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木建筑中的類榫卯結構與“金物補強” 二維碼
33
說到日式風格建筑,大家會想到形似中國唐朝時期盛行的木制建筑。確實,木結構建筑在中國建筑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木結構是中國古代建筑的精華,沒有木結構就沒有中國古代建筑的輝煌。 可以說中國的木結構建筑曾經引領風騷長達數百年之久,很多國家都從中國借鑒木結構的工藝。這其中就包括日本。 日本建筑中的木結構建筑,主要體現在低層或普通別墅式民居中(相當于我國的農民房、農村房屋),在這類建筑中所占比例很高,某些地區甚至達到80%以上。 在這篇文章,就為大家詳細介紹關于日本木建筑的搭建過程和主要結構形式。 結構住宅承重框架系統 首先通過幾張圖片簡要介紹日本木結構住宅承重框架系統組成。 ▲一幢日式木結構住宅承重框架系統組成示意圖1 房屋的下部,為整體結構的現澆鋼筋混凝土地下架空層基礎,房屋的中部,為2層結構的木結構承重框架,房屋的頂部,為四坡屋面閣樓木結構承重框架。 ▲一幢日式木結構住宅承重框架系統組成示意圖2 房屋的下部,為整體結構的現澆鋼筋混凝土地下架空層基礎,房屋的中部,為2層結構的木結構承重框架,房屋的頂部,為雙坡屋面閣樓木結構承重框架。 木建住宅中的類榫卯結構 ▲木材構件,多種卯榫構造形式,構件一宗 ▲天然實木構件,梁、柱,垂直卯榫構造連接 ▲ 天然實木構件,梁與梁之間,水平卯榫構造連接 ▲天然實木構件,梁與梁續長,卯榫構造連接 ▲天然實木構件,梁與梁續長,卯榫構造連接 ▲天然實木構件,構件之間,水平卯榫構造連接 ▲天然實木構件,梁與梁之間,水平卯榫構造連接 ▲天然實木構件,三根構件之間,卯榫構造連接 整體結構的現澆鋼筋混凝土地下架空層基礎(日本叫“筏板基礎”)的上部,首先,在混凝土基礎墻的頂面上,分散放置許多黑色的通風透氣的特殊構造的塑膠墊塊,然后,穿透預先埋設的鍍鋅鋼制螺栓(日本叫“地腳螺栓”),水平放置固定木材構件(日本叫“土臺”)。圖為兩相互垂直的水平“土臺”之間,采用“卯榫構造”的連接情況。 以下是木結構承重框架系統,搭建過程中,“卯榫構造”的連接情況。 日本木結構獨立住宅,施工過程中,“上棟式”(相當于中國民間風俗,建造房屋時的“上梁大吉”儀式,在德國,這種類似的風俗,叫“封頂儀式”)。 可以看出,這種采用“卯榫構造”的承重框架,實木木材構件,大都粗大笨重。 分析以上圖例,可以看出,木結構承重框架結構系統中,節點位置的“卯榫構造”形式,特別是在“卯”的位置上,由于構造開口較大,因而會減小木材構件的原有承載截面的尺寸,損傷木材構件整體性能,影響木材構件承載能力的發揮。 采用“卯榫構造”形式的木結構住宅,為了保證結構系統的安全結實,所使用的承重框架結構中的木材構件,大都比較粗大笨重。 木建住宅中的“金物補強” 以下部分圖例,為日式現代木結構住宅,承重框架系統中,使用金屬連接件,增強住宅堅固結實和抗震性能的一些情況 。 從圖中可以看出,水平的“土臺”木結構構件,通過預埋的鍍鋅鋼制螺栓,牢固地與混凝土基礎墻的頂部連接在一起;木結構承重框架中的“立柱”構件,也是通過配套的預埋螺栓與金屬連接件,與“土臺”、與“基礎墻”牢固地連接在一起;圖中傾斜、交叉設置的“筋交”木材構件,在下部端頭,也是使用專用的金屬連接件,與“立柱”牢固地連接在一起。 木結構承重框架系統中,為抵抗水平力破壞,增強整個結構系統的抗震能力,而設置的交叉斜撐單元,使用金屬連接件的情況。 展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