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析實景展區專題之“物聯傳感 守護安全”:城市之盾——智能安全監測系統解析實景展區專題之“物聯傳感 守護安全”:城市之盾——智能安全監測系統 二維碼
12
智能感知與運行監測系統,是通過實時監測城市基礎設施的運行狀態,及時發現并預防潛在的安全問題,為快速響應各類突發事件核城市治理提供強有力技術支持的數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系統。 智能感知與運行監測系統的建設,不僅有助于打造安全的營商環境,提升城市形象,吸引更多的投資和人才,還能幫助城市更好地應對氣候變化和突發情況引發的各類安全事故。通過這一系統,城市管理者能夠更精準地掌握城市基礎設施的實時狀態,實現從被動應對到主動預防的轉變,提高城市運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為了更好地呈現市政基礎設施智能感知與安全監測各個專項領域內的相關內容,新城建展覽展示中心搭建了“物聯感知展區”,收錄了采集分發、智慧管廊、智慧水務、智慧燃氣、智慧橋隧等城市生命線工程建設領域內的專項治理內容。通過立體、直觀的沙盤展示及展品介紹,將復雜的信息轉化為簡潔的視覺體驗,提升信息傳遞的效率和效果,不僅加深了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的結合,還可以幫助來賓對不同方案的實施效果進行直接的觀察和比較。 ![]() 昆山生命線監管服務平臺是江蘇省首個整合電力大數據的城市安全項目,自2021年底啟動,與東南大學合作,覆蓋電力、供水、交通等關鍵領域。平臺通過實時監控、風險預測、預警發布和應急調度,提升了城市基礎設施的安全管理。技術亮點包括數據整合、實時監控和智能化管理。昆山市還利用平臺進行定期巡檢,確保安全。該平臺的建設為省內其他城市提供了寶貴經驗,昆山市計劃到2025年實現全域覆蓋,打造更安全、宜居的城市環境。 昆山生命線監管服務平臺是江蘇省首個將電力大數據納入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的項目,標志著昆山市在城市基礎設施安全管理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該平臺的建立旨在通過數字化手段,實現對城市關鍵基礎設施的實時監控和智能管理,確保城市運行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昆山城市生命線監管服務平臺的建設始于2021年底,被列為全省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的試點城市之一。昆山市選擇了東南大學作為合作伙伴,共同推進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的建設。該平臺整合了電力、供水、排水、燃氣、交通、通信、橋梁等多個專項領域,通過安裝前端感知設備和接入既有設備,實現了對城市基礎設施的全面感知和風險預警。 1.全面感知:平臺能夠實現中心城區的安全信息動態感知,對城市基礎設施的運行狀態進行實時監控。 2.風險預測評估:通過大數據分析技術,平臺可以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預測可能的風險,并進行評估。 3.預警信息定向發布:當監測到潛在風險時,平臺能夠及時發布預警信息,指導相關部門采取預防措施。 4.應急資源統籌調度:在緊急情況下,平臺能夠協助進行應急資源的調度,提高應急響應的效率。 昆山生命線監管服務平臺的技術貢獻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數據整合:平臺整合了多個城市基礎設施的數據,實現了數據的互聯互通。 2.實時監控:通過安裝的傳感器和攝像頭,平臺能夠實時監控城市基礎設施的運行狀態。 3.智能化管理:平臺利用AI技術進行數據分析和風險預測,提高了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昆山市利用該平臺,對城市基礎設施進行定期的巡檢,及時發現并處理潛在的安全隱患。例如,平臺能夠監測到輸電線路保護區域內的施工活動,并及時發出預警,防止可能對電網造成影響的事故發生。 昆山市在城市生命線監管服務平臺的建設中,實現了電力大數據與政務數字平臺的“虛實聯動”,這在省內是首次。這一舉措不僅提升了城市基礎設施的安全管理水平,也為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 昆山市計劃到2025年底前,實現生命線安全工程城市集中建設區全域覆蓋,打造“看得見”的安全感,讓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平臺功能的不斷完善,昆山市的生命線監管服務平臺將能夠更好地服務于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為居民提供一個更加安全、便捷的生活環境。 展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