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好房子”經驗 ▎廣東:先行先試,為人民建好房

好房子”經驗 ▎廣東:先行先試,為人民建好房

 二維碼 21

圖片

灣璽壹號項目

建設“好房子”不僅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選擇,也是推動房地產業和建筑業轉型升級,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近年來,廣東省持續推動建筑業綠色化、工業化、智能化轉型,致力于建設人民群眾滿意的“好房子”,相關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集智開展“好房子”理論研究
2022年以來,為貫徹落實國家數字經濟和“雙碳”目標,推動“十四五”規劃提出的“宜居、創新、智慧、綠色、人文、韌性”新型城市建設,時任分管省領導部署開展未來城市理論研究與實證工作,并專門予以省級專項經費支持。2022年,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以下簡稱“省廳”)指導省建科院、規劃院和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牽頭對住房建設領域前沿技術和案例開展了分析研究,形成《廣東省未來城市發展白皮書》《未來城市建設技術業務圖譜》及未來城市專項調研、技術信息專報等成果。2023年,為進一步聚焦“四好”研究,省廳通過“揭榜掛帥”的方式,不設門檻,面向全國招募了9家單位和聯合體,陸續開展了“好房子、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的建設總體要求及指引、“好城區”全齡友好無障礙城市環境建設課題、“好小區”“好房子”空間模塊圖譜及建設標準指引、“好小區”建設模式、“好小區”及“好房子”建設標準、智慧住宅關鍵技術及實施路徑、近零碳住宅關鍵技術及實施路徑研究等項目。

圖片

佛山順德·德鄰里項目效果圖
啟動“好房子”相關標準制訂工作
省廳以科技創新計劃為抓手,支持“四好”建設總體要求及指引研究等科技項目立項。加強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建立一批技術創新中心、重點實驗室,華為牽頭組建住房城鄉建設部全屋智能重點實驗室,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牽頭組建住房城鄉建設部智慧低碳建筑工程技術創新中心。
省廳持續開展相關標準研究,組織有關單位結合行業發展趨勢,在參閱相關國家規范、行業標準的基礎上,編制了《廣東省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廣東省綠色住區評價標準》《廣東省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裝配式建筑評價標準》《建筑室內裝配式裝修技術規程》《建筑消防安全評估標準》《建筑混凝土結構耐火設計技術規程》等20余項地方標準,推動《建筑信息模型(BIM)交付標準》《數字家庭建設評價標準》等地方標準立項編制,為建設綠色、低碳、智能、安全的“好房子”提供標準化支撐。

圖片

珠海灣項目
大力推動建筑工業化落實落地
廣東省新型建筑工業化穩步推進,各項任務取得積極進展。截至2023年底,全省累計新建裝配式建筑面積超過3.3億。近3年來,全省新開工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逐年提升,2023年占比達28.94%。裝配式建筑應用場景不斷拓展,積極推廣裝配化裝修、裝配式農房。建立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增城學校項目等23個廣東省裝配化裝修試點項目,在成套技術應用、整體衛生間應用、一體化設計、BIM技術應用及管理、墻體墻面一體化隔墻體系應用、無損拆除與可逆安裝、穿插流水施工等方面開展試點,探索推進裝配化裝修技術的應用,提升內裝修效率和品質。推動裝配式農房建設,印發《廣東省農房建設綠色技術導則》,結合廣府、潮汕、客家三大民系特點編制綠色農房建設圖集,免費提供給農民自建住宅使用。指導開展廣東省裝配式農房設計大賽,結合裝配式建筑技術要求和廣東省歷史文化及地域特色,形成具有嶺南特色的裝配式建筑農房設計圖集,助力推廣新型農房建造方式,為裝配式農房工廠化生產、標準化建設、規模化運用創造條件。推進建筑業綠色化發展,貫徹落實《廣東省綠色建筑條例》,強化綠色建筑專項規劃管控,落實綠色建筑設計、施工和驗收標準,全面發展綠色建筑。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全省城鎮新建民用建筑中綠色建筑占比達92%,星級綠色建筑占新建民用建筑比例約64%。探索嶺南特色超低能耗建筑路徑,立項“近零碳建筑技術標準”,開展超低能耗建筑等試點工作,創建7項超低能耗建筑試點,形成17項超低能耗建筑典型案例,超低能耗建筑面積約118.04萬。城鎮新增節能建筑面積2.16億,推進建筑綠色化發展取得積極進展。
數字家庭建設先行試點
2022年8月,廣州市番禺區、深圳市龍崗區被列為全國首批開展數字家庭建設試點地區。自試點工作開展以來,廣東省堅持省、市、區三級聯動,在政策支持、標準編制、場景打造、示范引領上下功夫、做文章,持續推動數字家庭建設。2023年12月,《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等部門關于印發加快發展數字家庭?提高居住品質若干措施的通知》下發。通過多部門聯手,破除數字家庭發展障礙。目前,廣州市番禺區對區首期人才公寓804套住宅、3個物業小區8?970套住宅等不同類型的試點項目配備差異化智能產品,以滿足群眾不同需求。深圳市龍崗區已應用并完工的全屋智能項目共8個,其中配備全屋智能產品的保障性住房近7?000套。學校、醫院等不同類型應用場景也在持續探索中。近日,住房城鄉建設部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對19個數字家庭建設試點地區開展了中期評估工作,廣州市番禺區、深圳市龍崗區順利通過評估,被評為完成等級試點地區。

圖片

數字家庭樣板間——華為全屋智能
指導打造“好房子”建設樣板
廣東省推進“好房子、好社區”建設中,涌現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廣州花都中旅集團阿那亞項目位于國家4A級大型山水生態景區九龍湖度假區內,秉持“三生之美”的規劃設計理念,以“三大園區、五大公園、十大建筑”為載體,新建61.8萬㎡的文化生活空間,通過整合文旅行業特色IP及優勢藝術資源,建設“好房子”集合體,吸引特定人群聚集,打造“廣州精神文化生活高地”。珠海華發的珠海灣項目創新發明小區無人機快遞配送專利,打造“天空之城”,通過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等前沿技術構建數字底座,支撐提升數字社區服務、數字社區管控、數字家庭控制、數字物管公司四個數字化平臺,全面打造智慧化社區,探索數字智慧社區、智慧無人機服務、社區養老、智能家居、陽光車庫、錯層大露臺等新技術、新設備與住宅的結合應用。佛山順德“德鄰里”保障性住房項目,以“都市綠谷、開放共融、活力社區”為規劃設計理念,通過“廣場+庭院+商業+公共配套”一體化設計,為青年人才構建活力趣味的社交鄰里空間,契合年輕人生活和社交需求,并通過一半租賃、一半配售的方式,解決年輕人的住房問題。

圖片

逕下裝配式農房效果圖
嚴抓建筑質量與安全監管
省廳采取系列措施加強房屋建筑工程質量監管和工程實體質量管控,消除質量問題隱患。一是印發《廣東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質量提升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4—2026年)》。圍繞健全完善工程質量管理制度機制、加強各方主體責任落實、健全工程質量保障支撐體系等重點任務,部署開展住宅工程質量多發問題等專項治理,進一步提升房屋市政工程品質,推動房屋市政工程高質量發展。二是印發《廣東省房屋建筑工程竣工驗收技術資料統一用表(2024版)》。進一步推進全省建筑工程竣工驗收技術資料規范化、標準化,強化房屋建筑工程竣工驗收技術資料管理。三是編制印發《廣東省住宅工程質量常見問題防治操作指南(試行)》。以住宅工程防滲漏、防開裂、防脫落、防尺寸偏差等內容為重點,開展住宅工程質量常見問題治理行動,進一步提升質量常見問題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四是開展房屋市政工程實體質量抽查檢測工作。五是加強綠色建材推廣應用。在廣州、惠州、肇慶等地組織綠色建材產品認證及推廣應用政策宣貫培訓會,在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等政府投資工程項目中優先采用綠色建材,提升城鎮新建建筑中綠色建材應用比例。2023年,廣東省獲得綠色建材產品認證證書為1?629張,占全國總數的17%。
總之,推進“好房子”建設是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舉措。在未來的住房建設中,廣東省將不斷總結經驗,創新發展,針對面臨的問題采取有力措施,提升居民參與度,為人們營造綠色、低碳、智能、安全的居住環境。

原文見《建筑》2024年第10期



圖片

圖片

供 稿: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編 輯:王玉潔


展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