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科技賦能美好生活,跟著央媒探館中國建筑科技展

科技賦能美好生活,跟著央媒探館中國建筑科技展

 二維碼 12

近日,中國建筑科技展首展開展,來自人民日報社、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光明日報社、經濟日報社、中國日報社、科技日報社、中國國際電視臺(CGTN)、人民網、新華網、央視網、央廣網、環球網、中國建設報、國資小新、《國資報告》雜志等媒體機構的20余位記者到場進行參觀報道。




展覽以“科技賦能美好生活,創新引領中國建造”為主題,設置“共建和諧城市”“拓展幸福空間”“助力中國建造”三大主題區。在展覽現場,媒體記者共同觀看了中國建筑科技片,實地參觀了宜居城市、韌性城市、智慧城市、綠色低碳、“好房子”、智能建造、大國建造7大展區,采訪了解數字化、工業化、智能化發展的最新成果、最新技術和最新應用。






步入“共建和諧城市”主題區,展墻上濟南華山片區項目、成都環城綠道、保定韌性城市等城市規劃圖映入眼簾。在幸福城市規劃方案展品處,中國建筑首席大師(城鄉規劃)、中建設計研究院首席總規劃師宋曉龍以北京市門頭溝區南部新城項目為例,向媒體介紹了中國建筑在幸福城市規劃中的生動實踐,他表示,中國建筑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建設宜居宜業、安全韌性、活力智慧、綠色低碳、創新人文的幸福城市,實現共建和諧城市的目標。






圍繞土壤修復,中建八局環保科技公司副總經理、中國建筑生態環境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李忠元介紹:“中建針對城市土壤地下水污染治理問題,研發了一系列土壤環境治理的綜合解決方案,在鄉村土壤環境治理方面,還重點開發了解決農田中重金屬Cd超標問題的修復材料。未來,我們還將進一步加強環境友好型修復材料和低排放、低能耗的新型裝備的研發和應用。”






走進“拓展幸福空間”主題區,中建四局科創大廈、中建濱湖設計總部、中海金融中心等綠色低碳建筑模型,以及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材料、機制砂高延性混凝土材料、碳纖維復合材料等新型建材依次展出。舊改和新建“好房子”樣板間引人駐足,中建五局首席工程師、工程創新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李水生,中海企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設計管理部總經理尤蕊分別向媒體做了詳細介紹。尤蕊表示,中建好房子探索融合前沿科技,在“高性能+好體驗”相關技術的研發與應用上走在行業前列,通過科技賦能,持續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數。






來到室外展區,全球首創“低海拔屋”產品——高海拔增壓建筑產品精彩亮相。中建三局副總工程師、中國建筑先進技術研究院院長王開強表示,這一產品的應用可有效改善急性高原反應及中長期生理損傷,保障高海拔地區的人民生命健康,為工程建設、醫療科考、旅居提供支撐。






參觀過程中,中國建筑鋼結構研究院院長、中建科工創新研究開發院院長李任戈,中建西南院雙碳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袁淵,中海建筑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陶陽也對所負責展品進行了詳細講解。新能源充電樁及換電站、建筑工程北斗衛星定位裝備、能操作千里之外塔吊的遠程駕駛智能集控技術、服務38萬余戶農家的農村污水治理系統解決方案等展覽內容給媒體留下深刻印象,看到“舊房子”變成“好房子”、3個月建出新樓房、高樓大廈會“發電”,記者們感慨“信息量太大”“收獲頗多”“感受到滿滿的科技感”……大家紛紛點贊中國建造背后的科技硬實力。參觀后,科技日報、新華網、央視網、中國建設報等多家媒體發布了首展報道。


除此以外,科技展首展相關內容及短視頻在海外社交媒體平臺發布后,1萬余名海外網友在線點贊或留言評論:“為中國的現代化技術點贊”“真希望這些先進技術能應用到更多地方”“非洲城市真的需要這些綠色低碳環保技術”。


科技日報

圖片
圖片


新華網

圖片
圖片


央視網

圖片
圖片


央廣網

圖片
圖片


環球網

圖片
圖片


中國建設報

圖片
圖片


《國資報告》

圖片
圖片


圖片


展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