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湖南 >> 常德市 >> 鄉鎮介紹 >> 洲口鎮 |
![]() |
洲口鎮 |
洲口鎮位于縣城以北14公里。東鄰鴨子港鄉,南接坡頭鎮并隔沅水與龍陽鎮相望,西連罐頭嘴鎮,北抵文蔚鄉和西湖管理區。總面積71.53平方公里,合107295畝,其中耕地54100畝,水域41164畝。 行政區劃 洲口原為鄉建制,1994年8月撤鄉建立洲口鎮,轄小河、福和、洲口、東風、龍打吉、正龍、同永、民安、李和、小港、大陸、太平、猴王、三益昏、沙嘴、唐護、護校、同興、北堤、新昏20個行政村和烏龍居委會,共8600戶,農村人口32861人,集鎮常住人口3400人。 經濟建設 洲口鎮地處西洞庭腹地的西湖大垸,北面內江環繞,南面沅水擁抱,是全縣聞名的農業大鎮,盛產水稻、棉花、苧麻、黑楊、鮮魚、珍珠,是漢壽重要的商品糧棉生產基地,糧食播面7萬畝,年產優質稻3萬噸,棉花播面1萬左右,年產籽棉8萬擔。鎮內工業項目極少,無“三廢”排放,水土保持良好,自然環境優雅,生態農業資源極為豐富。2000年以來,鎮黨委、政府著力打造“一鄉一品”“珍珠”品牌,在鼓勵受益群眾自行投資1000多萬元的基礎上,引資600多萬元,加大農業綜合開發力度,利用優質的水資源優勢,挖掘水中潛力,開發鎮屬北湖和各村低湖田,使全鎮優質養殖水面擴大到3萬余畝,全部實行魚珠立體養殖,形成了以北湖為珍珠核心養殖基地輻射全鎮的珍珠養殖產業,成為浙江安鄉老板發財興業的樂園,全鎮農民增產創收的旗艦。截止目前,全鎮水面除年產鮮魚3000多噸外,珍珠蚌吊養總量過2000萬只,無論是養殖面積,還是吊養總量均居全縣第一位。2005年,洲口鎮黨委、政府響應縣委、縣政府“做大黑楊產業”的號召,利用全鎮星羅棋布的大小渠堤大做渠堤造林文章,黑楊總量迅速增至17萬株,豐富的活立木儲量使洲口到處呈現黑楊成排、“林蔭夾道”的景象。特別是小河村在鎮政府的支持下,結合溝渠疏導,植黑楊5萬株,據估算,再過5年,小河村集體可獲400萬元的收益,至此,黑楊將成為當地名副其實的綠色銀行。 交通狀況 洲口鎮公路交通便利,67公里環鎮公路使全鎮各地處處聯通,環鎮公路中硬化里程超過30公里,洲口至文蔚洲口境內11公里已列為今年縣政府“十件實事”之一,即將硬化。硬化后的公路使得交通運輸更加便捷,而且省道“S205”擦境而過,即將通車的沅水大橋更是拉近了洲口及過境洲口各鄉鎮與縣城的距離,各地客商從縣城出發只需半個小時即可達到洲口。 社會事業 洲口鎮地處西洞庭腹地的西湖大垸,北面內江環繞,南面沅水擁抱,是全縣聞名的農業大鎮,盛產水稻、棉花、苧麻、黑楊、鮮魚、珍珠,是漢壽重要的商品糧棉生產基地,糧食播面7萬畝,年產優質稻3萬噸,棉花播面1萬左右,年產籽棉8萬擔。鎮內工業項目極少,無“三廢”排放,水土保持良好,自然環境優雅,生態農業資源極為豐富。2000年以來,鎮黨委、政府著力打造“一鄉一品”“珍珠”品牌,在鼓勵受益群眾自行投資1000多萬元的基礎上,引資600多萬元,加大農業綜合開發力度,利用優質的水資源優勢,挖掘水中潛力,開發鎮屬北湖和各村低湖田,使全鎮優質養殖水面擴大到3萬余畝,全部實行魚珠立體養殖,形成了以北湖為珍珠核心養殖基地輻射全鎮的珍珠養殖產業,成為浙江安鄉老板發財興業的樂園,全鎮農民增產創收的旗艦。截止目前,全鎮水面除年產鮮魚3000多噸外,珍珠蚌吊養總量過2000萬只,無論是養殖面積,還是吊養總量均居全縣第一位。2005年,洲口鎮黨委、政府響應縣委、縣政府“做大黑楊產業”的號召,利用全鎮星羅棋布的大小渠堤大做渠堤造林文章,黑楊總量迅速增至17萬株,豐富的活立木儲量使洲口到處呈現黑楊成排、“林蔭夾道”的景象。特別是小河村在鎮政府的支持下,結合溝渠疏導,植黑楊5萬株,據估算,再過5年,小河村集體可獲400萬元的收益,至此,黑楊將成為當地名副其實的綠色銀行。 |
|