興產業集群節點。s+s及聯合體在本次國際招投標中脫穎而出,以全票優勢獲各方領導及專家的認可與支持,成為本項目中標單位并獲得該項目設計權!




項目總用地面積22506.5㎡,計容建筑面積132725㎡,場地與機場臨空經濟區緊密銜接,靠近地鐵12號線寶安客運站出口處,可便捷聯系寶安中心區和國家高新園鐵仔山片區。用地性質為普通工業用地+新型產業用地(M1+M0),其中包含廠房、產業研發用房、產業配套用房及公共配套設施幾大功能,同時以地標的形象作為昭示點,營造片區更新發展氛圍,打造空間多元,體現現代的創新“工業上樓”園區。


圖片

▲區位示意圖


圖片

用地原則依托產業布局

圖片


作為新型產業用地項目,我們的設計拋去以往傳統的設計思路,主要從技術方面入手,在開發強度極高的用地中,滿足高端智能制造企業的研發生產一體化需求,并尋求各個功能效率和舒適性的最大化。


圖片

▲總平面圖

用地原則.

項目原有的用地規劃把廠房統一放置于東側地塊,s+s在對周圍環境條件以及擴大地塊使用率的基礎上,提出了新的設計思路,騰挪出東側15000㎡廠房至西側地塊,降低廠房層數,變為大小兩個廠房1(東側)及廠房2(西側),平衡建筑大體量與狹小用地,同時賦予廠房2新的功能空間。這樣的設計不僅讓東側廠房高度可降低5層,擴大廠房平面,也能在減少對北側原有宿舍日照遮擋的同時,更大程度地提高生產效率,且與南側移交地塊形成更加友好的互動關系。


圖片

▲廠房用地示意圖


另一方面,我們遵循規范要求,將塔樓和宿舍統一放在南側地塊,塔樓和新騰挪的廠房2(丙類廠房)之間形成了一個20m的友好間距。這樣不僅保證了廠房的雙面采光,在功能模式上也可獨立運營,靈活出租,同時塔樓的品質也不會受廠房影響。

圖片

▲塔樓與廠房關系示意

產業布局.


在規劃出最佳用地形式的基礎上,我們也同樣注重其產業布局形態的清晰明了,能滿足產業研發一體化需求。我們將產業布局分為3部分,包括其原有設計要求的“總部辦公”、“生產廠房”兩部分,還包括我們拆分出來的新廠房,它將作為布局研發實驗室及中試平臺,推動產業創新。其中:


  • 總部辦公:以軟件與信息服務和新能源產業為重點發展方向,引入具有產業主導力的龍頭企業,為其打造具有地標性的辦公總部,并帶動上下游企業入駐,形成產業集群。

  • 生產廠房:打造滿足工業互聯網、新能源產業等輕型生產要求的通用性廠房。

  • 研發中試:布局研發實驗室、中試平臺,強化科技成果轉化,串聯從“實驗室”到“應用場”,推動產業創新。


圖片

▲產業布局示意圖

圖片

▲方案效果圖展示

圖片

均好性圖片

總部辦公.


設計上,我們采用無柱高效大平層的方式,根據我司在科研領域的經驗,近年來,辦公及科研領域的市場需求發生了變化,目前市場寫字樓的空置率較高,所以我們認為作為辦公樓它應該有更高的靈活性。我們采用上下收分的造型方式,同時利用核心筒退筒,使高低區同時獲得較高得房率。11-13m進深的無柱大平層的市場適配性更高,除了滿足基本辦公需求,還可適配研發、金融科技、大數據、普通實驗室等產業的科研需求,使塔樓產品具有更高的市場競爭力。


圖片

▲總部辦公平面示意圖

廠房策略.


標準柱網、方正布局、高效節能是s+s在廠房設計上的主要特點。廠房采用9M*10M標準柱網,核心筒靠邊布置以獲得完整的操作空間,小廠房進深3跨,大廠房4跨,均為標準進深。附屬空間布置在短邊或長邊局部,保證使用空間方正好用及靈活劃分,且廠房長邊有大量界面能自然通風采光,保證廠房舒適性。有效提升了生產效率,方正的平面可根據需要靈活劃分,更方便適應不同類型企業需求。


圖片

▲廠房平面分析示意圖


廠房內步行體系由2F與7F的空中連廊以及7部豎向樓梯組合而成,摒棄傳統廠房封閉的空間模式,將廠房交通空間外露與城市互動,賦予了新的工業感和嚴謹的秩序精神。


圖片

▲效果圖展示

宿舍設計.


在宿舍的設計上,我們盡可能地降低其高度,避免宿舍過高影響東側地塊的價值。因此,我們使宿舍與塔樓呈嵌入關系,把其中一部分宿舍樓從塔樓獨立出來,放在塔樓的下方,這樣可以擴大宿舍的標準層面積,流線獨立、空間高效,在滿足采光通風的同時最大限度地規避與廠房和寫字樓的對視問題。


圖片

▲宿舍嵌入部分示意圖


宿舍共四層,圍繞內庭院與沿街展開,為不同居住單元提供良好的采光與景觀視野。對不同人群的居住需求,提供了相互獨立的兩組使用流線,結合居住單元的朝向與布局,打造互不干擾的兩種類型宿舍。


圖片

▲宿舍平面分析示意圖


圖片

▲效果圖展示

圖片

生態科技鑄造新型工業

圖片


德國政府對“工業4.0”背景下新型廠房提出剛性要求,工業發展時代下的新型工業建筑應更注重在提高生產效率的前提下節能降本,促進創新和生態可持續發展。


因此,我們在廠房立面的設計中采用窗墻體系,并在幕墻上安裝反光板,使得更多的自然光能通過反光板折射進入到廠房大進深的室內,以德國“工業4.0”新型廠房的節能標準,運用生態科技技術最大限度地控制造價成本,降低能源需求并提高工廠的舒適性。立面設計成水平線條,保證除外掛的核心筒外,其它立面均開敞、通風且采光良好。同時,開敞立面結合陽臺預留綠植種植槽,可實現生態化立面,改善微氣候。

圖片

▲立面反光板設計細節展示

圖片

▲方案效果圖展示


33m高的連廊極具標志性和工業氣質,通過金屬鋁板,樓梯,采光窗等虛實變化,使得立面兼顧視野與采光的要求。功能上連通大小廠房,作為人行的主要動線,將主要交通空間外露與城市互動,彩色樓梯動感十足,賦予建筑工業感。


圖片

▲立面設計細節展示


廠房除了在幕墻方面做了節能效果,屋頂花園我們也盡可能地進行節能及生態化建設。在設計上結合綠化、運動功能鋪設太陽能板等設備,來達到節約能源的效果。


圖片

▲屋頂花園效果圖展示


裙房與宿舍的立面設計結合不同功能的空間尺度與使用需求,采用折線形立面,同時采用可見光反射比小于0.16的玻璃形式,減少在街道尺度的光污染。


圖片

▲裙房效果圖展示


圖片

地標性

圖片


隨著工業技術革新,智能工廠、智能生產、智能物流成為新的發展主體,也宣布了“云”時代的來臨。從某種意義上看,我們的工業上樓產品,是云時代的生產載體。而研發辦公主塔,呈現出相互倚靠,向上收分的姿態,剛勁有力,以擎天之勢,沖破云霄,正體現了工業建筑的獨特氣質,起到區域引航作用。“擎云之塔+工匠之光”的概念也由此產生。


圖片

圖片

▲概念示意

擎云之塔.


本項目用地緊湊,功能流線非常復雜,在實現平面效率最大化的同時,力圖打造具有地標性的建筑塔樓。因此,我們將建筑分成東西兩個體量進行錯動,造型獨特,與深圳其他地標建筑有明顯差異性,形成雕塑感,力量感極強的地標區域,使形體更加挺拔,增加景觀視野與城市地標辨識度。


圖片

▲塔樓錯動效果展示圖

圖片

▲“擎云之塔”與其他地標建筑對比

圖片

▲鳥瞰效果圖

工匠之光.


我們在塔頂設計了三層高的空中大堂及戶外花園,作為區域的制高點,將成為工業企業產品及科技成果展示的重要窗口,寓意“工匠之光”在寶安綻放,獨具匠心。


圖片

▲設計示意圖


同時,塔樓采用豎向線條,銀色鋁板構件設置隱藏式開啟扇,保證自然通風的同時,提升室內的舒適性。


圖片

▲幕墻效果示意圖

圖片

▲屋頂花園設計展示


項目信息:

項目名稱:寶安區西鄉街道寶安客運中心城市更新單元“工業上樓”

項目類型:城市更新、工業上樓

項目地點:廣東省,寶安

項目業主:深圳市寶投交通發展有限公司

設計單位:施耐德舒馬赫(天津)建筑設計咨詢有限公司、深圳宗建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主創設計師:Michael Schumacher、王楠(s+s)

設計負責人:陳志聰、孫頔(s+s)

技術負責人:林文、白桂英(宗建)

設計團隊(s+s):李猛、羅景文、陳昕瑋、楊祎暉、丁思杰

商務團隊:易寧伶、張秀媛、劉雪冰

總用地面積:22506.5平方米

總計容建筑面積:132725平方米

建筑高度:187.5米

設計時間:2024





展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