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15萬公里地下管線改造,為智慧城市筑牢根基!

15萬公里地下管線改造,為智慧城市筑牢根基!

 二維碼 3

根據最新的政策信息,2025年我國將再建設改造地下管線15萬公里以上,這一舉措旨在守護好城市的“里子”和“良心”,進一步提升城市的安全性和韌性。



圖片

2025年3月9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舉行的民生主題記者會上,住房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城市更新是城鎮化發展的必然過程。實施城市更新,是黨中央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部署。抓好這項工作,目的就是要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讓城市更宜居、更韌性、更智慧,讓人民群眾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一、城市更新的顯著成效


倪虹首先介紹從2019年中央部署實施城市更新以來取得的成績:


老舊小區改造:全國已累計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近28萬個,惠及1.2億群眾。


設施提升:加裝電梯超過13萬部,增設停車位380萬個,增設養老托育設施近8萬個,增加充電樁105萬個,新增文化休閑、體育健身場所3100萬平方米。


基礎設施改善:更新改造地下管網50萬公里;打造口袋公園4萬多個,建設城市綠道12萬公里。


這些數據充分展示了我國在提升城市宜居性和居民生活質量方面的努力和成果。


二、城市未來的重點更新方向


針對未來的城市更新工作,倪虹部長提出將重點實施三類項目:


第1類:是民生類的項目


老舊小區改造:2000年以前建成的城市老舊小區都要納入改造范圍,因地制宜實施改造。也鼓勵地方探索居民自主更新改造老舊住宅。


城中村改造:范圍已經擴大到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要在去年新增100萬套的基礎上,繼續擴大改造規模。


完整社區建設:重點是聚焦"一老一小",完善無障礙適老化配套設施,增補托育服務設施、兒童活動場地。


第2類:發展項目


老工業區更新改造老工業區、舊廠房,植入科技研發、文化創意、人工智能等新業態、新功能,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筑巢引鳳,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老舊街區創新改造:改造一批老舊街區,打造精品街道、城市客廳,建設活力街區,為青年人提供更多創新創業空間,為市民創造更多消費場景。


歷史文化街區修繕保護:修繕一批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建筑,推動活化利用,讓城市文化遺產融入經濟社會發展,融入城市生產生活。


第3類:安全類的項目


再建設改造地下管線15萬公里以上,守護好城市的“里子”和“良心”。


推進調蓄設施、排水管網、排澇泵站等工程項目,聚焦消除城市的嚴重易澇積水點,再完成1000個排水防澇重點項目建設。


發展數字化、智能化基礎設施,重點推進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努力實現地級及以上城市燃氣、供水、排水等生命線工程安全監測全覆蓋,有效提升城市安全運行保障能力和韌性。


三、改造計劃和進展情況


1. 貴陽貴安

2025年,貴陽貴安計劃實施城鎮地下管網建設改造838公里,涵蓋燃氣管道網462公里、供水管網120.7公里、排水管網176.5公里和污水管網79.6公里。此次改造將通過雨污分流、管網擴容等方式,提升城市排水效率與應急響應能力。


2. 北京

北京市計劃在2025年新建和改造100公里供水管網,完成50處城鄉供水提升工程,并換裝40萬只智能水表。此外,還將繼續推進老舊小區的管網改造。


3. 重慶

重慶市計劃在2025年新建改造各類管線2500公里,包括排水管道、燃氣管道等。同時,重慶還將啟動城市管線體檢和更新改造項目,預計到2027年底完成1.1萬公里的管線更新。


4.上海

上海市計劃在2025年完成130公里架空線入地和桿箱整治,進一步優化城市空間環境,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


全國絕大部分各省、區、市都已明確提出地下管網和綜合管廊建設改造任務目標。此外,黑龍江、遼寧、山東、河南、內蒙古、云南、貴州等多地也都提出了具體的改造目標。


2025年地下管線改造工程將覆蓋全國多個城市和地區,重點解決燃氣、供水、排水等管網的老化問題,提升城市基礎設施的韌性與安全性。這些改造項目不僅將改善居民的生活質量,還將為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展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