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住房城鄉建設部黨組書記、部長倪虹帶領全體在京領導班子成員和總師出席開幕啟動儀式
6月27日-29日,第21屆中國國際住宅產業暨建筑工業化產品與設備博覽會和第22屆中國國際城市建設博覽會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舉辦。安居是人民幸福的基點。近年來,倪虹部長多次就“好房子”建設工作作出部署,強調要以人民為中心,建造讓人民滿意的好房子。本次雙展會圍繞“好房子”,集中展示了好房子優秀設計方案、先進建造技術、優質材料和產品、技術研發成果、產業發展集群和集成樣板范例等。
全國“好房子”設計大賽獲獎項目展區
在“好房子”設計方面,本次雙展會展示了多個全國“好房子”設計大賽北京賽題和南京賽題的一等獎作品。其中,北京市住宅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帶來的“生活協奏曲——未來理想社區”模型及其落地實施方案,是大賽成果首個落地示范工程。該作品全面體現了設計美觀、生活便利、環境宜居、全齡友好、功能適用、健康舒適、靈活可變、低碳環保、運維經濟的“好房子”10要素,充分體現了設計引領生活,創新成就未來的理念,向觀眾直觀呈現了“好房子”和理想社區的實踐成果。據悉,大賽北京賽題地塊(昌平區中關村生命科學園三期及“北四村”棚戶區改造和環境整治F地塊項目CP01-0601-0056地塊R2二類居住用地)在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支持下于2024年2月18日掛牌出讓,實現了帶方案入市,真題、真賽、真建。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設計的“相適·相望——面向全生命期改善剛需的和諧住區”,則依托生態休閑廊與景觀節點,創新城市一體化開放街區設計,將生活配套軸線對城市開放,為城市和街區注入活力,同時結合城市配套進行社區服務設施一體化設計,展示了全生命周期改善與適應多孩家庭與養老需求的靈活可變住區設計。新科技、新材料共筑“好房子”。研發新材料和新科技對提升建筑品質具有重要意義。在展區中,一個盛滿水的混凝土水池引起大家的關注,水池外側清晰可見的裂縫已經愈合,據了解這是由于使用了北京澎內傳國際建材有限公司的混凝土防水添加劑使得混凝土具有了自愈合防滲透能力,添加劑中的活性化學物質能夠進入混凝土內部,催化水泥水化產物與水發生化學反應,生成不溶于水的結晶體,有效阻止水分滲透,達到與建筑結構同壽命的新高度。
倪虹部長調研混凝土自愈合防滲透技術和應用
秦海翔副部長調研混凝土自愈合防滲透技術和應用另一邊,廣州優智保智能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正在演示裝配式磁吸快裝系統,這種方式巧妙地采用了磁性材料和飾面材料相結合,實現墻體和地面牢固吸附在鋼筋龍骨上,無需任何濕作業和含有甲醛的黏合劑,具有拆裝速度快,無醛健康、環保、便利、可隨時更換等優點,比傳統干法作業內墻系統又更進了一步。
宋寒松組長調研裝配式磁吸快裝系統
在數字之光智慧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的展區,裝配式建筑快裝管線系統與藝術燈現場快速插接互動體驗也吸引了大量觀眾,即使不懂專業接電也可以輕松快速插接好電線,每個普通民眾都可以當電工,用電接電再也不那么神秘了,更是極大地減少了施工作業危險。
在超低能耗技術與產品集成的好房子樣板與工法展示區,康博達建設科技集團集中展示了可拆裝的超低能耗住宅樣板,包括體現好房子的優秀戶型設計、工業化內外裝墻體技術體系和新材料的應用、地面和廚衛干法作業管線分離系統、四分離衛生間、智能家居和適老健康集成技術等,觀眾紛紛在網紅會客廳打卡體驗好房子。
姜萬榮副部長在建筑雜志社展區調研“好房子”樣板房

建筑雜志社聯合展區“好房子”網紅會客廳
在施工建造技術方面,中建三局云構機器人有限公司展示了符合目前量大面廣100米以下建設需要的工業化造樓機,通過模型和視頻演示等方式形象生動告訴觀眾未來的建造趨勢。該公司總經理潘寒介紹說,面向量大面廣的百米以下高層建筑群,新型工業化造樓機通過引入工業機器人打造工廠級的建造環境、產線級的生產條件、流水式的生產組織,覆蓋建筑工程全周期建造場景,推進智能建造自動化、智能化發展,并在上海萬科梅隴、成都金沙、廣州魚珠等眾多項目成功應用。倪虹部長在聽取介紹后表示工業化造樓機具有廣闊應用前景。
倪虹部長聽取工業化造樓機介紹
在可以親自動手體驗用工業化建造方式建造農宅的中建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展區,同樣吸引了眾多觀眾駐足。中建科技副總經理、總建筑師樊則森介紹,拼裝出來的農宅樣板,原型就是廣州市黃埔區逕下村的“和美鄉居新型農宅”。新型農宅的背后,體現的是裝配式建筑、超低能耗建筑、智能建筑在當下的高水平應用。
在中建海龍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好房子”客戶體驗區,除了拼裝,觀眾更是可以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購房新體驗。人們可以像買汽車一樣選購心儀的居住產品,并實時掌控房屋生產、裝配、運輸等狀態,感受應用混凝土模塊化集成技術的全新“好房子”一站式服務。據介紹,北京樺皮廠胡同8號樓試點項目,就是通過混凝土模塊化集成技術建造, 90天完成整個項目建造,房間內裝修也都在工廠完成,大大節省了現場裝修時間,大幅提升房屋質量,極大地減少了業主在外租房過渡時間,為城市更新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
混凝土模塊化集成的“好房子”
好房子作為“四好”建設之一,是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的關鍵。近日住房城鄉建設部再次表示,圍繞滿足群眾住上好房子的需求,今年將加快完善提高好房子相關建設標準,從建筑層高、電梯、隔音、綠色智能、無障礙等方面入手,發布住宅項目規范,提高住宅建設標準,加快住房發展從有沒有向好不好轉變。同時積極推動房屋體檢、房屋養老金、房屋保險等制度試點。
據了解,住房城鄉建設部目前正在研究制定關于提升住房品質的意見,健全完善住宅設計材料、技術維護服務等一系列基礎性制度,按照住房城鄉建設部的計劃,組織各地在保障性住房中建設一批好房子樣板項目的同時,引導房地產開發企業在商品房開發中建設一批不同面積不同價位的好房子。截至今年6月,已有上海、重慶、廣州、煙臺、西安等20多個城市開展房屋體檢、房屋養老金、房屋保險三項制度試點。展會期間,展區內還舉辦了多場關于“好房子”設計、建造、使用、服務等方面的技術交流和研討活動。這些活動不僅為業內人士提供了交流學習的平臺,也為廣大市民提供了了解“好房子”的窗口。
住博會和城博會成為全面展示各地方、各企業積極探索建設好房子的大舞臺,隨著雙展會上鋪天蓋地的宣傳、特別是眾多好房子樣板的集成展示,廣大觀眾切身體會到了什么是好房子,如何建造好房子。雙展會雖然已經落幕,但好房子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并成為引領行業轉型升級、實現安居夢的發展風向標。建筑雜志社特邀的一批攝影師在現場參觀后說:“原來真不知道啥是好房子,也不知道建造好房子還需要這么多的新技術新產品,這次展會讓我們開闊了眼界,更多地了解了建設行業的發展趨勢,我們也知道以后的建筑攝影拍攝重點就是要挖掘并宣傳展示好房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