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湖南郴州市:“云上城管”助力精治、共治、法治

湖南郴州市:“云上城管”助力精治、共治、法治

 二維碼 1

近年來,湖南省郴州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深學、細悟、篤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定不移地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在“數字政府”改革指引下,以“科技賦能執法、數據驅動治理”為主線,精心打造集“指尖上”學習陣地、“網格化”勤務管理和“一站式”執法辦案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執法平臺。平臺匯集城市管理領域109部法律法規,涵蓋15個執法門類、56個執法事項,規范2363條處罰條款和835個典型違法行為,完善99個文書模板和20個指導性案例,形成“云上城管”體系,使城管執法更加規范、精細、高效,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郴州貢獻“城管力量”。

圖片

執法類培訓考試界面




“云上”強兵,隊伍建設實現“三大長效”

圖片

城管執法人員開展列隊訓練



聚焦常態長效,夯實信息化根基,推動執法隊伍能力水平提升。

一是“指尖上”常態學習。打造云端知識中樞,聚焦執法實務需求,整理了131套標準化學習資料,錄入執法類考試題目3440道,將分散的法律條文轉化為結構化知識庫,系統構建線上知識矩陣,建立了學習法律條文的精準路徑。創新閉環培養模式,建立“學—練—考—用”全周期培養機制,通過每周專題練習、每月模考測評保持學習熱情,年度練習量突破29萬次;常態化開展“技能比武崗位練兵”行動,系統開展法律知識競賽、現場模擬執法、制作執法文書等9項實戰競賽,開展情景執法比武匯演活動,推動干部職工經常性“登臺亮相”,全方位“強筋健骨”,全力提升精細化管理能力。2024年開展26輪全局系統性業務考核,累計考試、考核6213人次,表彰表現優秀隊員90余人次,實現執法隊伍從“單一型”向“全能型”的轉型升級。

二是“全過程”常態紀實。搭建智慧監管中樞,將城管隊員巡查軌跡、執法現場視頻實時傳輸到綜合執法平臺存儲;一旦出現突發事件,指揮中心能實時與一線隊員雙向互動,實現“執法現場-指揮中心”雙通道可視化監管,構建全流程留痕、全要素管控、全方位監督的監管體系。推行閉環管理模式,建立“計劃—執行—考核”三階管理機制,每月通過系統生成工單化專項整治計劃,下發至大隊,各大隊運用18類39個標準化檢查模板派任務至每名隊員,確保責任落實到具體人,實行“支隊—大隊—中隊—網格”四級穿透式管理。設置巡查覆蓋率、案件辦結率、任務執行率等核心指標,實現日常工作的量化考核,營造大抓業務的干事熱潮。

三是“信息化”常態調度。構建數智響應中樞,整合領導交辦、日常勤務指令、督查交辦、自查上報等信息,平臺24小時全天候高效分撥、急速派遣,加快了信息傳遞速度,實現對各類問題第一時間發現、交辦、處置、反饋,激活城市治理末梢神經。2024年發布市級專項整治計劃63個、片區日常管理計劃2135 個,執行專項任務20.85萬個、教育勸導36.21萬起、勤務檢查56.44萬條,用一次次精細、精準、精確的調度,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實現智能化,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

圖片

業務能力測試考場




“云上”服務,精細管理實現“三大提升”

圖片

郴州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平臺



以“智能之手”“繡花之功”提升精細化管理,努力創造宜業、宜居、宜樂、宜游的良好城市人居環境。

一是提升網格管理精度。以GIS地圖服務數據為支撐,按管理層級、管轄片區將市城區122平方公里細化為106個巡檢治理網格,每個網格配備移動執法終端,配置一名網格長及數名城管隊員。根據網格實際情況,分別制定日常或專項網格巡檢任務,設置區域內必巡點位,推行城管隊員、治理區域、計劃任務和檢查臺賬全覆蓋信息化管理,變“漫步巡查”為“精準制導”。通過“沙盤推演”,實行執法力量和巡檢區域可視化管理,全面提升市容“十亂”治理、屋頂鐵棚治理、禁燃禁放等專項整治行動處置效率,推動城市人居環境由“凈”向“美”轉變。

二是提升問題處置速度。依托“城市大腦”云端平臺、公安天網系統,圍繞城市市容秩序薄弱環節,對城市主城區、廣場、公園、農貿市場等141個監控點實現全覆蓋監控,精準識別建筑垃圾、臨時圍擋、違規廣告、占道經營等15類問題,發現問題后立即調度周邊執法人員進行處置,推動執法模式從“人防”向“技防”升級。借助無人機等手段加強鐵路沿線安全巡查,處理安全隱患800余處,確保了“京廣大動脈”鐵路沿線安全暢通。

三是提升民生服務溫度。綜合執法平臺配置了“城管執法進社區”功能模塊,構建“市、區、街道、社區”四級城管治理網絡體系,打造“紅心向黨 藍盾為民”黨建品牌,持續唱響凝聚黨心民心主旋律。完善“首違不罰、輕微不罰”機制,將17項違法行為納入免罰清單。城管隊員聯點進駐130個社區,印制應知應會和法律法規匯編3萬余冊,開展普法宣傳活動159次,幫助社區居民解決問題453個,構建了“市區共建、社會共治、全民共享”的全民城管格局。全力助推城市新興商圈培育,其中裕后街入選湖南文旅消費“新生代·新場景”。

圖片

郴州市城管綜合執法平臺指揮中心現場執法監督




“云上”協同,執法方式實現“三大轉變”

圖片

執法辦案監督



積極識變應變求變,大力推進改革創新,不斷增添城管執法發展新動能。


一是“紙上辦案”轉變為“線上辦案”。綜合執法平臺能根據現場勘驗結果和上傳案件資料自動研判違法行為,匹配法律條文和基本準則,生成執法文書,以標準化的流程指引執法人員依法辦案;配齊執法記錄儀、電子簽名平板等便攜執法裝備,市民可通過移動設備完成文書簽收、罰款繳納等事項,對于簡易案件,群眾跑動平均次數由3次降為零次,實現了全流程云端辦案。信息化與執法辦案的深度融合,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不斷提升群眾滿意度。


二是“單一監管”轉變為“立體監管”。堅持依法治理之路,充分運用好法律法規、規章制度、標準管理城市,以案卷電子化和監督網絡化推動實現執法“一把尺”辦案。全面實現案發后上報立案、調查取證、告知、處罰決定、處罰執行、案件結案等階段的全過程電子智慧化實時管理和可回溯管理。實施“白紅黃”案件提醒預警機制,對臨期的予以“黃色”提醒,對超期的予以“紅色”警告,讓執法辦案進度一目了然;全面推行案件信息回訪,解決“線下紙質流轉隨意性較強、缺乏有效監督”等問題,讓“以清為美、以廉為榮”成為干部職工的行為準則。


三是“信息孤島”轉變為“信息通衢”。推進與政務云、市長熱線、行政審批服務平臺、數字城管平臺、公共信用信息服務平臺互聯互通,打破部門間的數據壁壘,建立了執法線索互聯、執法要素共享、執法結果互認的聯動融合模式。建立執法管理對象信息數據庫,匯總了1.49萬條臨街門店、圍擋公司、建筑垃圾運輸車輛等基礎信息,實行“紅黃綠”三色賦碼分類管控并精準“畫像”,高效統籌行政執法資源,推動“要我守法”向“我要守法”轉變。

圖片

通過執法平板設備開展線上執法辦案



城市管理既是發展課題,更是民生考卷。郴州市城管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有關城市管理工作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深化“一網統管”“云上服務”,堅持科技創新,努力打造更具韌性、更富智慧、更有溫度的宜居宜業城市。

圖片

通過無人機采集城市管理信息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原文見《城鄉建設》2025年第9期64-67頁


供 稿:湖南省郴州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


展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