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特色案例及方案專題:四川羅江智慧社區            運維辦        新城建展覽展示中心     2025年04月07日 11:02 北京

特色案例及方案專題:四川羅江智慧社區            運維辦        新城建展覽展示中心     2025年04月07日 11:02 北京

 二維碼 14
項目簡介


01

業主及實施單位

四川省德陽市羅江區行政審批局(德陽市羅江區大數據管理局)/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四川有限公司、中移物聯網有限公司

02

項目覆蓋區域特征


針對地區層級、覆蓋面積、人口等;為進一步推進基層治理能力現代化、創新社區管理與服務、提升居民生活滿意度和幸福感,四川省德陽市羅江區積極推進基于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的智慧社區建設,圍繞6個社區已安裝前端感知源設備、物聯網設備和視頻監控設備共計4500余臺,主要聚焦社區治安圈層防控、商圈夜間安全管理、小區自治便捷服務、老年群體的關懷關愛等場景,覆蓋人口近10萬人。
03

實施時間

2023年7月至今
04

項目周期
一期、二期項目已完成建設


更新內容介紹
羅江智慧社區

Luojiang Smart Community





Case background


案例實施背景

為進一步深化社區智慧治理,德陽市羅江區按照“3+4”工作原則(即“社區前端感知源建設、AI數據融匯打通、技防賦能社區治理調度”3個階段,“社區治理、商圈服務、居民共治、老年關心”4個層面),在黎明社區、奎星閣社區等打造老舊小區智慧治理試點。充分運用AI、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能力挖掘數據要素價值,輔以智能分析決策功能,賦能基層治理場景的數智化升級,起到點帶面示范效應。

項目待建社區以老舊小區、自建安置房居多,缺乏安防邊界物理條件,在老街區、自建房、三無小區存在安防盲區,缺乏高效的技防手段。因此,羅江區重點著力于社區治安圈層防控圈建設,立足于天網平臺的延伸,補強感知源,增加安防盲區“慧眼”設備,并在三無小區區域補強監控盲區前端感知源,實現監控全覆蓋。讓社區治安防范實現從人防到技防的轉變,有效減輕了網格員、社區民警巡查工作壓力。其次,還在充分考慮社區管理工作性質的基礎上,通過前端感知源AI賦能,進行數據比對,及時掌握社區人員、車輛出入記錄,有效提升社區圈層防控能力。

針對黎明社區城南市場等類似夜市聚集地存在消防短板,人流密集導致突發事件管理難。結合商圈特點,羅江區在城南市場夜市一條街等人員密集場所,覆蓋人員聚集監測、消防起火監測以及燃氣泄露監測等設備,通過社區AI事件中心系統自動觸發告警信息,推送給社區對應網格員。同時通過前端感知源及時了解現場情況,并通知相關部門對事件進行應急處置,進一步保障社區商圈夜間安全。

三無社區居住環境和居住安全難以保障,項目立足提升社區衛生環境、居民生活滿意度,減輕社區網格員巡查工作壓力。羅江區在自治服務方面,設置多種事件告警(垃圾桶未蓋、溢出的事件告警,消防通道占用、高空拋物的事件告警,轄區居民摔倒事件告警等),事件告警通過短信推送到網格員手機,通過平臺進行辨別處理,一方面提升了社區網格員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為小區居民提供更加安全、舒適、愉悅的生活環境。

隨著人口老齡化,留守、孤寡老人日益增加,老年人的關懷關心工作成為社區工作的重點難點。羅江智慧社區配置了老人體征檢測、健康腕表、煙氣感、一鍵報警器等智能化設備,硬件+軟件守護社區“銀發群體”居家養老安全。




方案介紹




根據九部委印發《關于深入推進智慧社區建設的意見》和德陽市羅江區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德陽市羅江區“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2021-2025)》的總體要求,對重點、難點城鄉結合部老舊街區開展專項治理行動,完善羅江區智慧社區平臺能力提升建設,完成對相關社區的智能化管理基礎設施建設,實現基層治理、養老服務、政務服務等多場景智慧社區應用建設,補齊基層治理數字化短板。項目整體建設方案如下:




圖片




圍繞社區智能化基礎設施提升,重點著力于社區治安圈層防控圈建設,提升社區商圈技防水平,改善居民“生活圈”環境質量包括高空拋物、電瓶車阻梯、火災等事件實時監測等。強化老年關懷,針對“一老”問題,提供社區居家養老安全監測,為留守老人、孤寡老人配置了老人體征檢測、健康腕表、煙氣感、一鍵報警器等智能化設備,促進智慧科技和養老融合發展。

建立社區治理平臺,圍繞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搭建共建共享的基層數據庫,完善養老和特殊人群管理、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和社區應急事件響應等場景,做好數據資源整合。打造智能調度中心,持續豐富前端感知源,實施運營充分發揮平臺效應,讓基層減負群眾滿意。




Service Content


服務內容



01


社區圈層防控基礎設施建設




圖片



根據社區圈層管理需求,建立人臉、車輛識別視頻監控點位,小區AI分析視頻監控點位(如:消防通道占用、人員聚集、高空拋物、電瓶車入梯監測、火災監測、占道經營、打架斗毆、機動車違停、垃圾桶滿溢、垃圾桶未蓋蓋等),街道管理視頻監控點位,河道管理視頻監控點位,實現對規劃社區的各個重點關注區域全方位視頻覆蓋。并在后期根據公安要求實現所有視頻接入公安治理體系,實現視頻數據資源的共享。

02


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
圖片




圖片

根據社區養老服務需求,主要對社區獨居等重點關注老人居住環境進行實時監測,監測設施主要包含:煙霧監測;燃氣泄漏監測;緊急事件一鍵報警;人體探針監測,提供老人活動監測;老人手環,身體基本信息監測。并支持監測數據實時推送至社區管理平臺,實現社區對重點關注老人的遠程管理。

03


社區政務服務設施建設






項目建設政務一體化服務終端,讓群眾在小區就可實現基礎政務事項的查詢、辦理;打造社區智慧調度中心,同時建設指揮調度大屏來呈現社區管理實時監測情況,為社區管理人員提供輔助決策能力,實現社區問題及時發現及時處理,提升社區基層治理的效率和能力。

04


社區治理平臺建設

平臺統一整合社區多元信息,建立時間響應閉環機制,提供數據駕駛艙和GIS地圖,實現建筑、事件、人員可視化呈現,一屏感知社區態勢,為社區管理提供智能分析、輔助決策。




圖片



指揮調度中心支持對黨建、網格化、服務、事件等內容進行多維度分析,支持大屏標題名稱、背景、模板可配置。對相關信息進行數據整合分析和展示,可快速向用戶傳遞信息,讓用戶一目了然,有利于網格管理,方便進行工作監督和掌控,及時了解具體的工作進展的現狀,助力工作有效地開展。


依托政府劃分統一網格,以轄區內“人、地、物、情、事、組織”6個維度建立動態的、鮮活資源數據庫,通過動態數據為基層治理賦能。實現一次采集、多次多方利用,減少網格員工作量,提高治理數據采集工作效率。

社區黨建中心將“資訊”、“黨務”、“學習”等內容進行整合,實現組織管理、黨員管理、黨建宣傳、學習教育等功能的一體化、平臺化,全面提升黨建管理水平。組織黨員、干部下沉參與基層治理、有效服務群眾。

事件中心實現轄內糾紛事件、社區居家養老、消防設備及事件統一監管,如:煙感、氣感、一鍵報警器、人體傳感器、門窗告警、人體監測等設備產生的告警事件,AI智能預警事件,如:消防通道占用、客流統計、打架斗毆、垃圾桶滿溢、非機動車違停、火焰檢測、垃圾桶未蓋檢測、人員聚集、高空拋物、電瓶車阻梯等。從實時監測到報警處理形成全閉環管理,對事件進行及時處理,大大減輕社區管理人員的工作負擔,助力加強社區治安防控體系建設。


Business innovation


業務創新



01


創新社會化治理模式

項目率先引入社會化治理模式,充分發揮社區社會力量的作用,形成一個共同參與、共建共享的社會治理體系,共同治理社區事務,形成一種多元共治的新格局。

02


創新數據驅動決策

運用大數據分析和信息化手段,建立社區治理集約化平臺,實現數據匯聚、共享,社區治理的信息透明和指標化管理。通過數據分析,可以及時發現社區問題、預警社區風險,為決策提供科學依據,推動治理工作的精細化和智能化發展。

03


創新社區自治和社會服務融合

加強社區自治和社會服務的融合。在社區管理中,倡導居民自治參與,鼓勵居民自主選聘社區服務人員,實現社區事務民主化、市場化和社會化的有機結合,提升社區治理的針對性和靈活性。

04


推進智慧社區建設

推動信息技術與社區治理的深度融合。引入智能化設備和平臺,實現社區安全監控、環境監測、養老監測、政務服務等多方面的智能管理,提高社區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



展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