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集成設計預制構件 標準層施工“三天一層” 中建三局匠心打造全省最大裝配式還建房項目 二維碼
108
昨日,2019年江城“雙十大”選樹活動頒獎暨沌口六村裝配式建筑現場觀摩會在中建三局沌口六村項目部舉行。楚天都市報記者現場了解到,該項目諸多智慧工地做法贏得與會人員點贊。 中建三局沌口片區六村綜合改造項目還建工程1、2地塊位于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沌口街與萬家湖路交會處,總建筑面積80.3萬平方米,包含29棟高層住宅及商業配套,項目采用裝配式施工工藝,采用集成設計,以構件為載體,將預制構件生產與現場施工充分結合,裝配率高達56.2%。目前正在進行裝配式標準層施工階段,地下室已全面封頂,預計2021年2月交付使用。 項目經理孫安鋒說,該項目預制墻體由電腦控制,使用模具統一制作,項目施工前,再進行設計與預演。例如,預制外墻采用結構、保溫、機電一體化的三明治外墻板,門窗洞口的壓槽、鷹嘴一次成型,線盒、管線預埋,機電洞口預留一次成型,避免二次返工;標準層常規施工周期為5天一層,項目通過研究應用預制構件吊裝整體策劃、爬升式施工平臺技術、電梯井爬升平臺技術、室內電梯永臨結合技術,實現標準層施工“3天一層”。此外,與傳統建筑現澆混凝土施工方式相比,該項目裝配式元素廣泛應用,更大程度使施工現場灰塵更少、噪音更低、污染值降到最低。 中建鋼構蔡甸經濟開發區奓山街產城融合示范新區一期項目經理周瑜觀摩后表示,沌口六村項目借助BIM技術,搭建整體配筋模型,根據計算結果生成三維配筋展示,用于工程預拼裝檢查,值得業界學習借鑒。 中國一冶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人工智能科技園項目經理李俊杰說,套筒灌漿是裝配式建筑現場施工的核心環節之一,中建三局沌口六村項目采用新型套筒灌漿監測體系,上部芯片受力即發出傳感信號,實時上傳至智慧工地管理平臺,能及時反饋注漿飽和度情況,確保墻體質量,成效令人嘆為觀止。 武漢建筑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該項目利用互聯網+技術,將智慧工地管理等技術運用到日常管理中,在湖北省范圍內起到了引領示范作用。 來源:楚天都市報 展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