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市荔灣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構建“三級聯動、五分鐘控險”燃氣應急新體系廣州市荔灣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構建“三級聯動、五分鐘控險”燃氣應急新體系 二維碼
7
荔灣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將城鎮燃氣安全作為頭等民生大事,以“百千萬工程”為牽引,切實提升燃氣應急響應速度與處置能力,針對應急力量薄弱、響應時間長等痛點,創新構建“市/區指揮中心—專業搶險隊(營業廳)—微型應急點”三級聯動應急搶險體系,實現“15分鐘應急圈”向“5分鐘控險圈”的跨越,為城市安全奠定了堅實基礎。 強基固本,鍛造應急“硬實力” 一是資源整合,站點賦能升級。科學評估人口分布、管網布局、風險等級,從全區220個微型消防站中,精選88個升級為燃氣微型應急點。通過優化“建、管、訓、用”流程,加強專業訓練與規范管理,形成高效的基層應急網絡。二是力量倍增,增強人力儲備。深度融合社區網格與微型消防站資源,以街道、社區、物業、站點為依托,選拔培訓196名政治強、業務精、責任心強的隊員,打造“家門口”的專業應急力量。全區燃氣搶險力量從50人躍升至246人,規模擴大近四倍。三是裝備精良,夯實物資保障。為88個應急點統一配備基礎操作、應急處置、安全防護等3大類、16種專業工具設備,共88套。創新采用37個定制燃氣搶險柜與51個應急手提箱,確保設備存放有序、取用便捷。建立嚴格的設備維保制度,保證設備時刻處于可用狀態。 ![]() 精訓實練,提升隊伍“專業化” 一是預案引領,行動精準高效。制定站點專屬應急預案和操作指引,配發《應急搶險小手冊》及《管網分布圖》88套,明確各類事件處置流程、職責分工與操作標準,為一線人員提供清晰“行動指南”。二是靶向培訓,錘煉核心技能。聚焦實戰需求,邀請專家能手授課,圍繞燃氣特性、設施操作、泄漏檢測、裝備維護四大模塊,開展理論與實操結合的專項培訓。2025年以來,累計培訓96場次、覆蓋310余人次。三是全域演練,鍛造實戰能力。以“5分鐘響應”為目標,針對戶內泄漏、立管險情等6類高發場景,在全區22個街道全面開展138次“雙盲”應急演練,確保每個站點至少參與1次演練。建立“月培訓、季考核、年比武”機制,持續提升隊伍的快速響應與實戰處置能力。 ![]() 體系聯動,實現搶險“高效化” 一是高位統籌,凝聚監管合力。區級燃氣安全專項整治專班,統籌應急、消防、城管、街道、社區及企業資源,壓實“防”“救”責任鏈條,形成全區“一盤棋”應急格局。二是三級協同,構建響應閉環。一級(專業核心)。燃氣公司專業搶險隊(24小時備勤),負責所有險情專業處置。二級(區域支援)。廣燃荔灣、芳村、金冠營業廳人員,就近快速響應,支援專業隊。三級(前端控險)。88個燃氣微型應急點值班員,第一時間到場,執行關閥、疏散等初期控險,為專業處置贏得黃金時間。三是流程規范,確保響應順暢。依托三級機制,遵循“轄區為主、就近調派、區域聯防”原則,明確響應流程。突發事件后,微型點迅速控險維序,專業隊精準處置,實現高效協同。 ![]() 科技賦能,筑牢智慧“預警網” 一是智能監測,風險早感知。建設80套地下管道、50套大型餐飲場所燃氣監測設備,實時感知濃度、壓力等關鍵參數,一旦出現異常立即報警,實現從“被動應對”到“主動預防”的轉變。二是終端升級,用戶端可控。大力推廣物聯智能燃氣表,新建樓盤安裝6萬戶,舊樓宇安裝20萬戶,實現遠程抄表、數據監控、異常報警與自動切斷功能,提升用戶端的本質安全。三是平臺聯動,指揮更精準。 建設燃氣應急指揮平臺,與110、119系統深度對接。接警后,平臺智能調度距離最近的搶險力量,包括微型應急點人員趕赴現場,并實時回傳信息,為高效決策指揮提供有力支撐,最大程度降低事故損失。 ![]() 城鎮燃氣安全監測系統平臺 ![]() 荔灣區城鎮燃氣智慧監管平臺 荔灣區以“繡花功夫”織密安全防護網,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宗旨,深化保障、培訓、體系、科技“四位一體”建設,推動應急響應從“單兵作戰”轉為“協同聯動”,從“被動應急”邁向“智慧防控”。在城市安全風險復合型、隱蔽性凸顯的當下,唯有以體系化思維、智慧化手段、全民化參與破解難題,才能筑牢安全屏障,守護城市萬家“煙火氣”。 展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