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市:平臺建設走在前 數字賦能開新局青島市:平臺建設走在前 數字賦能開新局 二維碼
3
![]() 青島市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 山東省青島市深入貫徹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建設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的相關部署,深度融入“數字青島”建設大局,用好科技手段,下足“繡花功夫”,致力于打造全國領先的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以下簡稱“城市運管服平臺”),常態長效推進數字賦能城市管理工作,全面提升了城市管理智慧化、精細化工作水平。 堅持高標準謀劃,平臺建設走在全國前列 緊密圍繞住房城鄉建設部的部署要求,以國內領先、行業一流為目標,聚力推動城市運管服平臺建設升級,構建了“上下貫通、左右銜接、協同聯動、高度集成”的指揮調度工作體系,為全系統提供了平臺建設升級的“青島方案”。 率先通過住房城鄉建設部驗收。嚴格按照住房城鄉建設部“一指南”“四標準”的要求,全面建成十大系統,深化34個場景應用,于2023年6月全國首個通過住房城鄉建設部專家組驗收(目前全國通過驗收的僅有青島、杭州、沈陽3個城市)。專家組一致認為,平臺建設架構完整、管理模式創新、運行成效顯著,在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全國城市運管服平臺建設和運行提供了典型經驗。 牽頭編制國家標準。充分發揮行業領先優勢,主編、參編《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系列國標中的6項標準,提煉青島經驗做法上升融入國家標準。其中,經住房城鄉建設部指定、由青島市城市管理局主編的《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總體技術要求》是《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系列國標中的綱領性標準。青島市在全面調研全國各地情況基礎上,結合自身的有效探索和實踐經驗,充分總結提煉出平臺基本架構、功能要求、安全環境、運行維護等方面的建設路徑和技術標準,樹立行業技術和管理的標桿樣板。 工作經驗廣泛推廣。青島市城市運管服平臺建設運行經驗在住房城鄉建設部《建設工作簡報》刊發,部城管局主要領導批示肯定,向全國推廣。在中國建博會“一網統管”成就展上,住房城鄉建設部副部長姜萬榮現場觀展并給予了高度評價。平臺獲評中央黨校“黨政信息化最佳實踐案例”、2023 年度新時代政府數字化轉型典型創新成果等省級以上榮譽12項,主流媒體宣傳報道20余次,全國各地77批次、1100余人次前來考察學習。 堅持高質量應用,管理機制取得重大突破 ![]() 青島市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指揮協調系統 城市運管服平臺運行,涉及部門多、業務鏈條長、行業數據雜、統籌事項多。青島市在平臺運行中,堅持前瞻性思考、系統性謀劃、整體性推進,持續創新打法、聚力攻堅,在工作機制、數據資源和評價體系等方面均取得重大突破。 創新突破工作機制。在市級層面成立由市長掛帥、31個市直部門和10個區(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城市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城管委”),定期研究處理城市管理領域重大事項。下設辦公室和17個專項小組,抓好市城管委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牽頭開展重大專項整治行動,并對區(市)、部門落實情況進行監督考核。城市運管服平臺有效發揮科技支撐作用,確保問題及時發現、數據精準分析、運行全程監測,構建起“一委”牽頭抓總、“一辦”具體落實、“平臺”做好支撐的“一委一辦一平臺”工作體系,初步形成了重大事項能統籌、日常問題快處置、辦理過程有監督、辦理結果有考核的新型工作格局。 攻堅突破數據壁壘。建設城市運管服大數據中心,匯聚18個城市管理行業和30個市直部門(區市)數據,梳理建立6424項數據目錄、45個專題數據庫。截至目前,可共享API接口1436個,總數據量達2564G,實現城市管理領域數據全行業匯聚、應用。堅持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充分利用好城市管理領域數據資源,用心用情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橫向上,與市政務熱線、大數據、行政審批、住建等10余個部門深入對接,全面接入政務熱線轉辦件、施工許可證、揚塵噪聲監測、綠地綠道、道路橋梁等45類數據資源。縱向上,與國家、省、區(市)平臺實現互聯互通,形成全市城市管理信息資源融合共享大格局。 多元突破評價體系。探索建立“三位一體”的多元化綜合評價體系。從城市生命力維度,圍繞住房城鄉建設部發布的“管理監督”“運行監測”評價指標,開展城市綜合評價;從城市治理維度,結合創城指標,圍繞城市治理8大重點領域對區(市)進行城市精細化管理評價;從平臺應用維度,圍繞平臺應用成效和功能利用率進行平臺運行績效評價。在此基礎上,發揮考核評價指揮棒作用,將全市數字城管運行情況作為城市精細化管理評價的一部分,列入全市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考核,以城管委或城管辦的名義進行曝光、約談,定期通報考評結果,加大對被評價單位激勵約束力度,提高綜合評價實效。 堅持高效率運轉,運行成效實現明顯提升 ![]() 點靚青島”小程序 青島市堅持打好智慧城管主動戰,發揮城市運管服平臺的科技之智、規則之治作用,持續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和為民服務能力,為行業監管聚力賦能、為市民生活保駕護航。 問題發現處置效率大幅提高。拓展問題發現渠道,形成“主動+被動+自動”的問題發現模式。通過全市3700余名專兼職信息采集員,每天對全市建成區218類城市管理問題“主動”采集發現;通過“點靚青島”小程序、“文明青島隨手拍”以及“愛青島”等社會APP接收群眾各類訴求;利用3.8萬余路高、低點視頻,車載移動視頻、無人機、衛星影像等,“自動”識別占路經營、沿街晾掛等25類多發型城市管理問題。構建“1個市中心、10個區(市)中心、53個市直部門(企業)、612個基層單元”的精準派單處置體系,修編《青島市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案件處理標準》,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問題流轉處置流程全面優化。全年流轉處置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問題954萬余件,結案率為99.84%,問題發現處置效率實現新提高。 監管執法效能顯著提升。建設、升級城市管理領域應用場景,大大提高了行業監管和城管執法效率。其中,生活垃圾分類監管場景對全市5000余個小區、749條收運路線、47個垃圾處理設施運行情況實現一屏總覽,住房城鄉建設部在青島召開全國第4次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現場會,推廣了相關科技賦能生活垃圾分類經驗做法。執法辦案場景涵蓋市區兩級綜合執法近10個領域、700余個執法事項,將案件立案、調查、處罰、執行等10余個執法辦案環節全部電子化、流程化,實現全市城管執法統一智慧辦案,辦案時間縮短30%以上,執法人員、執法對象跑腿次數下降50%以上。在建工程監管場景,實現對全市700余個在建工程、2000余棟施工中單體建筑的遠程監管,現場監督環節減少80%、現場人員減少50%,大大提高了在建工程監管效率。 為民服務能力全面增強。創設“點靚青島”小程序,設置“我拍我城”“家政服務”“海水浴場服務”“浮山灣燈光秀亮化時間查詢”等16個模塊,升級改版“有獎隨手拍”功能模塊,市民群眾反映問題和獲取信息更加方便快捷,參與城市治理積極性更加高漲,累計接收和處置市民群眾訴求近88萬條,獎勵市民3.1萬人次。依托“門頭招牌前置服務”小程序,“零距離”為2萬余戶商家辦理門頭招牌標識,積極為市場主體排憂解難,不斷提升為民服務水平。依托“智慧物業”系統,全流程解決業主委員會發起、投票、成立、備案、印章刻制、賬戶開立、收益公開、收支監管等市民關注的問題,將首次業主大會召開時間由150天壓縮至20天以內,已有140多個小區通過平臺高效召開業主大會,完成物業公司選聘、業委會選舉、加裝充電樁等小區公共事務表決。 2024年,青島市將持續以城市管理“一網統管”為目標,不斷提升城市管理智慧化水平,努力推動城市運行更加安全有序、城市管理更加精細精致、市民生活更加放心舒心。 展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