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四川:2025年聚焦“城市更新”與“新城建”

四川:2025年聚焦“城市更新”與“新城建”

 二維碼 19
2025年四川將聚焦城市更新和新城建,“以城市更新和新城建為牽引”,這兩項工作已經成為今年四川住建工作14項重點任務的“關鍵詞”,這是1月9日于成都召開的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透出的信息。

剛剛過去的2024年四川省城市更新取得了明顯進展:在18個設區城市開展城市體檢,走在全國前列;啟動城中村改造6.5萬戶、城市危舊房改造1.31萬套;全省城市建成區海綿城市面積占比超40%;改造老化燃氣管道1.26萬公里、供排水管道5998公里;建成城市建筑垃圾處理設施280個,實施“口袋公園”項目378個,建成綠道1225公里……

圖片

攀枝花市東區渡口記憶街區

更新改造-原攀鋼設計院改造咖啡館

今年四川如何推進城市更新?

一是從頂層設計出發。四川省2025年將大力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包括出臺四川省城市更新實施意見,編制城市更新專項規劃,建立可持續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法規體系。

二是一體化推進城市體檢。拓展城市體檢廣度深度,將建立健全“體檢發現問題、更新解決問題、評估實施效果、推動鞏固提升”閉環工作機制。

三是加強城市更新項目謀劃包裝,形成“實施一批、立項一批、儲備一批、謀劃一批”項目機制。截至目前,綿陽市已謀劃134個城市更新項目,較去年增長12%。

四是加力實施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預計改造城中村10萬戶、新開工安置住房14萬套,改造城市危舊房3.3萬套。大力推動城市地下管網更新改造,改造供排水等老化管道6000公里以上。

同時,在系統推進“四好”建設方面,今年的目標是:新開工改造老舊小區4000個以上,既有住宅增設電梯5000部,更新改造老舊住宅電梯1300部,新建口袋公園100個、城市綠道500公里以上……

在大力推進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方面,四川也有部署。將制定四川省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規劃,加快編制名城名鎮名村、歷史文化街區和傳統村落專項規劃。

圖片

攀枝花市東區桃源街片區

城市更新-棚改騰空土地盤活利用


如何打造韌性城市探索“新城建”四川模式

2024年,四川制定了“數字住建”實施行動計劃,多地城市信息模型(CIM)平臺建設得到積極推進。其中,城市信息模型(CIM)是一個集成了地理信息系統(GIS)、建筑信息模型(BIM)和物聯網(IoT)技術的綜合性平臺,通過整合城市的基礎地理數據、建筑數據和物聯感知數據,實現支持靜態視點、動態導覽、時空演變等方式瀏覽場景等功能,構建起一個強大的信息系統,有力推動了智慧城市建設。

以此為抓手,今年要加快城市信息模型(CIM)建設,推進省市“運管服”平臺聯網運行,并依托這一平臺搭建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監管系統。此外,四川還將開展“新城建”省級示范,系統推進智能化建設改造、智慧住區、房屋建筑智慧化管理、數字家庭等任務。

成都是全國首批智能建造試點城市之一,去年構建起建筑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平臺,提高了項目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今年將進一步搭建供需對接、技術交流產品展示平臺,定期發布項目、需求以及供給清單,增強智能建造能力,加大示范力度,并形成可復制和推廣的經驗。

今年,四川以城市更新和“新城建”為牽引,以“四好建設”為抓手,更加注重擴大內需,更加注重產業支撐,更加注重深化改革,更加注重改善民生,更加注重防化風險,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加快推動建筑業轉型升級。

供 稿: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編 輯:張 依



展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