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應用主題展(廈門篇)——BIM技術引領數字化轉型新篇章城市應用主題展(廈門篇)——BIM技術引領數字化轉型新篇章 二維碼
13
Xiamen Apply theme 在科技創新和數字化升級的大潮中,廈門市緊跟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機遇與技術難題,努力促進業務需求與前沿技術的緊密結合,持續加速智慧城市的發展步伐,并通過此過程激活相關行業的發展潛力,為智慧城市的持續進步注入不竭的創新活力。 在第十三屆“創新杯”建筑信息模型應用大賽中,原構國際設計顧問3個項目分別斬獲商業綜合體類BIM應用一等成果、自主圖形平臺類BIM應用二等成果、居住建筑類BIM應用三等成果。其中,在自主圖形平臺類BIM應用獎項獲獎的“廣聯達華南總部智慧建造基地BIM正向設計”(以下簡稱“華南基地項目”)早已頻繁在業內各類活動中亮相。華南基地項目以“應用國產化技術,打造數字建筑標桿”的定位,參與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開展的“廣州市智能建造試點項目交流”專題宣傳,為宣傳推廣試點項目提供可復制的經驗做法。 ![]() 華南基地項目在第九屆全國BIM學術會議、2023智慧城市與智能建造高端論壇暨中國建筑學會智能建造學術委員會年會、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總工程師工作委員會第三屆總工論壇等行業大會、論壇中被多次曝光,接受行業大咖和業內專家的深度檢驗。 在廣州舉辦的國產BIM全過程應用案例專家論證會上,院士專家、企業家代表對該項目作為國產BIM全過程應用案例的成果價值及行業可借鑒、可推廣性進行了論證,并給予了高度評價。 作為華南基地項目的設計總包單位,原構國際設計顧問在該項目中開展了方案、初步、施工圖全過程一體化的數字設計實踐。 借東風:BIM設計貫穿項目始終 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袁正剛在接受中國建設報專訪時介紹說,華南總部基地的建設目標是要“建成一棟以人為中心、以功能使用為核心的數字建筑”。 如何以人為中心、以功能使用為核心?這個答案就藏匿于原構國際設計顧問的設計理念之中。項目設計方案策劃伊始,原構國際設計顧問在與廣聯達團隊經過充分溝通研討后,就建筑設計理念達成共識:以“城市”“上升”“綠色生態”“智慧共享”為標簽,致力于打造可感知的智慧型標桿建筑。 ![]() 基于全面建設數字城市背景下推行智能建造試點城市的政策引導,參與華南總部基地項目驗證,無疑于預判東風,借勢而為。作為國內首個采用廣聯達自主研發的國產三維設計軟件及協同平臺的單位,原構國際設計顧問想要實現的不僅是全專業協同設計或者是單純的正向設計出圖,而是致力于在全過程BIM應用中實現一體化、數字化的設計價值,保證各參建方聯動的設計管理、設計算量、設計施工一體化協同,并為行業提供一個在全過程數字化應用方面適配的解法,打造數字建筑產業新高地。 瞄靶心:實現三個一體化目標 數維設計及其協同平臺在項目中不僅發揮設計協調的作用,并且為項目提供BIM技術支持和數據支撐,對項目全流程、全方位、全專業進行整體設計,提升項目設計質量及效率,對于國產化軟件落地及市場化應用推廣具有積極意義。其中,一體化設計管理實現設計—算量—施工的數據貫通,是該項目的設計亮點之一。 設計管理一體化 借助“云+端”設計管理體系,內置BIM協同體系、問題追蹤體系、圖模一致性檢查、項目看板(工時、構件分布查詢)、成果交付及歸檔等功能模塊,實現業主、設計、施工多方聯動以及設計管理可視化,使過程數據可追溯,資源可復用。 設計算量一體化 從成本視角推導設計,在設計源頭把控成本,并實現了模型數據無損傳遞,一鍵招投標算量。 設計施工一體化 設計模型維護至落地,工作流程相應重塑,模型直接出圖指導施工,實現“一模多用”“一模到底”應用目標。 《三個一體化助推打造智慧建筑標桿》 澎湃新聞 城市應用主題展(廈門篇) 成果案例目錄 廈門海滄滄江路快速通道工程BIM正向設計與應用 業務現狀 項目位于海滄自貿港區,西起現狀滄江路(廈漳交界處),東接海景路(與規劃港鐵聯運鐵路支線下穿通道銜接)全長約4.96km,是港區重要的東西向集疏運干道。 產品/系統都解決了哪些業務痛點?①參數化設計:將設計過程中的各種變量轉化為可調整的參數,通過參數化設計建立三維模型,并基于模型進行仿真分析、優化設計,提高了設計效率和質量,降低設計成本,增強設計靈活性。 ②裝配式道路:完善的道路、橋隧、交通、景觀等多專業的構件庫,為參數化設計奠定了基礎,實現了項目建模的效率及精度。 ③構件支撐:內置豐富的參數化構件,并自帶構件編輯器,可基于已有構件二次編輯進行各類復雜構件創建。 ④施工圖正向出圖:通過正向設計生成模型成果,基于模型輸出施工圖,實現圖紙模型一體交付。 ⑤方案展示:基于數維道路自帶渲染平臺,模型無縫傳遞,智能聯動,快速完成高質量渲染,輸出視頻及效果圖。 目前產品/系統的推廣情況如何? 方案已經在18個省市、74家設計單位、92個生產性項目中得到全面應用驗證,方案能夠滿足復雜路橋隧多專業一體的工程從方案到施工圖的設計。同時在全國進行設計師推廣,滲透率達到1.35%;完成66家客戶的合同簽訂,初步完成了規模化市場推廣;初步具備替代國外同類產品的能力,有效打破國外技術和價格限制;同時制定了免費課程體系,為高校教學和設計師教學提供參考。 采用了哪些具體的運營模式協助業務落地?標桿建設+規模化推廣。方案實現了“道路+橋梁+隧道+交通設施+景觀+附屬設施”100%的功能覆蓋,解決了道路、橋梁、隧道所專業綜合設計需要多個軟件綜合協作才能完成設計的局面,達到了一個軟件即可完成路橋隧綜合方案和施工圖設計的目標,能夠有效支撐公路和城市道路設計;同時與造價、施工等下游軟件系統適配,形成設計、施工、造價的一體化應用。 欲了解更多項目詳情,請蒞臨展覽中心參訪,或在微信后臺留言:項目名稱+咨詢對接人+聯系方式,以便為您提供更為細致的成果案例資訊。 展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