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天,深港雙城,雙策展人, 5位建筑師,深港雙年展歷史上最大搭建,中建科技承辦的未來校舍閃建計劃成功綻放。
2019年12月22日,2019深港城市\建筑雙城雙年展(深圳)龍崗分展場在萬科星火Online開幕。深圳市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劉慶生,深圳市副市長吳以環、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副局長劉世會、龍崗區區長代金濤、中建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仲華,中建集成房屋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健飛,以及星河集團,萬科集團領導,策展人未來+學院黃偉文、陳雪出席了本次開幕式。

為了探索深圳學位緊張、上學難等問題的解決方式,未來+學院和中建科技合作,邀請了5位青年建筑師,利用中建科技旗下中建集成房屋公司制造的模塊化箱體,以“搭積木”的快速建造模式,搭建了五個有趣的“教室”。引起了市領導的關注和公眾的廣泛參與。

01"閃建學校"的提出背景
在城市發展日益迅速的今天,中國的校園建設正面臨著城市用地緊張、人口增多、建設模式僵化、建造方式落后等問題所帶來的挑戰,如何在有限的用地條件中,打破常規,利用創新型技術解決空間難題,是值得現代建筑師們思考的問題。

02"閃建學校"的目標與原則
“閃建學校”旨在針對深圳地區集約土地、高密度的城市狀況,邀請優秀建筑師與教育界和社會各界密切合作,通過快速建造技術,探索閑置空地快速搭建模式、研究學校空間的復合運用,為緩解深圳上學難的問題帶來新思路。

03"閃建策略園"——
深港雙年展以來最大規模的現場搭建作品
閃建策略園成為深港雙年展以來最大規模的現場搭建作品,各個校園原型作品,等同于2000平方米的快速裝配建筑。

1.百變教室
Multiform Classroom

展品采用模塊化和標準化的設計手法,運用重鋼與模塊化鋼結構結合技術,探索多空間組合形式及空間內部靈活多樣性,對未來學校的建造方式及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型探索,并提出閃建學校快速設計建造五原則:
1. 首層架空
2. 重鋼和輕鋼結合
3. 模塊化設計,干法裝配
4. 開放窗墻模塊
5. 百變教室空間


未來,學校將是打破圍墻、多方融合的交互空間。學校不再是一個封閉社區,封閉式校園將被替代。它應該是沒有圍墻,它可以出現在城市的每一個角落。未來,學校更像一個社交場所:辦公、社交、學習、生活融為一體。在一個18m×18m的范圍內,營造了未來有關:學習、辦公、生活空間的快閃模型。
涵蓋未來空間, 無限6 / ∞ SIX六大特點:
1. 共享空間, 跨越學科邊際。
2. 私人空間,學生自由生長。
3. 豐富材料多彩色調,鮮活的世界納入學校。
4. 室內室外空間的流動與關聯,無邊界課堂。
5. 落地窗,無限交流可能。
6. 智能建筑互動智能空間,跨界多媒體教育。


積木寓,是一項可以快速建造的住宅實驗性體系。通過分析當今城市高密度建設的背景和深圳市居住面積緊張、教學面積不足造成學位緊張等問題,希望探索一個在模塊化基礎下,運用數字化建造方式去構建未來的設計建造和使用體系。即體系化思考下的空間高效利用。追求目標:高效,舒適,共享,可變。


眾享教室——從項目制教學框架+STEAM多學科綜合教育的角度,對教室單元進行重構。探索在第四次工業革命大背景下,未來教育場所的可能性。空間設計會作為?化的載體闡釋學校的價值觀。眾享教室由若干項目組功能組團圍繞對社區開放核心展示區構成,強調項目組作為學校的基本單元、展示空間為學校的空間核心、社區是教育的直接參與者。


本方案共二層,由一個完整的教室和相連的公共活動空間組成。結合空間設計引入了與中小學教學相關的藝術制作、教學和展示,以及少兒游戲裝置,使這個建筑單元既是一個完整的建筑空間,又有相應的內容和活動,為參觀者提供更生動的體驗。本方案的公共空間部分采用開敞的形式,既考慮展示功能的需求,也結合了地方氣候的特點,使空間更開放和具有親和力,同時更好檢驗這種建造系統的技術可行性和潛力。

04中建科技模塊化裝配式建筑
此次閃建學校,中建科技采用了模塊化裝配式的方式,從前期與各位設計師對接進行模塊的研發和設計,到工廠的生產加工,到現場施工安裝,都離不開中建科技旗下中建科技集成房屋公司的技術支持,園區采用中建曾經在雄安新區和亞投行等項目采用的模塊化建筑科技,實現了百分之百的拼裝搭建,從12月4日第一個模塊進場,到12月13日主體搭建完成僅用時10天,到12月18日完成交付共計用時14天。

“閃建學校”不僅聚焦于推出一批各具特色的未來校園建筑,更希望通過“聯合參展人”的機制鼓勵使用者、全社會參與討論其中,共同探索未來教育理念的新型校園空間。此外,中建科技也希望將此次建筑與快速建造技術結合的展覽,發展成為一次有力推動社會關注現有教育環境、促進校園建設、推廣新技術面向智能建造時代的新文化運動,用技術+文化的裝配式建造模式,為城市建設和教育建筑的改革創新開辟出一條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