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裝配式建筑:解決“碎片化”才能實現“產業化 二維碼
85
裝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系統性變革,注定是一個長期的、艱巨的系統性工程,不可能一帆風順,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近年來,在遍地開花的“裝配式建筑”論壇、研討會上,類似上述這樣的疑問和對話極為常見。一方面,在多重利好政策推動下迅猛發展起來的裝配式建筑,越來越吸引行業、產業、企業的關注;另一方面,裝配式建筑發展遇到的難點、痛點,也讓他們普遍感到有些困惑。 建造方式系統性變革迫在眉睫 自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出臺《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指導意見》以來,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大力推動下,從行業協會到研究機構,從地方政府到大型企業再到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都在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助力裝配式建筑發展。住房和城鄉部《“十三五”裝配式建筑行動方案》《裝配式建筑評價標準》等系列文件,全國31個省市出臺的關于推動裝配式建筑發展的措施等,首先從政策層面為裝配式建筑的發展提供強大支持,由此催生了一大批裝配式建筑示范項目、示范基地,裝配式建筑產業也正在全國范圍內蓬勃興起。 發展裝配式建筑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新型城鎮化發展的重要舉措,有利于節約資源能源、減少施工污染、提升勞動生產效率和質量安全水平,有利于促進建筑業與信息化工業化深度融合、培育新產業新動能、推動化解過剩產能。 以“產業化”思維重塑建筑業 不可否認,從整個行業發展情況來看,近年來尤其是國務院辦公廳2016年出臺《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指導意見》以來,我國裝配式建筑出現了蓬勃發展的態勢,無論是速度還是規模,跟以往相比,都不可同日而語。但目前在裝配式建筑領域,依舊存在不少誤區。 “第一個誤區是一些業內人士不了解裝配式建筑的內涵和外延,將裝配式建筑盲目等同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短期采用的大板建筑;第二個誤區是有些人認為這種裝配式建筑的技術體系不像整體現澆那樣安全可靠,其實我們的技術標準是完全按照現澆的理念來設計的,早已通過技術的優化、改進,產業工人的培訓,以及體制機制、監管的不斷完善,解決了安全和質量問題。”文林峰表示。 在完善工程組織方式方面,務必要采用相適應的工程建設組織實施方式,消解裝配式建筑增量成本,實現效益最大化,打造核心競爭力,比如:工程總承包模式、全過程咨詢模式、建筑師負責制模式。” 發展裝配式建筑要推動產業化,完善產業鏈條,實現開發、研發、設計、生產、施工等協同發展。同時務必要發展工程總承包等先進模式,解決工程建設切塊分割、碎片化問題,推動建筑業生產及管理方式的系統性轉型。 來源:裝配式建筑云平臺 展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