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芬蘭人說,木建筑是有生命的,你見過嗎 二維碼
15
芬蘭人雖然沉默內斂,但是卻很有自己的想法和堅持。在設計方面更是有獨到的理念。 這個號稱“千湖之國”的國度也有著豐富的森林資源,森林覆蓋率高達65%。也正是因為這樣得天獨厚的資源,芬蘭有著世界領先的木材機械加工廠和木結構建筑。 除了之前介紹過的Lahti音樂廳,今天要介紹的Viikki教堂也是芬蘭木結構代表作之一。 Viikki教堂位于芬蘭首都赫爾辛基,基地位于高速旁的小廣場,周邊都是住宅區。 教堂遠看像是灰瓦鋪面,走進了便會發現都是掛在外墻上的木塊。 這些木板用堿水處理過所以很容易護理和翻新。 此項目是一個競賽獲獎方案,客戶要求設計既能延續芬蘭木建筑的傳統又能創造新的解決問題的辦法。 設計的開端就決定采用預制材料,把結構元件整合成一個單體就成了結構核心。 承重的束狀木柱由徑向切割的膠合木組合成,向下連接到混凝土地基。大廳的內飾板采用徑向切割的云杉(spruce),最大限度地減少了木材的移動并提高了其耐磨性。 為了確保質量,JKMM公司特別注意木材的來源、砍伐、干燥和機械加工以及運輸、儲存和安裝。 教堂內的家具和擺設都是為了整體性而單獨設計的,使用了樺樹(aspen)和橡木(oak)。 藝術家Antti Tanttu創作的名為“生命之樹”的祭壇三聯畫,當燈光落在其表面時就像一面舊鏡子,改變了銀葉表面的色調。 天花板的聲學元件是模制的飾面元件。 整個教堂不止禮拜大廳,還兼具會議和餐飲功能。 比平面圖更有趣的其實是教堂的細節。芬蘭人的功力真是不輸德國人,很多小細節仿佛就像從建筑里長出來的一樣,即使顏色和材質不一致,也完全不會突兀。 為了讓椅子擺齊而設計的洞 治愈強迫癥良藥 用不到的洞還要堵上 窗邊的通風孔 祭壇邊的音響設備插座 藏在臺階側面的插座 躲在觀眾視線之后的設備 落地燭臺的基座 仿佛長在那里一樣的揚聲器 “潛伏”的攝像頭 現代建筑過于注重功能的趨勢使得很多設計只剩下了理性,芬蘭人出于對木材的熱愛,讓感性和溫暖的特點能仍被保留在了木建筑中。 展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