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傳統2D圖紙與BIM的比較

 二維碼 17

1、套圖模式。傳統2D圖紙的套圖模式是將隱藏多余圖層,僅僅保留欲套疊的物件,入墻、梁、柱等,并改為單一顏色再將其重組。多圖均完成此步驟后,再套疊檢查差異。而BIM的同樓層套圖模式是先連接建筑圖建模,再更換結構圖觀察差異;BIM模型中的上下樓層套疊是連接結構圖,對比下方樓層建立的模型是否錯位,所以BIM無論是同樓層還是上下樓層套疊都是以建立的模型為依據的。簡單、方便、快捷、一目了然。
2、檢查方式。傳統2D圖紙是將多圖套疊,有些線段重復,不易判斷設計是否合理。而且一次只能套疊兩張圖紙,工作量大,有時一個構件是否沖突需要把所有圖紙全部套疊完畢才能看出來,這樣容易造成記憶混亂,經常出錯。而且傳統2D因為缺乏整體的聯動性,往往在修改一處地方的時候多圖都需要人工去變動,造成時間、人力的極大浪費。采用BIM之后,可將2D圖紙已3D模型方式展現出來,再與2D圖紙進行比較,不需要考慮圖紙套疊問題,尤其是管線重疊之處,可以利用3D模型可視化做重點檢查。
 
3、套疊次數。傳統2D圖紙套疊一般是將上層圖紙覆蓋在下層,一般只顯示上層圖紙,需不斷將浮標靠近及離開下層圖紙,才會顯示出兩圖之間的差異,這樣費時費力,效率低,準確性差,并且僅能檢測局部一般需要套疊多次。BIM套疊是采用2D圖紙對比3D模型,不存在線段重疊的問題,檢查較為簡單,相對省時,原則上建立完模型之后檢測工作也就完成了。
4、錯誤修改。傳統2D圖紙如果發現錯誤在修改的時候,因為套疊圖紙數量有限,想判斷修改其錯誤是否對其他構件有影響需要把所有圖紙全部套疊完畢才可以。采用BIM3D模型之后,一旦發現錯誤可以進行立即修改,運用3D可視化功能可以立即發現修改其構建之后對其他構件的影響,相對2D圖紙更容易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綜上所述,傳統2D圖紙與BIM的比較其結果是顯而易見的。BIM的可視化,聯動性等特點在檢查是相比傳統2D圖紙有著巨大的優勢,這也是為什么BIM可以在我國迅速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