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深入踐行人民城市理念,努力走出城市更新可持續發展新路上海:深入踐行人民城市理念,努力走出城市更新可持續發展新路 二維碼
2
城市更新是轉變城市發展方式、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手段。上海市高度重視城市更新工作,在住房城鄉建設部的指導下,堅持“從好房子到好小區,從好小區到好社區,從好社區到好城區”的理念,全面推進城市更新探索可持續發展的模式,更好支撐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 ![]() 浦東世博文化園 作為中國近代快速發展起來的超大城市,上海人口規模大、存量建筑多、居住條件差,早期城市更新工作著眼于住房解困和城市建設,以舊區改造為主要形式和重要推動力。截至 2022 年 7 月,持續 30 年的中心城區成片二級舊里以下房屋改造全面收官,共完成房屋改造約 4 070 萬平方米,約 165 萬戶家庭、500 萬居民的住房條件得到明顯改善,同時也對上海這座城市的功能提升、結構調整、經濟增長、環境優化和風貌保護等多個領域發揮了重要的促進作用。為了深入踐行人民城市理念、更好改善市民居住條件,上海于 2022 年 9 月成立了“兩舊一村”改造工作專班,加快推進零星舊改、小梁薄板等舊住房成套改造和城中村改造(簡稱“兩舊一村”改造)工作,并下定決心在兩屆政府任期內,用 10 年時間、分 3 個階段全面完成“兩舊一村”改造工作(計劃到 2025 年,全面完成中心城區零星二級舊里以下房屋改造 ;到 2027年,全面完成小梁薄板房屋改造和中心城區周邊“城中村”改造 ;到 2032 年,全面完成不成套職工住宅改造和“城中村”改造),讓市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為有效推進城市更新工作,上海注重夯實法治基礎、全面系統推進。2021 年,上海市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上海市城市更新條例》,堅持“留改拆”并舉、以保留保護為主,遵循規劃引領、統籌推進,政府推動、市場運作,數字賦能、綠色低碳,民生優先、共建共享等有關原則,從地方性法規層面推動了制度創新,為建設宜居、綠色、韌性、智慧、人文城市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同時,制訂了城市更新行動方案,通過開展綜合區域整體煥新、人居環境品質提升、公共空間設施優化、歷史風貌魅力重塑、產業園區提質增效、商業商務活力再造等 6 大重點行動,加快推進一批重點項目,形成一批可持續、可復制的更新模式,讓群眾看到變化、共享成果。 ![]() 在實施綜合區域整體煥新行動方面,搭建區域更新項目實施路徑,形成“更新行動計劃—統籌主體確定—制訂更新方案—實施城市更新”的工作流程。目前黃浦外灘“第二立面”、北外灘、寶山吳淞創新城、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核心區等區域更新項目正在有序推進。 在實施人居環境品質提升行動方面,堅持“走百家門、知百家情、解百家憂、暖百家心”,持續完善群眾參與機制,加快推進“兩舊一村”改造工作。靜安蕃瓜弄形成了“舊房改建八法”,虹口瑞康里探索了老舊小區更新改造新模式和資金平衡新機制,青浦蟠龍“城中村”和閔行召稼樓等“城中村”改造項目有效保護了歷史文脈,進一步提升區域環境品質。加快美麗家園建設,提升居住和生活品質,積極建設籌措保障性租賃住房和“新時代城市建設者管理者之家”,著力解決外來建筑工人等城市建設運行管理一線人員的安居問題。 在實施公共空間設施優化行動方面,加快補齊公共服務短板,實施基礎設施改造升級和建筑節能改造。統籌“一江一河一帶”開發、建設、管理,持續推進濱江公共空間貫通和功能品質提升,打造世界級濱水區新格局。推動“公園 +”與“+ 公園”建設,面向市民多元化需求,加強公園與體育、文化、旅游等各類功能的有機融合,推動公園與城市的全面開放、融合、提質。開展高品質美麗街區建設,推動向后街及背街小巷延伸,打造一批市民喜聞樂見的“網紅打卡地”。 在實施歷史風貌魅力重塑行動方面,更新過程中做好嚴格保護管理。探索歷史風貌建筑合適的使用方式,促進歷史文化資源活化利用。完成了虹口雷士德工學院、徐匯武康大樓、靜安張園、普陀桃浦英雄金筆廠等代表性建筑的更新。持續探索包含歷史文脈區域的城市更新工作,如嘉定西門歷史文化街區、奉賢南橋源等。 在實施產業園區提質增效行動方面,結合上海產業體系現代化和“上海制造”品牌建設需求,加快推進重點產業集聚區提質增效,升級園區定位,優化基礎設施。如楊浦互聯寶地、閔行力波啤酒廠等項目,在有效保存了歷史風貌工業建筑的基礎上,實現了產業升級。此外,打造特色開放的公共空間,實現工作圈和生活圈無縫連接。 在實施商業商務活力再造行動方面,加快推動傳統商圈改造升級,推進商務樓宇改造升級或轉化利用。如長寧上生·新所將商業地產運營管理與歷史建筑保護有機結合,完成從古老建筑向新型城市文化空間的升級轉型 ;長寧愚園路創新街區、園區和社區聯動,將傳統商業業態優化轉型為復合式體驗型業態 ;靜安蘇河萬象天地將公共綠地與商業空間有機結合,打造復合型多功能環境 ;靜安錦滄文華大酒店變身為錦滄文華廣場,通過商務樓宇改造升級,實現原有建筑的結構改擴建和功能提升。 ![]() 長寧區新華路口袋公園整治提升 上海始終把城市更新工作作為落實城市總規、推動城市轉型、提升城市品質的重要抓手,不斷優化工作方案、創新工作機制,探索建立更可持續的城市更新模式。2023 年,按照中央和市委關于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和大興調查研究的相關部署,上海積極探索城市更新可持續發展新路。一是堅持全流程優化和全方位支持,以城市總規統領城市更新,通過科學制定更新計劃、全面加強成本管控、強化資源統籌聯動、加強先進理念應用等關鍵舉措,政策賦能調動各類主體積極性,精準分類實施城市更新。二是堅持專業支撐和技術支持,進一步發揮專家委員會的專業作用,試點“三師”負責制(責任規劃師、責任建筑師、責任評估師),依托“一網通辦”“一網統管”平臺,建立完善全市統一的城市更新信息系統,推動城市更新向多協同、快反饋、低成本、高質量、精細化發展,為城市更新提供全流程統籌支撐作用。 黨的二十大要求,要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提高城市規劃、建設、治理水平,加快轉變超大特大城市發展方式,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新的征程、新的要求,需要有新的氣象、新的作為,2023 年也是上海市全面推進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的起步年。上海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深入踐行人民城市理念,進一步強化系統思維,堅持“四個放在”、 強化 “四大功能” 、建設“五個中心”,把握區域平衡、綜合平衡、動態平衡,統籌城市更新項目的建設和運營,強化組織保障、完善機制建設、豐富政策工具、加強數字賦能,全力以赴做好城市更新工作這篇大文章,實現城市更新的可持續發展。 展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