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顏值還低碳!深圳綠色建筑添新標桿有顏值還低碳!深圳綠色建筑添新標桿 二維碼
2
來源:金羊網 深圳美術館(新館)·深圳圖書館北館獲得國家綠色建筑三星級標識 7月16日記者獲悉,深圳市建筑工務署近日在深圳美術館(新館)·深圳圖書館北館(以下簡稱“龍華兩館”)開展政府工程特約監督員“走進精品工程”活動,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前往龍華兩館調研指導。記者了解到,龍華兩館項目從設計到建設,再到運營均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將綠色、低碳理念貫穿建筑全周期、全流程,并最終獲得國家綠色建筑三星級標識,該標識是中國綠色建筑評價體系中的最高級別。 多方面應用綠色建筑技術 龍華兩館位于深圳市龍華區北站商務中心區,由深圳市建筑工務署組織建設。該館兩座巨型方形建筑以獨特的太極互動式設計呈現,在林立的商業塔樓中,傳遞出一種平靜祥和的氛圍和文化建筑神圣的殿堂感。在這別出心裁的建筑背后,龍華兩館更兼顧了綠色低碳的要求。 深圳市建筑工務署相關負責人介紹,項目綠建以“滿足國家綠色建筑三星級或深圳市金級標準的要求,致力于打造綠色建筑標桿和示范項目,促進綠色建筑發展”為目標。其中,主體結構設計使用年限100年,地上部分的主體建筑為全鋼結構,圖書館X向采用鋼框架中心支撐結構,Y向采用鋼框架結構,美術館采用鋼框架-中心支撐結構。全鋼結構能滿足建筑大開間靈活分隔的需求,節約材料,且材料可回收率高,節能效果好。 裝配式建筑及綠色低碳建筑是目前建筑行業發展的兩大趨勢,深圳美術館(新館)和深圳圖書館北館在建設過程中也充分利用了這些技術。龍華兩館項目建設采用裝配式模板工藝,樓板均為樓承板,樓梯均采用鋼樓梯、內墻采用輕質隔墻系統,項目裝配率達到75.5%。塊化的裝配式裝修方式,縮短了施工周期,減少了現場施工人員和材料的投入、能耗和廢棄物,節省鋼材1700噸。 在施工階段,項目施工選用高耐久性可回收混凝土、耐候防腐涂料等綠色建材,安全耐久、節能低碳。項目周圍的景觀由蔥郁的當地植物構成,還設有綠色屋頂和雨水花園,一方面采用雨水回用系統,將深圳地區充沛的雨水通過植物根系凈化過濾后儲存再利用,用于澆灌景觀綠化等,節約利用水資源;另一方面多樣植物搭配的綠色植被層也可吸收建筑熱量,緩解城市熱島效應。 運行費用每年節約164.66萬元 記者獲悉,在設計階段,龍華兩館項目采用高效節能的建筑設計,通過模擬分析日照采光、人工照明、氣流組織等優化建筑朝向、自然采光和空氣流動,以降低整個建筑物的能源消耗,節能率達到68%。在自然通風方面,建筑采用與當地主導風向平行的布置方式,并設置24小時的城市公共通道,從建筑布局上獲得較好的自然通風條件,對公共通道采用室外風環境模擬,通過分析論證優化形態布局,形成最佳的通風效果。 自然采光對空間的美感營造、對人的好情緒促進是比節能更大的好處。深圳美術館(新館)·深圳圖書館北館通過天窗、玻璃幕墻與外部蜂窩石材遮陽的結合,將自然采光、自然通風、自然景觀和更多的視覺效果引入建筑,形成不同的光照區域,并結合采光模擬,保證了閱讀區、中庭等實現充分的采光與通風需求。 公共建筑能耗中空調系統占50%—60%,是影響公共建筑碳中和目標實現的關鍵因素之一。節能降耗選用高效制冷設備,對于項目碳減排有著重要意義。龍華兩館項目通過遮陽方案優選、保溫材料對比選擇、選用高效節能型變壓器、節能電梯、1級節水器具、對空調系統進行能耗模擬優化分析等措施,最終項目設計建筑能耗60.59kWh/㎡。 目前,深圳美術館(新館)·深圳圖書館北館的建造及運營都做到了低生態足跡,綠色建筑可節約的運行費用為每年164.66萬元。 展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