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嗣斌:“可持續城市更新”成為解析老舊街區改造的示范密碼范嗣斌:“可持續城市更新”成為解析老舊街區改造的示范密碼 二維碼
3
四川省成都市玉林東路 特色街區改造項目 ![]() ![]() ![]() 玉林東路特色街區是成都市老城區內高端要素集聚、國際交流頻繁、城市功能完善的特色片區之一,沿線共153家商鋪,總營業面積9000余平方米,曾面臨交通擁堵、基礎設施老化、人居環境較差、年輕人大量流失、商業逐漸衰敗、街區活力減弱等問題。2021年起,武侯區以“煙火玉林·優雅成都”為目標,堅持“黨建引領、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居民參與”的思路,從空間、內涵、功能、機制著手,實施“惠民、幸福、動力、顏值”四大工程,統籌推進“由街區打造帶動社區治理、片區發展”的城市更新模式,煥新沿線商鋪產業,促進歷史文化遺存、煙火市井生活、時尚潮流街區交相融合,打造公園社區幸福生活新場景,創造“回歸老城、更新老城、活化老城”的成功典范。 點擊圖片 玉林東路改造前后街景對比 ![]() 江蘇省無錫市藍系列園區 更新項目 ![]() ![]() ![]() 藍系列項目原址為無錫市輕工冶煉廠、針織廠、五金廠等誕生于上世紀不同年代的工業遺存,以及部分廢棄的供銷社、蠶種場等老舊單體建筑和民居。2019年起,引導社會企業參與投資、改造、運營,采取片區統籌的更新方式,對存量資源進行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實施,注重差異化、互補型、聯動式的功能布置和業態選擇,打造綜合型產業園、數字文化產業聚集區、生活休閑文化商業街等不同功能板塊,先后衍生藍系列標志性項目,“退二進三”實現企業孵化和業態增值,變“存量空間”為“增量價值”。 ![]() ![]() 藍系列文化創業園實景 ![]() 貴州省貴陽市太平路街區 改造提升項目 ![]() ![]() ![]() 太平路街區位于貴陽市老城核心區,涉及居民628戶,曾面臨設施老化、環境欠佳、交通擁堵、建筑陳舊、業態單一等多重挑戰,已被遮蓋多年的貫城河于2019年被國家列為黑臭水體,曾經的“一品泉”消失,成為城市文化缺憾。為增強城市文化認同感、改善居民生活環境、提升城市形象、促進經濟發展、激活片區閑置資產商業價值,2023年啟動了太平路街區改造提升工程,采取“EPC+F+O”模式(F為融資,O為運營),充分利用老墻、老街、老巷等蘊含云巖文化的獨特資源,打造專屬旅游體驗,以河為帶,串聯周邊歷史文化遺跡、商業街區,整體塑造貴陽特色城市文化空間。 ![]() 太平路街區改造后實景 點擊圖片 改造前后鳥瞰對比 ![]() 山東省威海市火炬八街 更新改造項目 ![]() ![]() ![]() 火炬八街原本是威海市一條普通的城市支路,沿街38棟建筑,建于20世紀90年代,周邊環境雜亂、臨街私搭亂建、建筑外立面陳舊、配套設施不足、商業業態匱乏,嚴重影響區域風貌。2022年,威海市以開展省級城市體檢和城市更新“雙試點”為契機,選取火炬八街更新項目先行先試,依托周邊山、海、島、礁、林等獨特的自然景觀條件,在保持原有特色和魅力的基礎上,通過生態環境改造、景觀設施提升、休閑空間打造、服務設施完善、管網配套以及智慧旅游建設等措施,整體提升街區品質。改造后的火炬八街風貌煥新、業態升級、人流量持續上漲,帶動周邊景區走紅網絡,助推旅游“井噴式”增長。 ![]() 火炬八街更新后實景 ![]() 引進新業態 ![]() 江蘇省蘇州市十全街片區 綜合更新提升項目 ![]() ![]() ![]() 十全街是保持“兩街夾一河”形制的特色古街,兩公里沿線蘇州園林、百年名校、外事賓館、新潮商鋪、傳統民居眾多,具有綜合多元、開放包容和自我生長的特征,近年來,出現步行空間狹窄、公共空間缺乏、水街特色不顯、部分資產低效閑置、古城街道活力不足等問題。2024年起,面對蘇州提振經濟、激發活力的現實需要,十全街以共生式可持續城市更新為理念,通過步行改善、文化賦能的空間改造,踐行共同締造、長效治理的工作路徑,打造以人為本的古城保護更新街區。改造后的十全街煥然一新,行人絡繹不絕,經濟活力提升,文化影響增強,已成為蘇州CityWalk熱門目的地和網紅打卡地。 ![]() 十全街更新后實景 ![]() 閑置物業自主更新后的“樂村” ![]() 展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