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概況】
張家口市,河北省轄地級市,Ⅱ型大城市,下轄6區10縣。地處河北省西北部,東靠河北省承德市,東南毗連北京市,南鄰河北省保定市,西、西南與山西省接壤,北、西北與內蒙古自治區交界,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屬于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全市總面積3635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為405.01萬人。
民國十七年(1928年),設察哈爾省,張家口為省會。1952年,劃歸河北省。張家口市是“張庫大道”起源地,原察哈爾省省會,世界奧林匹克城市聯盟成員,2022年冬奧會舉辦地之一,被譽為東方"達沃斯"張家口是京津冀(環渤海)經濟圈和冀晉蒙(外長城)經濟圈的交匯點。宣統元年(1909年),中國人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在這里誕生。2015年7月31日,獲得2022年冬奧會舉辦權,同年成立國家級可再生能源示范區。曾入選“2020年中國避暑名城榜”。張家口市崇禮區已建成云頂、太舞、萬龍等七大滑雪場,成為中國最大滑雪運動聚集區,2020年成立國家級崇禮冰雪旅游度假區,2021年國際奧委會命名“張家口崇禮奧林匹克公園”,同年成立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
【行政區劃】
張家口市轄6個區、10個縣:
橋西區 面積
141平方公里,總人口數 237982人,郵政編碼075061。
橋東區 面積
113平方公里,總人口數 274784人,郵政編碼075000。
宣化區 面積
276平方公里,總人口數 309722人,郵政編碼075100。
下花園區 面積
315平方公里,總人口數 68426人,郵政編碼075300。
萬全區 面積1158平方千米,總人口數
222940人,郵政編碼076250�?h人民政府駐孔家莊鎮。
崇禮區 面積2326平方千米,總人口數
124465人,郵政編碼076350�?h人民政府駐西灣子鎮。
懷安縣 面積1706平方千米,總人口數
246316人,郵政編碼076150�?h人民政府駐柴溝堡鎮。
張北縣 面積4232平方千米,總人口數
378068人,郵政編碼076450�?h人民政府駐張北鎮。
康�?h 面積3365平方千米,總人口數
281915人,郵政編碼076650。縣人民政府駐康保鎮。
沽源縣 面積3601平方千米,總人口數
229668人,郵政編碼076550�?h人民政府駐平定堡鎮。
尚義縣 面積2621平方千米,總人口數
194439人,郵政編碼076750�?h人民政府駐南壕塹鎮。
蔚 縣 面積3220平方千米,總人口數
471906人,郵政編碼075700�?h人民政府駐蔚州鎮。
陽原縣 面積1834平方千米,總人口數
276748人,郵政編碼075800�?h人民政府駐西城鎮。
懷來縣 面積1793平方千米,總人口數
345933人,郵政編碼075400�?h人民政府駐沙城鎮。
涿鹿縣 面積2799平方千米,總人口數
340205人,郵政編碼075600。縣人民政府駐涿鹿鎮。
赤城縣 面積5238平方千米,總人口數
290309人,郵政編碼075500�?h人民政府駐赤城鎮。

【歷史沿革】
遠古時期,黃帝、炎帝、蚩尤“邑于涿鹿之阿,合符釜山”。
春秋戰國時,張家口北為匈奴與東胡居住地,南部分屬燕國、代國。
秦時,南部改屬代郡、北部屬上谷郡。
漢時,大部分屬幽州地界,小部分屬烏桓、匈奴、鮮卑。
隋時,東為涿郡,西屬雁門郡。
唐時,北屬突厥地,桑干都督府,南多屬河北道媯州、新州,少屬河東道蔚州。
五代后,屬遼之西京道。
金時,屬于西京路。
元時,張家口市皆屬中書省。
明時,張家口市除蔚縣一帶屬于山西大同府外,其它皆屬京師(治順天府,北京市)。
清時,北屬口北三廳(多倫諾爾廳、獨石口廳、張家口廳),南屬宣化府(治今宣化)。
民國二年(1913年),屬直隸省察哈爾特別區興和道和口北道。
民國十七年(1928年),設察哈爾省,張家口為省會。抗日戰爭時期,張家口市多個縣成立抗日民主政府,直到抗日戰爭勝利后,重設察哈爾省建制。
1952年11月,察哈爾省建制撤銷,察南專區、察北專區合并后稱張家口專區,劃歸河北省,張家口市為專區治所,張家口市、宣化市劃屬河北省。
1958年5月,張家口市改屬張家口專區。
1959年5月,撤銷張家口專區,所轄各縣劃歸張家口市。
1961年5月,復置張家口專區,張家口市及所屬各縣隸屬之。
1967年12月,張家口專區改稱張家口地區,轄張家口市,縣屬不變。
1983年11月,張家口市改為河北省省轄市。
1989年12月,張家口市撤銷茶坊區、龐家堡區。
1992年,經河北省政府批準,張家口市成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簡稱“高新區”),1993年7月1日,張家口地、市合并,稱張家口市,實行市管縣體制。
2003年3月,察北牧場、沽源牧場由河北省農墾局劃屬張家口市,改為察北管理區、塞北管理區。
2004年4月,市委,市政府將高新區和南新區合并為高新區。
2016年1月,撤銷宣化縣、宣化區,設立新的宣化區,以原宣化縣、宣化區的行政區域為新的宣化區的行政區域,政府駐地在原宣化區人民政府駐地;撤銷萬全縣、崇禮縣,設立萬全區、崇禮區,管轄范圍和政府駐地不變。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張家口市地處河北省西北部,東靠河北省承德市,東南毗連北京市,南鄰河北省保定市,西、西南與山西省接壤,北、西北與內蒙古自治區交界,全市南北長289.2千米,東西寬216.2千米,總面積3635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張家口市地勢西北高、東南低,陰山山脈橫貫中部,將全市劃分為壩上、壩下兩大部分。境內洋河、桑干河橫貫全市東西,匯入官廳水庫。
張家口市分為兩個截然不同的地貌單元。壩上高原區:包括尚義縣套里莊、張北縣狼窩溝、赤城縣獨石口一線以北的沽源、康保、尚義和張北4縣的廣闊區域,屬內蒙古高原的南緣,占張家口總面積的1/3,海拔一般在1400米左右,地勢南高北低,比高小于50米。岡梁、湖淖、灘地相間分布,呈現典型的波狀高原景觀。康保縣城以北丘陵成帶,是陰山山脈余支。高原南緣一帶,有垅狀山脈分布,地勢略高,海拔在1500米以上。壩下低中山盆地: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山巒起伏,溝谷縱橫,海拔高度在1000—2000米之間。蔚縣境內的小五臺山,主峰海拔高度2882米,為河北省群山之首。群山之間有較大的山間盆地呈串珠狀排列。主要有:柴溝堡-宣化、涿鹿-懷來、蔚縣-陽原盆地,海拔高度500—1000米,盆地內有河流通過,兩岸分布有肥沃的耕地。
氣候特征
張家口市屬于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氣候特點是:一年四季分明,冬季寒冷而漫長;春季干燥多風沙;夏季炎熱短促降水集中;秋季晴朗冷暖適中。壩上地區光資源豐富,晝夜溫差大;雨熱同季,生長季節氣候爽涼;高溫高濕炎熱天氣少。壩下河谷盆地分布在市境中部地區,桑干河和洋河徑流形成了壩下河谷盆地,海拔高度一般在500—800米,地勢較低。這里晝夜溫差大、光資源豐富,無霜期長,熱量充足,雨熱同季。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張家口市共有市屬普通高等學校3所,全年普通、職業本專科招生1.3萬人;在校生4.2萬人;畢業生1.4萬人。中等職業學校在校生4.2萬人,普通高中在校生8.9萬人,小學在校生24.6萬人,學前教育在園幼兒9.6萬人。
醫療衛生
張家口市共有醫療衛生機構6426個。其中,醫院157個,鄉鎮衛生院208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73個,村衛生室3857個,門診部13個,診所、衛生所、醫務室2051個,婦幼保健院(所、站) 17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個,專科疾病防治院(所、站)2個,衛生監督所17個,急救中心2個,采供血機構2個,計劃生育服務機構2個,其他醫療衛生機構5個。衛生技術人員35047人。其中,執業醫師及執業助理醫師15123人,注冊護士14560人,藥師、技師、衛生監督員、其他人員共5364人。醫療衛生機構床位32407張。其中,醫院25326張,鄉鎮衛生院5243張,衛生服務中心(站)628張,門診部133張,婦幼保健機構997張,急救中心10張,其他醫療衛生機構70張。
文化體育
張家口市共有博物館16個,公共圖書館17個,文化館17個。有線數字電視用戶40.6萬戶。年末廣播電視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99.7%,電視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99.8%。
國家一級圖書館:張北縣圖書館
2015年7月31日,北京攜手張家口獲得了2022年第二十四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舉辦權,張家口賽區承辦除雪車、雪橇、高山滑雪和自由式滑雪大跳臺之外的所有雪上項目。
【交通運輸】
張家口市京新高速公路、京藏高速公路、首都環線高速公路、張石高速公路、京大高速公路、張承高速公路、繞城高速公路四通八通,交通極為方便。京包鐵路在此設有張家口站和張家口南站。張家口機場有航班往返國內各大城市。
【風景名勝】
◆黃帝城
黃帝城,即涿鹿故城,亦稱軒轅城,位于涿鹿縣礬山鎮三堡村北50米處。據《史記》記載,黃帝殺死蚩尤,服炎帝后,“邑于涿鹿之阿”即建都城于涿鹿山下的平地之上。據傳,黃帝城即黃帝所建華夏第一都城。
黃帝城為不規則方形夯土城,東西寬450——500米,南北長510——540米,殘存城墻高5——10米,底厚約10米,頂厚3米左右。遺址內陸續發現了大量陶器、石器,均以距今五千年左右的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為典型,與黃帝所處時代相一致。秦始皇等歷代帝黃帝泉、蚩尤三寨、蚩尤墳、上下七旗等遠古遺存保存尚好,為研究黃帝、炎帝、蚩尤人文三祖,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以黃帝城、黃帝泉、蚩尤寨、蚩尤泉為主要景點的中華三祖文化旅游區,正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炎黃子孫來這里尋根祭祖。
◆張北中都草原度假村
張北中都原始草原度假村,位于河北省張北縣,于1993年建成營業,建筑占地8萬多平方米。景區草原總面積3萬畝,度假村占地面積2500畝。累計投入建設資金2400萬元,度假村現能同時容納700人就餐、400人住宿,服務采用全套正宗蒙俗禮儀。先后被評為河北省三星級文明窗口單位、河北省景點文明單位、河北省旅游行業先進集體及全國青年文明號單位等榮譽稱號。
從首都北京向西北行,沿京張高速公路行至不過180公里,便到了京西名城張家口市;而沿207國道再向西北,便來到海拔1500米的壩上高原張北縣。張石高速、國道207線和張北至二連的公路從草原東西兩側通過,交通極其便捷。
◆小五臺金河景區
小五臺金河景區在2005年被國家旅游局評為國家級AAAA旅游風景區。小五臺不僅山勢巍峨,峰巒起伏,懸崖絕壁,景區內更是奇峰怪石,清泉溪流、林海松濤、具有古、野、幽、雅、奇、雄、險、秀八大特點。小五臺山是個天然寶庫,蘊藏著豐富的動植物資源,罕見的褐馬雞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流泉飛瀑、廳石幽谷、原始森林和美麗的傳說故事使 得小五臺山充滿了浪漫、神秘和神奇的色彩。
◆暖泉古鎮
暖泉古鎮位于河北省蔚縣西部,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古鎮因有一年四季水溫如一的泉水而名“暖泉”。古鎮歷史悠久,以泉水、集市、古建筑及民俗文化而聞名。明清時發展為“三堡、六巷、十八莊”,達到小鎮歷史上的輝煌時期,先民在小小的暖泉鎮連修北官堡、西古堡、中小堡三個城堡,皮坊巷、常家巷、要掃巷、鄉紳巷、小巷、大油坊巷六個街巷,風水莊、砂子坡、涌泉莊、大地莊、東幸莊、西幸莊、東磚瓦窯、西磚瓦窯、西場莊、花園莊、太平莊、德勝莊、永安莊、永盛莊、福隆莊、福盛莊、太平小莊(西)、福興莊十八個莊(現已經合并許多),足見此鎮人居和軍事防御的雙重地位。暖泉古鎮建于元代,壯大于明清,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宣化古城
宣化古城位于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古城始建于唐,明王朝建立九鎮長城之后,宣化便成為宣府鎮指揮中心。明朝的宣府城,是洪武年間在舊土城的基礎上擴展而建的。城周12公里,環設7座城門。門外設關,環有甕城,甕城外連月城,城四角建角樓,城外設隍塹、護城河、吊橋等。
1992年,宣化古城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歷史文化名城,享有“京西第一府”的美譽。2006年5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將宣化城墻與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清遠樓合并為宣化古城,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萬龍滑雪場
萬龍滑雪場位于河北省張家口市崇禮區,是崇禮七大滑雪場之一,根據中國冰雪旅游競爭力大數據報告顯示萬龍滑雪場是最受游客歡迎的滑雪場(總共有三個最受游客歡迎的滑雪場)。
萬龍滑雪場距離北京市249公里,距張家口市50公里。萬龍滑雪場一期投資8000余萬元人民幣,作為開發商張家口市萬龍運動旅游有限公司預計用十年的時間投資10億元人民幣傾力精心打造中國最大的國際量級滑雪場。
據資料顯示萬龍滑雪場占地面積30余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110.3米,垂直落差550米。距張家口市50公里、距北京市249公里。
◆雞鳴驛城
雞鳴驛城,又稱雞鳴山驛,位于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偏西北的洋河北岸的雞鳴山下。民國三年(1914年)北洋政府“ 裁汰驛站,開辦郵政”,雞鳴驛城的驛站使命宣告結束。
雞鳴驛城因山而得名,因驛而設城,以驛名定城名。雞鳴驛城略呈方形,城墻為土筑磚包,東西長460米,南北長480米。底寬5米一8米,頂寬3米—5米,高11米。四面城墻上均勻分布著4個角臺、26個墻臺,有東西2座城門。據專家考證,雞鳴驛城是全國現存最大、國內保存最為完好、功能最齊全、最富有特色的古驛站,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被稱為郵政考古、機要考古的一座“活化石”,有“世界第一郵局”的美譽,在中國郵政史上具有獨占鰲頭的地位。
2001年6月25日,雞鳴驛城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張家口堡
張家口堡(當地讀bǔ),俗稱為堡子里,位于河北省張家口市橋西區中部,始建于明宣德四年(1429年)。
張家口堡已有近600年的歷史,現存文物古跡達700余處,其中極具價值的重點院落93處,是全國大中城市中保存最為完整的明清建筑城堡之一,堪稱“明清建筑博物館”,也是張家口市區的“原點”和“根”,是張垣大地歷經近600多年歷史滄桑歲月,逐步成長繁榮的歷史見證。
2013年3月5日,張家口堡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草原天路
草原天路,位于張家口市張北縣和崇禮區的交界處,西起尚義縣城南側的大青山(國家級森林公園),東至崇禮縣樺皮嶺處,是連接崇禮滑雪區、赤城溫泉區、張北草原風景區、白龍洞風景區、大青山風景區的一條重要通道,也是中國大陸十大最美麗的公路之一。
草原天路周邊還分布著樺皮嶺、野狐嶺、古長城、玻璃吊橋(天路之巔)等旅游景點�!安菰炻贰� 全長約323.9公里于2019年8月實現貫通(起自張承界,經赤城縣、張北縣、崇禮區、沽源縣、萬全區、尚義縣,止于冀蒙界)。公路沿線蜿蜒曲折、河流山巒、溝壑縱深、草甸牛羊、景觀奇峻,展現出一幅百里壩頭風景畫卷,分布著古長城遺址、樺皮嶺、野狐嶺、張北草原等眾多人文、生態和地質旅游資源。

【歷史文化】
名稱由來
明初曾數次大規模“備邊”,尤其是永樂遷都北京之后的永樂、宣德間,作為“九邊”之首的宣大(宣府、大同)戰略地位極為重要,邊防更是重中之重。張家口的名字和戰略地位便由此而來。正如許多史志載:“獨石,張家二口乃宣府之項背;宣府乃京師之屏翰。
長城沿線地名中的“口”,一般是指修筑長城時經過的天然水口或自然通道,張家口的“口”就是指寧川水口,即寧川水(今清水河)出崇禮深山之后,在今市區北端長城經過的東西太平山(古稱東西高山)之間形成的天然水口。
修筑長城,不能封堵天然水道,只有駐兵把守,若派兵駐守,就要有名字,而該水口附近有張姓人家居住,便取名“張家口”。長城沿線這樣的名字很多,諸如:潘家口、劉家口等,又如古北口、喜峰口、獨石口、常峪口、馬市口......從此,穿越長城的寧川水口便得名——“張家口”。
初,守張家口之兵駐寧遠堡或右衛城,但都較遠,如有急情,不利防御,遂于宣德四年(1429年)在距該水口三里許的西南方向筑軍堡,又名武城,以駐兵守“口”,因該堡所守之“口”名“張家口”,故名張家口堡,隸萬全右衛。
非物質文化
康保“二人臺”、蔚縣剪紙被列為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蔚縣暖泉鎮古民居建筑藝術、涿鹿三祖文化等10項成果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文化特色】
文化藝術
張家口擁有眾多獨特的文化藝術特色,漢文化中的晉、京、冀文化通過張庫大道交匯于此,既帶有中原文化的鮮明特色,又不失獨具一格的文化情調。來張家口,不得不聽的是口梆子,不得不看的是二人臺,不得不買的是蔚縣剪紙(全國唯一的一種以陰刻為主的點彩剪紙),不得不品的是壩上莜麥,另外,張家口因自古依托三省(冀、京、晉)一壩(壩上草原,蒙古草原),其文化中自然少不了三省文化的烙印。河北梆子,山西梆子,京劇,相聲等在張家口也有相當的發展和傳承。
其中2006年5月20日,二人臺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6年5月20日,蔚縣剪紙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蔚縣剪紙
蔚縣剪紙源于明代,是一種風格獨特,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的民間藝術,其制作工藝在全國眾多剪紙中獨樹一幟,這種剪紙不是“剪”,而是“刻”,它是以薄薄的宣紙為原料,拿小巧銳利的雕刀刻制,再點染明快絢麗的色彩而成,其基本制作工藝為:設計造型——薰樣——雕刻——染色。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遺產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5日,經國家文化部確定,河北省蔚縣的周兆明為該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東路二人臺
二人臺的顯著特點是現實性、生動性和通俗性,其內容主要是:反映青年男女的愛情生活和對美好生活的憧憬,揭露舊社會的腐敗和黑暗,反映勞動人民的美好生活等。其中亦有迷信,色情等消極內容。我們須取舍。整個劇情個性顯著,生動活潑為群眾喜聞樂見。
二人臺的傳統劇目約有 120個,多以描寫勞動生產、揭露舊社會黑暗、歌唱婚姻愛情等為主要內容,富有濃郁的生活情趣,另有部分神話故事和歷史故事�?煞譃椤坝泊a戲”與“帶鞭戲”兩類,“硬碼戲”偏重于唱、念、做,突出表演作用,如《走西口》、《探病》等�!皫П迲颉笔禽d歌載舞、歌舞并生,如《掛紅燈》、《打金錢》等。其內容多是表現農家生活和愛情生活。

【風味小吃】
張家口飲食文化獨特,飲食種類繁多,從名酒,到小吃,到特色水果,在全國飲食文化中都占有一席之地,而且選擇繁多,也完全可以作為最具特色的地域飲食而推介給朋友,親戚。更是饋贈的佳品。
張家口特色飲食:
莜面(雜糧之王,貢品)、莜面糕、壩上羔羊(國宴用羊)、柴溝堡熏肉、扒糕(碗坨)、蔚縣黃糕、陽原圪渣餅(貢品,又名龍鳳酥)、九寶桃、宣化牛奶葡萄、長城葡萄酒(國宴用酒)、懷安豆腐皮、張家口口蘑、宣化鐘樓啤酒、蔚縣“八大碗”、懷來葡萄、榮晨葡萄酒、發菜、蔚縣杏扁等。
宣化葡萄在1909年巴拿馬國際農產物博覽會上,獲得了榮譽獎。
長城葡萄酒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宴用酒
注:張家口市交通方便,公路里程為全省之最,故而各縣與市區之間往來十分方便,所以在市區就可以吃到最地道的各縣小吃,而不會讓愛飽口福的朋友疲于奔波。當然,如果你想吃到最最地道的地方特色飲食,那么你完全可以沿著方便的高速,快速路去各縣品嘗,同樣浪費不了你多少時間,在觀光各景點的同時,品嘗最地道的地方飲食,將是旅途的最美好回憶。

【榮譽稱號】
2016年9月,張家口市入選“中國地級市民生發展100強”之一。
2016年11月,張家口市被國家旅游局評為第二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
2017年6月28日,張家口市被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授予“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稱號。
2017年12月13日,張家口市獲評第一屆河北省文明城市。
2017年12月17日,張家口市獲評2017年度中國十佳冰雪旅游城市。
2017年12月24日,張家口市入選2017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2019年5月,榮獲關注森林活動20周年突出貢獻單位。
2020年1月5日,張家口市入選2020年中國冰雪旅游十強市。
2020年4月,入選“2020中國避暑名城榜”。
2020年5月22日,張家口市入選《中國氫能城市競爭力30強榜單》第五名
2020年06月09日,生態環境部發布《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按照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評價全國排名第16。
2020年8月25日,張家口市被體育總局確定為國家體育消費試點城市。
2020年10月20日,入選全國雙擁模范城(縣)名單。
2020年12月,入選復查確認保留稱號的河北省文明城市名單。
2021年1月,入選2018-2020周期國家衛生城市(區)名單。
2021年1月28日,入選“2021—2023年創建周期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單。
2021年2月1日,被表彰為“創建全國無障礙環境示范市縣村鎮”。
2021年12月2日,入選擬命名的第13屆河北省雙擁模范城(縣)名單。
2021年12月30日,被命名為河北省雙擁模范城(縣)。
2022年1月,入選“2022年冰雪旅游十佳城市”名單。
2022年4月,河北省張家口市(馬鈴薯)入選第一批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名單(河北)。
2023年1月5日,獲得《2023年冰雪旅游城市十二佳》稱號。
2023年12月,入選為首批碳達峰試點城市/園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