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走進鋁模施工現場,看看建筑公司為什么都在推廣鋁模板?

 二維碼 208

鋁合金模板是建筑業節能減排的重要技術,能夠提升房屋建設的施工效率及工程質量,在當前的建筑工程中已得以廣泛地推廣應用。

一般來說,鋁模板的實施流程包括:深化設計→生產制作→試拼裝→運輸→安裝→拆除。


本文分享中建三局工程實例中鋁模板的應用,介紹施工工藝以供工程朋友們參考借鑒。


深化設計

根據建筑圖深化設計鋁模拼裝圖,并由業主/設計院審查批準。


設計平面圖


模板加工圖


模板拼裝圖


節點大樣圖

生產制作

鋁模在廠內生產制作


試拼裝

鋁模廠內試拼裝,并由業主/設計院/監理廠內預驗收及調整。


運輸

系統編號及拆裝打包運抵現場,場地移交





安裝

現場拼裝及驗收


拆除并重復使用


使用效果

混凝土表面效果好






下面就來施工現場著重看一看鋁模的安裝與拆除

鋁模項目選擇要求

層高
優先選擇鋁合金模板應用層高為2.8-3.2米,超過3.2米層高,支撐方式需采用傳統方式加橫桿及剪刀撐。

外架
鋁模與外爬架組合是最好的施工方法。外架若為挑架,則在模板設計、制造及現場安裝時都需要特殊處理,成本高、施工難度加大。

結構形式
剪力墻結構及框剪結構最優,其他結構砌筑墻體較多,使用鋁模優勢不明顯。

外形構造
外形線條不多,變化不復雜。

綜合經濟
單棟使用30次左右,即首次使用在30層以上建筑物。多棟同一型結構,累計使用30次以上。


鋁模系統的組成

模板系統


配件系統


銷釘、銷片


長銷釘、銷片


杯頭、膠管


對拉螺桿、墊片





K板螺絲

支撐系統



緊固系統



斜撐



葫蘆拉結



背楞

傳料孔


鋁模系統的安裝

安裝流程
鋁模板使用時上樓的順序:墻身板、梁板、樓面板、支撐及其它;所有模板需要按圖紙及編號安裝,不能錯裝或漏裝。



墻身板安裝


梁板安裝


平板安裝


立桿支撐



斜撐安裝

重難點處理

剪力墻下口
在墻柱模板周邊種上限位鋼筋,鋼筋上焊接墻厚定位鋼筋;在對拉螺桿的地方安裝定位膠塞和硬質成品PVC管。



洞口加固
門洞口容易出現偏差的地方,在門洞口上下部位應各加一條背楞加固



陰角處理
垂直度偏差多見于陰角部位,該部位的主要子彈銷和固定螺栓嚴格要求每單件模板的單邊不少于2個且間距不超過300mm。


起步板安裝要求
(1)外墻起步板的預埋螺絲必須提前預埋牢固在下層的砼內,兩個螺絲間距不能超過1200mm,且單板不能少于2個;

(2)除了本身預埋的螺絲外,下面還有一排過墻絲桿對拉,以防止起步的平衡和穩固






脫模劑涂刷要求
(1)所有模板必須清潔干凈后方可涂刷模板油;

(2)墻身模板堅立后用滾筒刷油,為防止油量過多流動污染地面,只刷模板上半部分,下半部分讓它自由流勻;

(3)樓面部分的脫模劑不能用滾筒涂刷,只能用膠壺噴灑,且用量不能過多。


鋁模系統的拆除

根據工程經驗,各部位模板時間概況如下:
約24小時可拆除墻柱模板;

約36小時可拆除梁側模板;

約48小時可拆除梁底、板底模板(非承重);

約12天拆除板底承重支柱;

約14天拆除梁底承重支柱;

約28天拆除懸臂支柱;

具體各部位拆除時間仍須根據強度判定。

鋁模拆除注意事項:
1、鋁合金模板底模拆除前,混凝土強度應達到列表的要求。

2、為保證混凝土質量,混凝澆筑施工時需增加三組同條養護立方體試塊,拆除底模前需先進行此試塊試壓檢測,或者現場進行回彈儀檢測,強度滿足上表要求后報監理工程師批準方可進行拆除。


拆除樓面模板





拆除梁底模板




鋁模施工質量通病防治

通病:模板使用前未做鈍化處理,混凝土成型面產生大量氣泡空腔。


防治:在工廠或現場采用1:3的水泥砂漿對鋁模接觸混凝土面涂刷2~3次,讓模板表面充分鈍化。


通病:模板下口封堵方式錯誤造成斷柱或柱根部漏漿


防治:(1)嚴格控制板面標高;(2)封堵使用干硬性砂漿封堵。


通病:銷釘未打導致的平面錯臺


防治:

(1)墻身模板上的插銷必須根據孔位要求全部打滿;

(2)兩個構件連接,最少不能少于2個插銷;

(3)連個插銷間距不能超過300mm。


通病:模板起坎、拼縫過大,影響成型觀感和質量




防治:

(1)嚴格按照編號進行安裝;

(2)對變形模板進行修整。


通病:拆模時線條、降板邊緣混凝土破損嚴重



防治:使用專用拆模工具,根據溫度高低控制拆模時間。



通病:模板表面浮漿沒有清理干凈,直接影響模板的拼接尺寸和成型觀感


防治:每次模板拆除完成后都要做一次清理,將模板面浮漿清理干凈,拼裝前涂刷脫模劑。


鋁模施工效果


滴水線




砌體企口





樓梯




洞口過梁



陰陽角



來源:建筑工程魯班聯盟
綠色裝配式建筑網版權聲明:


展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