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中國城鄉建設重啟新驅動的里程碑 | DIB分享

中國城鄉建設重啟新驅動的里程碑 | DIB分享

 二維碼 6
全面提振“好房子”建設
中國城鄉建設重啟新驅動的里程碑
解讀《住宅項目規范》GB55038-2025

前言

2025《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建設適應人民群眾高品質居住需要,推動建設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為貫徹落實該要求導向國家各相關部門雷厲風行,首先以完善標準規范為抓手,由此《住宅項目規范》GB55038-2025,以前所未有的高效組織制訂并及時頒布、以前所未有的全文強制性執行力度進行全面宣貫推廣,該規范已于2025年5月起正式施行。
當今我國建筑工程建設已全面進入高質量、高性能、高水平發展新階段,《住宅項目規范》GB55038-2025(簡稱《項目規范》),以落位于住宅建筑為“好房子”典型對象展開,因此正值時下面臨特殊發展時期、時歷特殊歷史時機,由住建部主導的覆蓋建筑工程全專業的該工程項目類規范應時推出,本人以為,將對全面提振“好房子”建設實現由所居到優居的轉變,在中國建筑發展進程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廣大建筑工程相關行業的人們應認真學習領會該規范的發展意義、導向意義、執行意義,本文向大家分享若干學研體會,僅供參考。

一、應認識《項目規范》全文強制性執行意義

1.新時代高質量新要求

城市更新是城鎮化發展歷史的必然過程。實施城市更新,是國家??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戰略部署。抓好“好房子”工作,標志著住房建設,讓城市能夠更宜居、更韌性、更智慧,讓人民群眾能夠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顯然,這就是新時代的新要求、新使命、新擔當。
2.當代建筑展現新空間

人民群眾的住房需求,正在從“住有所居”向“住有優居”升級,建設“好房子”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因此,住房建筑發展,歸根到底,就是應順應人民群眾的高品質居住需要來加快建設“好房子”。根據政府工作報告,要完善標準規范,推動建設“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同時,我們應大力推廣惠民實用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產品,我們也應積極推動提升好房子整體居住性能的全屋智能。
誠然,將為當代建筑拓展更多可探尋的新空間。
3.強有力全方位新驅動

建設“好房子”,給新技術、新產品、新材料提供了廣闊應用空間,我們應支持“好房子”、參與建設“好房子”。同時應意識,建設“好房子”,將開辟了產業轉型發展的新賽道,我們應抓住這次轉型的契機,為人民大眾建設“好房子”、提供好服務、創造新未來。
果然,將形成工程建設領域強有力全方位新驅動。

二、應循序《項目規范》全文規范性牽引作用

1.詮釋工程項目五大要素新規定

該《項目規范》,以工程建設項目整體為對象,系統性推出以項目的規模、布局、功能、性能和關鍵技術措施等五大要素為主要落位點,是保障城鄉建設體系化和效率提升的基本規定,是支撐城鄉建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條件。該五大要素覆蓋建筑全專業,建筑工程科技各專業應在統一化五大要素的新要求下以各不同側重點引伸展開:
①項目的規模要求,主要規定建設工程項目應具備完整的生產或服務能力,應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該規模要求,體現了“好房子”適時詮釋的深意內涵,工程項目參與者,應以新時代發展理念為主導,勇于跳躍既有思維的桎梏,吻合新時代發展的節拍,創造迎合新發展趨向的“項目規模產品”。
②項目的布局要求,主要規定產業布局、建設工程項目選址、總體設計、總平面布置以及與規模相協調的統籌性技術要求,應考慮供給能力合理分布,提高相關設施建設的整體水平。該布局要求,體現了“好房子”劃時代的新體系、新關聯、新結構的內在構建合成,工程項目的廣大參與者,應潛心研究新動態、新業態、新組態,拓展創新思維,創造適應新發展趨向的“項目布局體系”。
③項目的功能要求,主要規定項目構成和用途,明確項目的基本組成單元,這是確保項目發揮預期作用的保障。該功能要求,體現了“好房子”實際功效可實現,工程項目參與者,應從當代建筑滿足所承載的新業務、新管理、新服務等需求出發,做好“好房子”的應用功能規劃方案藍圖,重塑‘好房子“系統的技術架構關系,從而兌現應用數字科技實現項目施工圖、場景實景圖。
④項目的性能要求,主要規定建設工程項目建設水平或技術水平的高低程度,體現建設工程項目的適用性,明確項目質量、安全、節能、環保、宜居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等方面應達到的基本水平。該性能要求,應堅持以綠色、生態、健康建筑的系列性能指標要求為“好房子”的技術依據及基礎底線。
⑤關鍵技術措施,是實現建設項目功能和性能要求的基本技術規定,是落實城鄉建設安全、綠色、韌性、智慧、宜居、公平、有效率等發展目標的基本保障。該關鍵技術措施,將依托通過新標準、新科技、新實踐來逐步完善、健全,從而形成“好房子”系列規范化、標準化技術保障措施。
2.強化工程項目四大要點新原則

住宅項目建設應以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為目標,并應遵循《項目規范》確立的四大原則為“好房子”建設技術主線:
①經濟合理,安全耐久

應注重工程項目方案優化完善,節約投資,實現功能成效比更合理。應注重提升“好房子”建設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應推行經過技術認證、方案認定和應用驗證、交付驗收等安全可靠技術質量保障程序。
②以人為本,健康舒適

應推行響應新目標、符合新要求、滿足新應用,可循、可行、可做、可用、可管,推行“好房子”適用于滿足實際應用需求的技術路線、技術策略、技術方式;
③因地制宜,綠色低碳

應與科技實際狀況相適應、與主流趨向相一致,可信、可靠、可續,堅決杜絕執意追求所謂領先的盲目自信而以致造成不搭及、不可行、不可信、不可用、假大空,“好房子”應成為可持續完善并躍升至更高技術等級的綠色、健康、生態建筑。
④科技賦能,智慧便利

應以“好房子”在建筑全壽命期內持續提升綠色技術性能、完善健康宜人條件、營造生態環境為新導向,以響應新發展時代高質量建設新要求,符合當代建筑系統的功能場景需求,契合國家降碳戰略大目標,順應建筑科技更新迭代,科技賦能,持續探尋提升建筑品質新增量、挖掘科技賦能新空間。
3.夯實工程項目創新發展新基石

新質生產力的核心,是基于堅持不懈的勇于創新進取意識及堅韌不拔的敢于變革進步理念,依托新科技推廣應用的支撐能力,建筑工程行業人應梳理、規理、提煉“好房子”的新質生產力,由此夯實工程項目創新發展新基石:
①應建立以項目建設的規模、布局、功能、性能和關鍵技術措施等五大要素新要求為原點的跨越意識,破解既有、改變既有,技術性變革,從而培育創造新意境;
②應遵循項目建設“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為目標的四大原則,以此為建筑全專業技術協同深化主線;
③突破傳統工程建設要素(技術結構、業務流程、工作關系、服務模式等)的約束,通過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深度變革、創新性配置、轉型升級催生,營造實現工程項目建設先進生產力的新形態。                             

三、應深化《項目規范》全專業指導著實要點

從《項目規范》文件的整體性、共同性、協調性,對應規范各條文可從以下若干具有建筑全專業統一性著實要點進行解讀:
1.覆蓋建筑全壽命期各時段技術把控體系

【條文】1.0.1、1.0.2

〔解讀〕規范制訂的目意義:為貫徹執行國家技術經濟政策,推進住宅建設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
規范的適用范圍:適用于全國城鎮新建、改建和擴建的住宅項目;
規范好房子的適用限:適應住宅項目建設、使用和維護等建筑全壽命期各時段。
2.執行項目五大要素指標和遵循項目建設目標和原則

【前言】關于五大要素指標。強制性工程建設規范中各項要素是保障城鄉基礎設施建設體系化和效率提升的基本規定,是支撐城鄉建設高質量發展的基本要求。
〔解讀〕以工程建設項目整體為對象,以項目的規模、布局、功能、性能和關鍵技術措施等五大要素指標為主要內容,是指導促進住宅建設高質量發展,保障居民的基本住房條件和居住環境強制性實施的工程建設規定。
【條文】1.0.3

1 經濟合理,安全耐久; 2 以人為本,健康舒適
3 因地制宜,綠色低碳; 4 科技賦能,智慧便利

〔解讀〕本條規定了住宅項目建設目標和基本原則。我們應要根據我國國情合理地使用有限的資金和資源,以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為目標,提高城鎮住宅質量,滿足廣大人民對住房的要求。
3.營造建筑體新型構建關系和全專業全面深化規定

【條文】2.1.3

〔解讀〕2.1.3 本條規定了住宅項目的基本構成要素。其中“配套設施”,是指分級配套規劃建設,并與居住人口規模或住宅建筑面積規模相匹配的生活服務設施,主要包括基層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商業服務業設施、市政公用設施、交通場站及社區服務設施、便民服務設施。
在建筑工程類規范中鮮有把“配套設施”納入范圍,建筑作為應用功能支撐的承載體,該規范中此條文提出體現了關注住宅項目的實際應用性,由此開始住宅項目建設不僅是住宅居住單元建筑的硬空間,還包括實現居住功能相配套設施系統的軟配置,從而形成建筑體的新型構建組成,其中相配套各類設施系統的具體建設內容、功能要求、技術配置等,須根據住宅項目的建設規模,結合設施的技術職能綜合確定。
【條文】本規范第3章-第7章

〔解讀〕建筑全專業圍繞“好房子”安全性、?舒適性?、綠色低碳、?智慧化?、?適老化與兒童友好?、?裝配化與工業化建造?、?標準化規范、?低碳維護體系、?社區服務配套、?前瞻性技術應用?等深化系列規定,并配以科學指標體系和詳實參數規定為輔助,對全面提升住宅的品質和性能具有可操作性,確保為人們提供更加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居住環境。

四、應執行《項目規范》全面化改變既有狀態

1.應墊高自我對行業狀況全新思考

建筑工程行業中的大家,我們都應克服既有狀態的自我慣性思維和推新變革遲疑行為,主動、客觀、全面對行業整體狀況全面地分析,理智地面對、科學地思考、務實地梳理,始終持有不僅認同現狀、不甘被動、不隨流而去的進取思想意識。
以建設“好房子”為驅動的建筑科技推新的持續進步迭代,建筑系統內涵詮釋、內容涵蓋、內在機理已全面改變,一切既有都不適應了(或將不復存在),發展是硬道理,因此,行業人面對新發展、新要求、新趨向,應主動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補充不足,填補空擋,由此,適應新變化、探索新狀態、勇于新作為。
2.應以行業新生態要求為出發邁步

聚焦“好房子”,全面執行工程建設項目五大要素指標和嚴格遵循項目建設目標和原則,依托新科技,潛心研究,提煉“好房子”新質生產力,對“好房子”模型中構建與空間、環境、性能、業務、服務、管理、運營、支撐、保障、基礎等建筑軟硬體緊密關聯的新科技系列應用,應予以更科學的探尋、更寬闊采納、更有效的推廣。
行業人應對“好房子”系統工程已到來或將到來的新發展趨向做自我評估,一切都必須適應性改變,不容遲緩,角色及時換新(勇于改變自我,適時就是要做的),擇機順勢嵌入,不是搶先機,而是腳踏實地做先機。
3.應以目標導向比照資源集聚重構

應建立順應“好房子”建設業務重構的思維線:按照新要求,確立新目標;按照新目標,進行新籌劃;按照新籌劃,落實新業務;按照做業務,配置新力量,從而建立可持續發展更新自循環推進機制,從而以全新的形象,全新的能力,全新的方式,全新的推進地迎接當代居住建筑新未來。
?
五、應實施《項目規范》數智化關鍵技術措施

執行《項目規范》,應主動積極應用先進數字科技,是提供好房子的安全、綠色、韌性、智慧、宜居、公平、有效率等發展目標的基本保障。
1.詮釋數智住宅建筑概念

數智住宅建筑,是指以住宅建筑為表現物,并以承載數智居住應用功能提升及演繹數智科技演進的實務性載體,該載體基于構建數智物聯信息體系為基礎、搭建數智應用平臺及配置相應數智功能設施等,實施數智化運作方式,營造數智應用場景,從而以集網絡、架構、平臺、設施、運作、業務、場景等為一體,形成以人、物、環境互為內在融合的計算系統,實現數智住宅建筑物整體具有感知、推理、判斷和自我決策的全屋綜合智慧能力,由此在建筑全壽命期內,嚴格貫徹國家雙碳戰略目標,向當代人提供具有可持續完善的好空間、好管理、好服務、好安全、好便利、好空氣、好舒適等易居、宜人的好房子,數智住宅建筑是高質量技術性能等級的綠色、健康、生態建筑。
2.推導數智住宅建筑模型

數智建筑模型,是以數智住宅建筑為表現對象,通過該創造者的主觀創造意識和主動創造行為,借助住宅建筑實物空間環境條件和住宅建筑虛擬內在數智化表現力,呈現具有居住類場景、基本體實物、普適化共性、進化論推演、生命力表象等住宅建筑數智化技術體系的綜合性能特征,同時生動演繹以數字信息體系及數智住宅建筑系統工程體系的構造體內在機理,從而以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5G和AI等系列數字科技為模型數智要素的有機整合,形成以符合數智居住建筑共性信息互聯規則的總體架構、設施架構,并以數智住宅建筑的總體架構、設施架構為基礎,形成以符合數智住宅建筑共同構造組合規律的賦智推導、設施配置的數智住宅建筑模型體系。  
數智住宅建筑模型,是現代居住建筑響應當代人應用目標要求而達到人、機、環境數字融合技術構造新狀況。數智住宅建筑模型的數智性能,在數智住宅建筑系統進入持續自學習和被訓練的實際演練中將被繼續優化并完善。
居住建筑數智模型包括:居住建筑數智模型總體架構、居住建筑數智模型設施架構、居住建筑數智模型賦智推導、居住建筑數智模型設施配置等。
3.循序數智賦智邏輯主線牽引

主線1:應增強居住建筑的宜居功能,應滿足居住建筑人們便捷、舒適、安全的功能需求;
主線2:應提升居住建筑技術性能,應營造向居住建筑的人們和居住建筑管理人員等提供具有綠色、健康、生態居住區生活的基礎條件;
主線3:應完善居住建筑運營效能,應實施居住建筑綜合物業規范化運營管理。

結束語

在習主席親臨掛帥下精準施策2020年我國如期全面實現脫貧攻堅之中華民族偉大歷史壯舉,從此標志著中華民族向更大造福于人民偉大復興的堅實跨越,我們應從中得到啟發,2023年6月住建部倪虹部長高瞻遠矚,務實、科學、高效行政,倪部長基于城市更新,實施國家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戰略部署,原創、首創提出“好房子”的概念,明確住房建設新要求,后續在倪部長傾力下住建部應時順勢及時推出《住宅項目規范》,這預示中國城鄉建設將全面躍上高質量、高性能、高水平發展新階段又一開始,該規范在中國建筑發展進程中具有重啟新驅動的里程碑意義。中國城鄉建設領域正面臨應對新發展的全局性改變。勢不可擋。建議大家對《住宅項目規范》GB55038-2025以更高的站位、更強的力度、更廣覆蓋面進行宣貫推廣,助力國家戰略實施推進。(全文完)
本文作者:趙濟安 中國建筑學會資深會員


展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