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建筑應用創新大獎智能建造應用創新發展論壇在青島舉辦2024建筑應用創新大獎智能建造應用創新發展論壇在青島舉辦 二維碼
2
來源:閃電新聞 9月6日,“2024建筑應用創新大獎智能建造應用創新發展論壇”在青島舉辦。本次論壇以發展智能建造、推動建筑業轉型升級為目標,有序推進城市智能建造,由國家建材展貿中心指導、建筑應用創新大獎組委會主辦,中建八局四公司承辦。 作為全國首個綠色城市建設發展試點,近年來青島一直以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為總抓手,積極探索綠色城市建設發展新路徑,深入推動建筑工程施工綠色化、智能化,努力為城鄉綠色低碳轉型提供“青島樣本”。此次亮相大會的青島黃埠嶺片區棚戶區改造項目和國家獸醫公共衛生中心建設項目便以其綠色、智能的建造技術帶來諸多驚喜。 在青島黃埠嶺片區棚戶區改造項目建設現場,一個包裹在樓頂的藍色“箱子”格外引人注目。這個藍色“箱子”,便是由中建八局自主研發的新一代住宅施工機器人系統——“天蟬”住宅施工機器人系統。在這個“箱子”內部,傳統的建筑施工工序被全面集成整合,從而實現了一體化推進施工生產的目的。 據悉,“天蟬”住宅施工機器人系統,可以覆蓋整個施工作業面,并實現自動爬行,在“天蟬”系統內部,不同分工的自動化機器人群被懸掛在空間頂部的精密軌道上運行,工人則在底部輔助作業,通過人機協同,共同完成放線、鋼筋綁扎、支模、澆筑、振搗、養護等各項施工工序,實現流水化作業,待本層施工任務完成,“天蟬”系統僅用1小時即可準確爬升至下一層,實現工序的循環往復,直至整棟樓完成建造,該套系統的成功應用將用工數量縮減50%以上,工期縮短約30%,施工速度最快可達5天1層。 而在國家獸醫公共衛生中心建設項目現場,記者了解到,項目目前正在逐步搭建起一套成熟的綠色施工建造體系,建設過程中,中建八局建設團隊對項目進行了全方位的碳監測,引入“算評控考”降碳管理體系,著力解決碳排放排多少、減哪些、怎么減、誰來減、減多少的系統問題,應用“三綠三低”降碳技術體系,綜合統籌項目建造過程,從直接碳排放、電力、燃氣和建材等方面,規劃系統性的降碳技術方案,以此實現項目降碳目標與成果的量化管理。 截至目前,國家獸醫公共衛生中心建設項目已使用高強鋼筋、尾礦砂增強樹脂復合模板、再生龍骨、再生混凝土、脫模養護一體劑等十余種綠色建材,占整體建材比重30%;應用BIM深化設計、交底,三維全域工地環境控制系統、BIM+RFID物料追溯平臺等8項新型建造技術,實現了降碳不少于3000t的降碳管理目標;此外,項目團隊還在能源管理、廢物處理、環境保護等方面,實行了50余項具體的降碳管理措施,減碳率達5%。 據悉,國家獸醫公共衛生中心建設項目位于青島膠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建筑面積10.55萬平方米,包括動物防疫技術研發用房、獸用生物技術成果轉化用房、國際獸醫交流協作用房、地下工程及其他輔助用房,是集科研、教育、醫療等綜合性房屋建筑工程。 青島黃埠嶺片區棚戶區改造項目位于青島膠州市,規劃建筑面積約20.3萬平方米,主要建設高層住宅及相關配套用房,包含13棟高層和3棟一層配套用房,項目將建成一批高品質保障性住房,對改善村民居住生活環境,提升周邊配套水平及城市品質具有重要意義。 展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