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前10天 青島地鐵8號線支線首座裝配式車站封頂提前10天 青島地鐵8號線支線首座裝配式車站封頂 二維碼
1
來源:觀海新聞 7月1日,隨著最后一塊預制車站頂板拼裝完成,地鐵8號線支線瀘州路站裝配段主體結構順利封頂,較計劃提前10天完成,這是8號線支線首座封頂的裝配式車站。 瀘州路站由青島地鐵第三建設分公司建設,中交隧道局04-1工區施工承建,主體采用明挖法施工,其中車站中部114米長度范圍采用裝配式工藝,兩端采用現澆工藝。與傳統現澆施工方法相比,裝配式施工節約工期3個月,現場作業人員數量減少80%,節省木材90%,建筑垃圾減量30%,減少碳排放15%。其中,瀘州路站裝配式頂板采用閉腔薄壁單塊坦拱結構,在減輕構件自重的同時提高了構件的剛度與強度,吊裝風險大幅降低,同時大分塊坦拱裝配式車站可減少基坑開挖深度與拼裝構件數量,具備施工更安全、成本更低廉、拼裝更高效等優勢。 裝配式車站本身具有拼裝精度控制難度大、接縫防水作業質量要求高的特點,并且相比高拱裝配式車站,坦拱裝配式車站頂板構件尺寸更大、噸位更高,這對構件的加工精度、道路運輸以及吊裝帶來新的挑戰;同時,瀘州路站基坑圍護體系采用樁+3道內支撐,構件拼裝環境復雜、干擾因素多。 面對諸多技術難題,青島地鐵第三建設分公司組織各參建單位深入參與研究,并率先提出“主門吊+輔臺車”的新拼裝工藝,該工藝主要依托全新研發的智能高精度門吊來實現構件的安全吊運、精準拼裝;為確保構件拼裝作業精度高、吊裝作業安全穩定,項目采取吊裝“應力+視頻”雙監控、“吊索+吊帶”雙保險、“BIM動畫+3D模型”雙可視化交底等技術創新措施,同時詳細編制裝配式地鐵車站施工作業指導手冊,總結提煉出“工前四核查”、拼裝“八動作四到位”的作業要求,就施工前準備工作、施工工藝、質量控制、安全控制及保質創優設立施工標準,最終實現了瀘州路站裝配段主體結構高效率、高質量封頂。 展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