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模塊化集成建筑技術交流及現場會在深召開

模塊化集成建筑技術交流及現場會在深召開

 二維碼 15

5月16日,由中國土木工程學會主辦的“工業化智造 ‘碳’索未來——模塊化集成建筑技術交流及現場會”在深圳召開。會議旨在搭建專業交流平臺,促進模塊化集成建筑技術的前沿理念與創新實踐的深度碰撞,并邀請行業專家、知名學者為“好房子”建設建言獻策。


圖片△模塊化集成建筑技術交流及現場會

交流探討模塊化集成建筑新未來

全國政協常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理事長易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標準定額司二級巡視員陳新,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劉耿輝,深圳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一級巡視員產耀東,深圳市安居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趙宏偉,中海集團總經理、中國建筑國際集團董事局主席兼執行董事張海鵬出席開幕式并致辭。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尚春明主持開幕式。

易軍在致辭中表示,當前,我國正處于高質量發展與“雙碳”目標深度融合的關鍵時期,近期出臺的一系列政策,彰顯了國家建筑業工業化、產業化、綠色化的戰略方向,也為模塊化集成建筑的發展開辟了廣闊空間。深圳市安居集團、中國建筑國際在模塊化集成建筑領域的探索始終走在全國前列,成為了行業創新的典范。深圳安居景馨苑、海龍模塊化“好房子”體驗店等實踐印證了模塊化集成建筑在效率、質量、環保等方面的優勢,顯著提升了社會對其的認知程度與接納程度。易軍指出,在“雙碳”目標與城市更新的雙重命題下,模塊化集成建筑既是“破題之鑰”,更是未來所向。

圖片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理事長易軍致辭

圖片△與會嘉賓致辭

會議指出,當前建筑業正處于轉型發展的關鍵階段,模塊化集成建筑作為推動新型建筑工業化的核心載體,要以技術創新為驅動,深度融合綠色低碳發展理念,重點推進強化技術創新、完善標準體系、深化產業協同、激活市場需求四項核心任務。通過凝聚各界共識,共同擘畫“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建筑發展新藍圖,為建筑業轉型升級注入強勁動能。

會上,哈工大(深圳)-中國建筑國際模塊化集成建筑協同研發中心首席科學家、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歐進萍,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國五礦集團首席技術專家、國家鋼結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總工程師侯兆新,中國電子工程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日本工程院院士馮德民,同濟大學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薛偉辰,香港大學土木工程系系主任、模塊組合建造實驗室主任潘巍,深圳市安居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東寧,中建海龍科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王瓊分別圍繞模塊化集成建筑的應用與發展作主題報告。

圖片

歐進萍

哈工大(深圳)-中國建筑國際模塊化集成建筑協同研發中心首席科學家,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

《模塊化集成抗震減振高層建筑》


圖片

侯兆新

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國五礦集團首席技術專家,國家鋼結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總工程師

《模塊建筑及其智能建造》


圖片

薛偉辰

同濟大學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建筑與基礎設施領域新型預制混凝土結構體系研發、應用與標準編制》


圖片

潘   巍

香港大學土木工程系系主任、模塊組合建造實驗室主任

《MiC的發展和前景》


圖片

馮德民

中國電子工程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日本工程院院士

《中國、日本裝配式模塊化建筑工程實踐》



圖片

李東寧

深圳市安居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以建設單位視角解析模塊化推廣意義》



圖片

王   瓊

中建海龍科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

《模塊化體系介紹及項目案例分享》



觀摩模塊化建筑項目及海龍好房子體驗店

16日下午,與會人員還觀摩了國內首個在高密度城區建設的混凝土模塊化高層建筑——深圳安居景馨苑項目。安居景馨苑項目是深圳市安居集團聯合中海建筑有限公司、中建海龍科技有限公司連續打造的第二個模塊化建筑標桿項目。此前還聯合打造了安居模塊化建筑1.0產品——華章新筑。

AK__0539-opq3644952146.jpg

△深圳安居景馨苑項目觀摩

華章新筑是全國首個混凝土模塊化高層建筑,于2022年6月28日開工建設,2023年6月27日竣工交付。項目采用“標準化+工業化+數字化+智慧化+綠色化”解決方案,將5棟近百米建筑拆分為6028個獨立模塊單元。相較傳統建筑方式,項目竣工交付工期由2.5到3年減至1年、工業標準化程度提高80%、固廢排放減少50%、現場用工量減少50%,實現了“像造汽車一樣造房子”,成為全國新型建筑工業化與智能建造有機融合的樣板項目,創造了“三個全國第一”,并推動形成一系列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行業標準。

WechatIMG381.jpg

△深圳華章新筑

深圳安居景馨苑項目則是實現了安居高層混凝土模塊化從1.0向2.0的邁進。該項目位于深圳市福田區,是國內首個在高密度城區建造的混凝土模塊化高層建筑,也是“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模塊集成建筑建造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示范工程,自2024年8月15日首件模塊吊裝到30層、696套房精裝封頂僅用148天。項目總建筑面積4.45萬平方米,地下2層、地上30層,高度接近百米,共計采用800個標準化模塊,提供696套高品質保障性租賃住房。

圖片

△深圳安居景馨苑

項目運用海龍最新升級的C-MiC混凝土模塊化集成建筑2.0技術,與上一代相比,既節材減碳,又實現了降本增效,模塊化集成建造方式的綜合效益得到進一步提升。此外,項目采用了小戶型競賽設計成果,通過數字化設計大幅提升模塊集成度,并引入“微管廊”概念減少空間占用和提升后期維護便捷度,升級智能吊架等舉措,用好標準、好設計、好建造,助力深圳市加快將保障性住房建成“好房子”。

深圳市安居集團副總經理李東寧指出,模塊化建筑通過數字化設計,工廠化生產,現場的吊裝安裝等一系列的措施,大幅減少了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噪音和粉塵,同時節約了項目工期。這為在高密度城區建設保障房提供可復制和可持續的“深圳經驗”,工期優勢可以更好地轉化為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易軍在觀摩時表示,模塊化集成建筑的推廣和應用不僅需要好的設計和產品,還需要以深圳市安居集團為代表的業主單位引領,建議政府出臺行業相關引導政策,如對模塊化集成建筑獎勵容積率等激勵措施,充分發揮模塊化集成建筑在提升住宅品質、促進建筑業轉型升級中的示范引領作用。同時,易軍提出可建立跨項目采購的合作機制,規模化降本增效,讓產品供應方把精力更聚焦在產品研發上,業主方聚焦在推廣應用上。新供給模式有利于模塊化規模化量產,產品持續研發迭代,推進有序競爭,攜手推動技術創新與模式變革,讓更多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拔節生長,實現建筑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圖片

△海龍“好房子”體驗店

在調研活動中,與會代表實地考察了海龍模塊化“好房子”體驗店,深入了解了住房建設領域的最新科技創新成果。各方圍繞模塊化集成建筑在提升住房品質、推動建筑業轉型升級等方面展開了深入交流。未來,中建海龍將充分借鑒汽車產業先進經驗,持續完善模塊化“好房子”產品體系和服務標準,為人民群眾建造更多“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以實際行動落實“住有所居、住有優居”的發展要求。


展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