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裝配式建筑蓬勃發展的時期,如何消解裝配式建筑的增量成本?是房地產企業在開發項目中是否采用裝配式建造方式的最大困惑和障礙。
中房報記者 梁笑梅 北京報道
“開發商最關注的一件事情,裝配式建筑增量成本是不可回避的。我們分析成本增量問題,確確實實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在當前裝配式建筑蓬勃發展的時期,如何消解裝配式建筑的增量成本?是房地產企業在開發項目中是否采用裝配式建造方式的最大困惑和障礙。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好辦法和途徑,就是逐步得能夠走向EPC工程總承包這樣一個路徑上來。通過EPC工程總承包來消減增量成本,這是最有效率的途徑。”中國建筑學會建筑產業現代會發展委員會秘書長葉明在12月10日由中國房地產報社和中房智庫主辦的中國房地產裝配式建筑發展高峰論壇上指出。
關于裝配式建筑發展,葉明主要圍繞四個部分展開。第一,EPC工程總承包的發展背景和現狀。第二,工程總承包的管理模式。第三,總承包企業的能力建設。第四,發展面臨的問題和對策。
總承包發展的背景和現狀。從2016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包括各級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在這些文件中主要措施都提到大力發展工程總承包。最近,北京市出臺了一份關于發展EPC工程最承包的征求意見稿,準備今年的12月1號開始在北京市全面推行EPC工程總承包。

為什么要大力推行工程總承包制?
第一,是適應裝配式建筑發展需要的項目組織實施管理方式。工程總承包是適應裝配式建筑發展,項目組織實施的管理方式。因為裝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變革,是工業化生產方式的集中體現
第二,EPC工程總承包這樣一種模式,可以有效去消解裝配式建筑的增量成本,可以實現工程項目整體效益最大化。目前,我們項目處在一種碎片化的狀態,設計、施工、部品均是分離的。追求的都是各自的效益,在土建的施工總包上是無法消解的,必然帶來增量。
第三,是建筑業轉型升級的內在要求,也是創新驅動發展的必然選擇。傳統粗放的建造方式,已經和新時代格格不入。從建筑業的轉型升級來說,必須要解決設計、生產、施工脫節的問題。
目前,EPC總承包還處于起步的階段,這種現狀體現在六個方面。
第一,推行EPC工程總承包的認識現在普遍還不到位。不管是開發企業,還是施工企業,包括設計公司,總的來說,認識還沒有真正到位。
第二,工程總承包的核心能力不足,現在有一些地方已經開展了工程總承包的業務,做了工程總承包的項目。但從總體反映,有些都是一些假EPC,不是真正意義上的EPC,尤其是在設計方面,有些集團公司搞總承包,雖然是自己的設計機構,但這些集團化的設計機構,都在單獨核算,各自為政。
第三,缺乏承擔總承包的龍頭企業。特別是建筑業來說,從事工程總承包的企業少之又少,現在我們的一些工程項目,99%都是屬于施工總承包,不是EPC工程總承包,這是完全不同的。
第四,現在熟悉工程總承包的人才匱乏。EPC這種模式需要懂項目管理、懂技術、懂法律、懂財務控制,復合型的人才,我們建筑業企業還是普遍的缺乏。
第五,不熟悉如何進行工程總承包。比如開發商也在想往這方面去走,但是怎么去做?開發商一方面擔心沒有好的總承包企業來支撐,一方面自己又不知道如何做EPC。
第六,與工程總承包相適應的體制機制不健全。從國家來說,各方面確實是對EPC工程總承包推動的力度非常大,但在體制機制各個方面配套的政策還沒有真正落地。
工程總承包的管理模式。目前,常用的總承包的模式,主要有三種。第一種,以開發為龍頭的整合模式,利用開發商現有的工程管理能力,形成新的工程管理公司。 第二種,以設計為龍頭的總承包模式。 第三種,EPC總承包這個模式。
工程總承包管理的作用有六點。第一個,實現工程項目整體效益最大化。第二個,實現工程項目高度組織化。第三個,可以大力提升企業核心能力,從規模的優勢,技術的優勢,管理的優勢,產業鏈的優勢會大大提升。第四個,工程項目可以實現五大優勢,節約工期,成本可控,責任明確,管理簡化,降低風險。第五個,有效提升企業三個力。創造力、整合力以及執行力。 第六個,實現社會化大生產的需要。
總承包企業的能力建設。新的企業模式與傳統的模式相比,他不僅表現在技術,更重要體現在經營理念,組織內涵和核心能力方面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第一,經營理念。總承包企業一定在經營理念上變化,這種經營理念是什么理念呢?不是以土建施工或某分包工程為經營目標,他一定是以工程建設項目為最終產品。同時要以實現工程項目的整體效益、效率最大化為經營目標。
第二,組織內涵。對于總承包企業來說,一定要建立為整個效益實行整體策劃、全面部署、協同運營的一種承包體系。
第三,核心能力。體現在技術產品的集成能力和組織管理協同能力上,應該具有獨特性,在核心能力上不是一樣的。 要培養市場化、協作化、專業化公司,走向社會化的分工合作,未來我們很多的施工企業一定要走向專業化的承包公司,專門從事某一分包項目,配合EPC工程總承包企業進行工程建設。
發展面臨的問題和對策。第一,現行體制機制的瓶頸。第二,企業對傳統模式的依賴性。第三,總承包管理能力不強,我們現在能力還是非常有限。第四,核心技術能力。目前,整個核心技術能力還沒有真正的做好。
關于提高發展的方式和路徑,從有條件的城市和大型企業入手,采用一批工程總承包的企業,要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發展的路徑還是要以點帶面、協同發展。要做好頂層設計,完善管理制度,創新管理模式,完善配套政策。重視管理創新,完善組織架構,重視技術創新,掌握好核心技術,要重視能力建設,加強人才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