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配式建筑又稱預制裝配式建筑,是指建筑的部分或全部構件在工廠預制完成,然后運到施工現場,將構件通過可靠的連接方式組裝而建成的建筑。裝配式建筑最大的特點是,大量的建筑部品、部件例如外墻干掛板、內墻板、疊合板、陽臺、空調板、樓梯、預制梁、預制柱等,由車間生產加工完成,比較原始現澆作業,現場裝配作業工程量大大減少;采用建筑、裝修一體化設計、施工,理想狀態下裝修可隨主體施工同步進行;設計的標準化和管理的信息化,使構件按標準生產,效率更高,相應的構件成本也會下降,配合工廠的數字化管理,整個裝配式建筑的性價比優勢突出;裝配式建筑符合綠色建筑的要求,具有較大節省資源和節能降耗的優勢。 相比傳統建筑方式,裝配式鋼結構建筑所需勞動力減少30%,施工總工期縮短30%,建筑垃圾可減少80%以上。而且隨著建筑行業用工成本的不斷攀升,裝配式建筑的建造成本將很快與傳統建造成本持平,進一步大規模應用,還能繼續降低建造成本。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指導意見》、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實施意見》、省住建廳《關于印發大力推進裝配式建筑試點實施方案的通知》、《蘭州市大力推進裝配式建筑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精神,加快推進我市裝配式建筑發展,實現建筑業創新驅動和轉型升級,蘭州市政府于2019年10月8日印發《蘭州市支持裝配式建筑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各區、縣人民政府,市政府相關部門及有關單位,蘭州新區、高新區、經濟區管委會認真貫徹執行。《意見》的下發施行,無疑將為推進我市現代建筑產業發展,加快推進裝配式建筑發展,促進建筑業轉型升級,增強建筑行業整體競爭力,消化社會過剩產能,提升建筑品質起到重大推動作用。 裝配式建筑是建筑業創新發展的方向 2017年年底,蘭州市政府推出《蘭州市大力推進裝配式建筑試點工作實施方案》,明確到2020年,累計完成40萬平方米裝配式建筑示范項目建設,培育、支持和發展1個省級、2個市級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而目前,蘭州市僅完成10萬平方米裝配式鋼結構保障房等項目建設任務,距離實現這一目標還有很大距離。 目前主流的國際裝配式建筑按照結構類型分為木結構、混凝土結構、輕鋼結構為主的三種裝配建筑形式。木質結構多為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采用,國內多采用混凝土結構和輕鋼結構,而輕鋼結構多用于工業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民用建筑更多采用混凝土結構。在混凝土結構的裝配建筑領域,甘肅安居建設集團在技術先進性和實際應用方面都處于全省排頭兵地位,已經具備了混凝土結構裝配建筑的全產業鏈條,其累積的經驗和技術成果可以為蘭州市下一步的建筑裝配產業發展提供很好的范例。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甘肅安居建設集團早在2011年經過政策研究和綠色建材的需求,準確預測到裝配式建筑材料部品部件的市場前景和戰略發展趨勢,經過九年裝配式建筑材料的研發和市場開拓,成功推出了新型裝配式材料體系。9年期間,經歷了專利購買、合作研發、自主研發、征地建廠、產品定型、批量生產、形成產能等階段,研發生產的裝配式建筑材料主要有:混凝土預制柱、預制內外剪力墻(內保溫技術)、混凝土預制梁、鋼筋桁架預應力混凝土預制底板、混凝土預制樓梯、預制散水、預制陽臺、預制看臺、預制空調板、預制女兒墻、外墻干掛板體系(包括瓷磚反打、石材反打、素板、夾芯保溫、帶立體感的混凝土幕墻、裝飾,保溫,模板一體板6種)、鋼筋桁架樓承板、橫孔連鎖混凝土空心砌塊。尤其是外墻干掛板的瓷磚、石材反打技術攻克了建筑主體與外墻裝飾壽命不同步的難題。在廠房內,記者還看到生產新型裝配式建筑材料,采用電腦操控的全自動鋼筋桁架生產線和樓承板生產線。“生產出來的產品都是電腦控制好的,也不會受天氣等外界因素影響。”據公司負責人介紹:“公司投資數百萬引進了目前世界上最領先的生產線,生產出來的都是標準化構件,質量可控,每塊構件上都有二維碼,掃碼就可以追溯相關信息。” 裝配式建筑就是像“搭積木”一樣建造房屋,以“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裝配化施工、一體化裝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應用”等條件,實現建筑工業化發展。甘肅省首個全裝配式建筑——銀河國際甘肅安居建設集團裝配式建筑新型材料產品施工安裝現場和裝配率達到35%。備受業界好評的蘭州市公安局原城關看守所危房改造項目,現在已經成為混凝土結構裝配建筑的范本,迎來一批批業內人士的考察。目前,該公司研發生產的裝配式部品部件已在蘭州市周邊應用于百余個工程項目,在混凝土結構的裝配建筑領域被業內贊譽為:“國際同步、全國領先、省內唯一。” 促進裝配式建筑發展需要頂層設計 裝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變革,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改革的重要舉措,是住房城鄉建設行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主要方向。尤其是裝配式建筑所具有的“綠色建筑”性質,是實現“綠色”發展理念的很好的建筑形式和目前階段的最佳手段。大力推進裝配式建筑的意義,正如《蘭州市支持裝配式建筑發展的若干意見》在總則第一條所強調:推進我市現代建筑產業發展,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推動建造方式創新,按照適用、經濟、安全、綠色、美觀的要求,以創新為動力,以綠色建筑發展為方向,以工廠化生產方式為手段,綜合運用各項政策措施,加快推進裝配式建筑發展,促進建筑業轉型升級,增強建筑行業整體競爭力,消化社會過剩產能,提升建筑品質。 為推動裝配式建筑的產業發展,從中央到省市都出臺了不少政策措施,但目前來看,持續推進裝配式建筑的普遍應用有必要采取一定的行政手段進一步提升頂層設計。我市可以參考市建設局設立蘭州市墻體材料革新建筑節能辦公室的方式,設置相應的機構。該機構的主要工作職責可規劃為:1.貫徹執行發展推廣裝配式建筑的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2.編制和組織實施本行政區域內裝配式建筑的開發、生產、應用、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3.組織協調裝配式建筑的科研、開發、生產和推廣應用,參與或者組織生產裝配式建筑項目的可行性論證、初步設計審查和竣工驗收;4.負責民用建筑的裝配式建筑認定工作;負責征收、使用和管理裝配式建筑專項基金;5.組織進行裝配式建筑的信息交流、技術培訓、統計和宣傳,協調解決新型墻體材料發展和節能建筑推廣應用中出現的有關問題。正如設立墻體材料革新建筑節能辦公室一樣,設立裝配式建筑相關管理機構,更有利于推進裝配式建筑產業的應用和完善全產業鏈體系建設。 創新發展需要行業帶頭人 發展裝配式建筑全產業鏈,并不是安居集團的一時心血來潮,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戰略決策。黨的十八大從新的歷史起點出發,做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決策,從10個方面描繪出生態文明建設的宏偉藍圖。安居集團在“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戰略決策的鼓舞下,更加堅定了轉型升級的強烈信念。 安居集團的董事長劉俊,一個從鄉村走出來的企業家。在他的身上,看到的是企業家的擔當和對科技報國的強烈信念。2010年,在時任蘭州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周緒紅的指導下,劉俊接觸到了裝配式建筑。傳統建筑工匠出身的他,在不斷考察國內外裝配式建筑項目時,洞察到了這種新型的建筑方式的前景和市場。 2011年,安居集團投資近億元購買技術專利和設備,征地建廠開始進行研發。在臨洮中鋪,一片荒灘上,甘肅安居新科建材有限公司鋪開了裝配式建筑新型材料的研發藍圖。 經過9年的奮斗,如今的安居建筑工程集團憑借著在裝配式建筑技術的潛心鉆研,已經成為甘肅唯一一家建筑出身又搞先進建筑材料研發的民營企業,擁有各項專利20余項,完成軟件著作權10項。這一點比起很多只講短期效益的企業、院所,戰略思維和戰略定力真是云泥之別。采訪中,說起這些年的公司改變和轉型的初衷,劉俊總是很淡然地說一句話:“不能只為賺錢,總是想留下些什么。”劉俊是個搞技術出身的人,搞建筑技術創新是他最大的愛好,按現在的說法,他就是個“匠人”。采訪時,劉俊最熱衷的話題是技術和技術創新。“框架梁與柱的保溫冷橋處理技術曾讓我想了很久,一直找不到最佳處理方案。”夜不能寐、食不甘味,想起兩年前的這件事,劉俊自己都有點好笑:“突然有天晚上找到了思路,困擾了很久的難點一下迎刃而解,興奮得不得了。”這一天是七一,黨的生日,劉俊牢牢地記住了這一天。 裝配式建筑材料能夠最大效率地利用資源和最低限度地影響環境,有效轉變城鄉建設發展模式,緩解城鎮化進程中資源環境的約束,也是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基本內容。說到未來的規劃,劉俊表示,下一步集團將計劃開展全面技術轉讓,與更多的企業展開合作,使裝配式建筑技術全面應用于蘭州市和甘肅省市場,實現創新引領和產業轉型跨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