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振華:天人合一的木結構助力我們建設美麗家 二維碼
24
北京世紀宅集成住宅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制造事業部總經理胡振華 北京世紀宅集成住宅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制造事業部總經理 胡振華 嘉賓簡介:胡振華,北京世紀宅集成住宅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制造事業部總經理,裝配式建筑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專家委員會木結構專家,主持并組織協調鋼結構、木結構建筑的設計、工廠加工,預制、現場吊裝,組裝,安裝等裝配式項目30多項。 很多時候,我們一說起木結構建筑,腦子里總會馬上浮現一座風雨飄搖的木塔,或者一座四面透風的“危”房,總覺得木結構建筑是一種容易腐爛不能長存的建筑。 如何重新認識木結構建筑?如何理解天人合一的木結構?如何借力中國建筑產業現代化走好綠色發展之路,建設我們的美麗家園?近日,帶著行業普遍關注的幾個木建筑問題,本網記者專訪了北京世紀宅集成住宅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制造事業部經理胡振華。以下為專訪實錄: 綠色追夢 美麗家園 本網記者:木材是一種非常環保、耐用的天然可再生無污染材料,木結構建筑在我國有非常久遠的歷史。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有數百年歷史的木建筑隨處可見,譬如北京故宮里就有相當數量的木結構建筑,您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請問您是如何喜歡上木建筑的?一路走來,您有何感悟? 胡振華:我出生在北京的天壇,自小在天壇祈年殿內外玩耍長大。精美的傳統古建,燦爛的傳統文化,激發了我對木結構的喜愛,對天人合一的追求。 2005年從北方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專業畢業參加工作后,我從資料員做起,歷任項目部副經理,項目部經理,制造事業部總經理,總經理助理,先后主持并組織協調鋼結構、木結構裝配式建筑項目30多項。工作期間,2013年參加了加拿大木業協會建筑學院,輕型木結構培訓。2014年赴加拿大 UNIVERSITY OF THE FRASER VALLEY參加 Professional Wood Frame Technical 學習。2015年受邀于加拿大木業協會,擔任培訓顧問,赴全國多所高校開展木結構推廣及培訓。2016年受邀兼職于中國現代木結構建筑技術產業聯盟,擔任技術主管,負責木結構推廣并參編住建部《振興木結構綱要》。 一路走來,是世紀宅公司給了我能把愛好和事業結合的平臺,讓我在裝配式工程相關設計、工廠加工,預制、現場組裝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給了我追求天人合一,實現綠色發展,建設美麗家園的舞臺。 天人合一 東方智慧 本網記者:剛聽您說到“天人合一”,“天人合一”不僅僅是一種思想,而且是一種狀態。"天人合一"哲學構建了中華傳統文化的主體。請問這和裝配式建筑有什么關系呢? 胡振華:拿前一段時間,國外專家按照1:5的比例,采用中國榫卯和斗拱結構,不費一根釘子和鋼筋,在一個地震臺上建造了一座壽康宮,并進行了10.1級地震模擬測試,它依舊穩穩地立在那里,只是發生了輕微的位置偏移。整個實驗過程令人目瞪口呆,而其中的秘密,就在于這棟建筑所采用的裝配式施工理念,采用榫卯、斗拱這種精妙的結構,將預制好的建筑材料進行拼裝。我們總認為裝配式建筑源于西方,卻不知道在我國的古代建筑中早已蘊藏了其中的智慧與精髓。 我認為結構設計思路的東西方差異同中西醫差異類似,是維度上的區別。西方也就是現行結構設計規范的一般結構設計思路,是二元對抗的思路,在力的層面上解決問題。如,地震力來的強,就增加建筑的自身強度,比如增大基礎,增大截面慣性矩,增加受力柱配筋等來對抗你這個外力。而東方的思路是道的思路,是到達天人合一狀態的思路,是一靈獨照節節貫穿的思路,不在力的層面上解決問題,而是在更高維度,氣勁的層面,進而在精、氣、神的層面上解決問題。在外觀的表現上,它展現了斷勁兒方式,比如柱子沒有地基,像桌子一樣平擺浮擱在柱墩兒上,又比如動中止的泄勁兒方式。斗拱不是剛性鉸,而是像人體的脊柱一樣,在外力作用下是微動的。用人體作比喻,這其實也是修行中的第一個層次,動靜二相不分的基礎。地震動起來了,我不是靜止著死扛著你,而是通過微動來泄勁兒,但外觀上又呈現出靜的整體,這好比塔尖里經書的“裝藏",是屬于神的層面。天地、人身、建筑。無內無外,天人合一。其實天人合一是道家所描述的一種狀態,達到這種狀態也是需要幾個階段的,首先是“鉆杳冥”,其次是“玄關一竅”。能陰能陽者,非陰陽能為之,無極方可。 現在一些高層建筑抗震也在借鑒,結構設計上增加耗能塑性鉸,樓頂上增加水箱,基礎側加滑軌或液壓桿。研究傳統古建筑和發展有東方特色的裝配式木建筑,我認為首先需要從二元對立的思維轉換到和諧統一的思維上來,不只是設計方法的問題,而是要達到“天人合一”狀態的思想要融入裝配式建筑設計。 勇于創新 拓展古建 本網記者:裝配式是建造方式的變革,這種潮流已經勢不可擋。請問北京世紀宅是一個什么樣的企業,您在裝配式建筑工程建設中最難忘的一個項目?請舉例說明。 胡振華:世紀宅公司是國內首家提出集成建筑的公司,類同現在所說的裝配式。世紀宅公司憑借勤奮執著的拼搏精神,建立了一整套從銷售、設計、制造、安裝和售后服務的完整產業鏈,并始終以“追求人、住宅、自然完美和諧”的理念為動力,以盡快讓中國人住上低碳、節能、生態、舒適的好房子為宗旨,不斷科技創新,大力加強核心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和制造能力。 請看世紀宅集成住宅科技有限公司視頻簡介: 我做過不少裝配式建筑項目,比如內蒙古七星湖沙漠項目,山東青島金沙灘項目,山東濟寧萬千紅項目,黑龍江漠河北極村項目,深圳西麗湖格林莊園項目等,其中最難忘的是“輕型木(2×4木結構)北京四合院項目”。該項目是采用裝配式建造的四合院,是世紀宅自主研發的國內首創項目。 當時,我們10月份與業主簽訂合同,來年2月份春節前業主就要入住了。從預制到裝配,包含地熱及裝配式裝修,全項目2000多平方米,用時僅4個月,而且還是冬季施工。 工廠預制輕型木結構墻體,運抵現場快速拼裝,10天就完成主體結構拼裝。在現場拼裝木結構的同時,工廠預制外圍護墻板,門窗等部品。 預制外圍板為集成飾面磚與保溫材料結合的世紀宅標準化專利部品,遠遠優于傳統建造方法現場磨磚對縫施工的瓦工作業。 在基于尊重及沿襲傳統四合院精髓的基礎上,輕型木(2×4木結構)裝配式四合院,給新農村建設及老舊城區房屋微循環改造提供了更加便捷、優化、高效的全新的選擇,還獲多項國家專利。 裝配式集成房,從設計、工廠預制,到現場拼裝、交鑰匙,享受一條龍的產業化服務。 本網記者:這個項目真正發揮了裝配式的優勢,也讓裝配式在傳統古建領域拓展了新的發展空間,像造汽車一樣造房子是所有建筑人的共同夢想,對此您有何高見? 胡振華:之前我做了一個我小視頻,主題就是“像造汽車一樣造房子”,請大家看看這個短視頻,這也是我個人對行業發展的一個展望。 編輯手記: 在很多發達國家,如美國、日本、加拿大等國,木材仍是建筑常用的材料,人們有經濟能力選擇不同的建筑材料和模式,但大多數人仍選擇木結構建筑。 木結構建筑經歷了時間的長河,至今仍被人們所青睞并不是偶然。其宜居性讓它在發達國家也持續發展了近百年,模式不斷的完善,材料不斷的被改進。在當今講求環境效益的世界大環境中,低能耗和綠色,更讓木建筑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愿天人合一的木結構建筑,借力中國建筑產業現代化,走綠色發展之路,助力我們建設美麗家園! 展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